台北新劇團
-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時空英雄結伴前行、豪傑聚首芝山論戲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張啟豐策展的「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將自4月6日至5月28日止,以「英雄.超時空」之名,集結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匯聚臺灣戲曲中心,邀觀眾一起「芝山論戲」。
-
2022李寶春新編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魔笛》輪番登場
新編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和魔幻京劇《魔笛》是李寶春與台北新劇團近年精心創演的重量級製作,原訂今年6月演出的計畫因疫情延後,終於11、12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
-
2022台北新劇團「京劇薈演」 經典戲碼再現
繼去年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編京劇《魔笛》,台北新劇團開春將重現「新老戲」品牌的經典傳統戲碼,5齣充分展現各行當壓箱絕活的精采好戲薈萃於一台。同時,宣告2022年最新一季戲曲線上頻道「酷雲劇場」隆重開播。
-
戲曲新訊
《項羽和兩個女人》 權位與愛情之間的選擇
說起以「楚漢相爭」為題的舞台演出,當數梅派《霸王別姬》的改編與表演最為經典,然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與台北新劇團將於六月份推出的大型新編京劇製作《項羽和兩個女人》,則選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這一連串史實戰役中,身處其中的歷史人物及其雙邊、三邊或四邊關係,對於角色生命的影響和形塑。 演出由李寶春擔任編導並主演項羽,故事從項羽與范增(亞父,楊燕毅飾)之間的詰問開始,以此點出項羽此前放歸劉邦時所流露的性格特點,及范增對項羽「愛美人不顧霸業」的擔憂。虞姬(孔玥慈飾)自然是這兩個女人的其中之一,而劇本中的另一位,便是劉邦之妻「呂雉」(陳雨萱飾)這位於楚漢相爭過程中、在漢初政壇舞台上,皆展現深沉心機與氣魄的奇女子,若也為霸王傾心、意圖協助項羽謀得大位,是否也將對項羽在權力與愛情之間的抉擇,產生變化?作品藉由項羽對待虞姬的態度、給予范增的回應、回絕呂雉的答覆,讓觀眾一層層、一步步認識這位終將隕落的巨星;隨著場景的推展,李寶春所飾演的項羽,也將由本為武生的俊臉,逐漸勾畫出我們熟知的項羽臉譜。
-
戲曲
台北新劇團、臺灣崑劇團推新秀
三月份,台北新劇團與臺灣崑劇團皆推出主打青年演員的專場演出,前者的「青年薈演」推出全本《陶三春》與「文武崑亂嘉年華」,後者則由年輕京劇演員擔綱多齣崑劇經典。在台灣戲曲教育環境長期存在資源與教師不足的狀況下,青年演員無法以傳統一對一的口授心傳方式得到指導,但他們透過多方問藝、研究前人演出,與揣摩角色等方法,找出傳承新路,透過上述演出,正可看出他們的努力成果。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才情睥睨當世 敢愛敢恨超越時代
從《知己》、《京崑戲說長生殿》,到今年的《清輝朗照》,這是李寶春第三次融合京崑兩個劇種的探索。《清輝朗照》以宋代女詞家李清照為題,聚焦在她的兩段婚姻,女詞人敢愛也敢恨,寧可坐牢也要休夫透過崑曲的抒情來說李清照與第一任丈夫趙明誠的恩愛,用戲劇性強的京劇來演她與第二任丈夫張汝舟的衝突,聽覺豐富,人物性格也更立體、多面。
-
即將上場 Preview 現代人看唐朝 明皇多情又愛權
《京崑戲說長生殿》 兩皇兩妃同台飆戲
台北新劇團新作《京崑戲說長生殿》邀來大陸崑曲名家錢振榮、徐思佳,呈現「兩皇兩妃」的陣容,且跳脫京崑分別對唱的方式,不僅將對唱崑曲經典橋段,最後亦會以京劇唐明皇、崑曲楊貴妃,及崑曲唐明皇、京劇楊貴妃的「跨劇種組合」登場。另除了以京崑特長分別描述唐明皇愛權與多情形象,也加入現代主持人、舞蹈等元素,試圖拉近傳統戲曲與現代觀眾的距離。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境遷人變 試問《知己》依舊?
台北新劇團的新製作《知己》,改編自中國劇作家郭啟宏的同名話劇,描述三個朋友剖心交往的動人故事;因為郭啟宏與新舞臺館長辜懷群對「知己」的不同看法,竟促成了雙方的合作。戲曲版《知己》由李寶春改編、導演與演出其中一角,並邀來旅台崑生溫宇航助陣,以不同劇種的表演方式區隔角色性格。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白玉蘭」獎二十年 台北新劇團《原野》首獲大獎
與北京「梅花獎」並稱中國兩大戲劇表演獎的上海「白玉蘭獎」,今年邁入第二十屆,同時獎勵個人成就與團隊成績、觀照傳承也鼓勵創新。今年來自台灣的台北新劇團以新編京劇《原野》榮獲最佳團隊集體獎,成為白玉蘭獎創立以來第一個獲大獎的台灣藝術團隊。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黑蝴蝶》記錄台灣母子的芭蕾生命故事 公共電視台首次與德法公視ZDF / arte共同拍攝、製作、籌劃的表演藝術紀錄片《黑蝴蝶》Black Butterfly,將於十一月十六日晚上十點於公共電視首播。該片製作期長達一年十個月,並由被國際影壇譽為「德國新電影之母」的賀瑪‧桑德斯-布拉拇斯(Ms. Helma Sanders- Brahms)執導。 透過主角「莊士賢」於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的幕後排練和公開演出的過程,同時記錄同為舞蹈家的母親歐淑珍,在從小訓練莊士賢的舞蹈教室裡,二十多年來,仍持續著培育新一代小小舞者的工作。藉由述說這個西方社會下的東方故事,導演試圖呈現東西方舞蹈的不同實為其背後文化差異所造成。 莊士賢一九八三年出生,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一九九五年赴英留學習舞,有八年半的時間。期間並獲得英國皇家芭蕾舞蹈學院全額獎學金。二○○三年考進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二○○五年回台發展。(田國平) 《馬友友的音樂人生》用文字傳遞跨國界的音樂感動 不管你是不是古典樂迷,談到華人大提琴家巨星馬友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馬友友的音樂人生》一書,完整而詳實地紀錄馬友友的音樂與人生。生於浪漫理性的法國,長於開朗樂觀的美國,又具有謙虛深沉中國血統的馬友友,擅長發揮對不同文化的敏感觸覺,拿捏音樂作品中多層次的複雜性格。馬友友說:「音樂是人性的表現。如果你在我的音樂中,聽到了人性,你就看到我的心意,也是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本書作者約翰‧阿塔納斯生動有韻律感的文字,敘述他的出生、樂壇嶄露頭角、大學生活及他在巴赫樂曲上的詮釋演出與及音樂的創作事蹟、並詳述「絲路計畫」及他對人生永無止境的探索與關懷。本書由晨星出版社出版。(廖俊逞)。 台北新劇團 約旦神殿上演《新霸王別姬》 由世界文化論壇聯盟發起的第二屆「世界文化論壇」,十二月初於約旦安曼召開,台北新劇團受邀演出李寶春改編的京劇《新霸王別姬》,為活動揭開序幕。新舞臺館長辜懷群除了將參與研討會議,也籌募二百多萬經費把傳統京劇送往約旦。辜懷群表示,該劇碼曾到海外巡演多
-
戲曲
演出新訊:戲曲篇
月老許諾,年齡不是問題 《再世情緣》演出難得一見的歌仔戲「老少配」 台灣的野台歌仔戲團裡,「春美歌劇團」的歌仔戲名小生郭春美擁有戲迷無數,俊美的扮相,據說男女通吃,無不拜倒。而其所領軍的「春美歌劇團」,成立三年多來,一直試圖在歌仔戲的題材與曲調上進行現代與傳統間的融合,並不斷嘗試突破,每次的作品都十分有話題性。 繼《鴛鴦遺恨》、《恨鎖天倫夢》深獲好評後,此次推出新編的愛情浪漫喜劇《再世情緣》便融合時事,由電視歌仔戲名編劇江佩玲將「老少配」的話題引入劇中,可說是歌仔戲界的一大創舉。 劇情描述一對前世無緣的夫妻雲卿與月梅,新婚之夜因為雲卿的驟然離世,讓月梅痛不欲生,月老於是許諾兩人「前世夫妻‧後世相會」;十八年後,雲卿投胎轉世,縱使夫妻對面不相識,但唯一不變的是月梅信守能與雲卿再重逢的堅定信念,也帶出本劇獨特的老旦與小生的老少配情節。 這次製作,也是向來以外台演出為主的該團首次的劇場售票演出;該團行政經理劉佩玲表示,由於該團今年入選為文建會扶植團隊,有較充裕的資金來支援此次製作,該團也希望藉此測試票房實力,若反應良好,也不排除未來巡迴加演。 文字|施昱伶 掌中偶唱南音,溫雅細膩古味濃 《觀音收五百羅漢》請出人瑞級藝師來「復古」 相對於北管的熱鬧通俗,南管疏淡含蓄的音樂性格,更能贏取老者和文人雅士 的心。亦宛然掌中劇團這次所推出的年度大戲《觀音收五百羅漢》,便是以曲風 舒緩優雅的南管古樂為表演主軸,搭配老藝人們濃厚的泉州鄉音。在劇本方面,則透過中國傀儡戲大師黃亦缺的
-
戲曲
排戲目提兵調將,眾演員博命上場
國光以往經常支援台北新劇團演出,但都是邊配武行,綠葉的層次。今番出動主將,短兵相見,讓魏海敏與李寶春演「對兒戲」,讓唐文華和李寶春在同一齣戲中先後飾同一角色,這卻是破天荒創舉。加上另幾齣自擔綱、卻明顯有較勁意味的大戲,對觀眾來說,都有極大的欣賞誘因。看來兩位舵手的精心「提調」,已為這次「既競爭又合作」的「分進合擊」,奠下可樂觀的基礎。
-
戲曲
覺醒盡處是幻滅
如果孟登科死在欽差的獨斷獨行,反諷的張力將無法透視。孟登科三次覺醒,也是三次幻滅:第一次是對官吏政治的幻滅,第二次是對功名經書的幻滅,第三次是對家國命運的幻滅,一次比一次更甚。前兩種幻滅猶可拯救,最後的幻滅是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風城的璀燦樂音─第一屆「新竹之春」音樂節 兩廳院最近面臨十五年來最大的翻修計畫,台北音樂市場正悄悄南移? 最近新竹文化人士結合了產官學與在地媒體,籌辦第一屆的「新竹之春」音樂節,這項號稱「十倍速」的造城計畫,預計以十場音樂會、五場導聆、另有座談及向音樂耆老致敬等活動,邀全台各地「新竹幫」音樂家回老鄉報到,據悉主辦單位將邀李遠哲信心喊話,新竹人團結就是力量,排出的陣容一律是台北規格的高檔貨。 新竹幫有誰?醫師之子呂紹嘉、牧師之子徐頌仁、科學家之子林昭亮(菁英的小孩兒乎都會點什麼「音樂」,一點兒都不誇張)、青壯輩作曲家吳丁連、錢善華都有新竹血統。 首屆音樂節最大特色在於向新竹音樂耆老蘇森墉、楊兆禎致敬。前者高齡八十五,二年前交通大學才以口述歷史的記錄方式將其音樂創作、生平概要等網路化,建構了「蘇森墉音樂館」數位館,為新竹樂風鼎盛的來龍去脈,留下歷史的記錄;大會並將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由子弟兵學生組成的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竹嶺合唱團協助參興,預料場面溫馨感人,深具傳承意味。 此番媲美「布拉格之春」的藝術盛宴,台北NSO難得全團出動,展開多場室內樂及交響曲,其中吳庭毓領軍演出貝多芬、莫札特的三重奏,而銅管組則在星期日午後專為親子打造兒童音樂會,其他尚包括林昭亮、王健等人的國際巨星系列、及鋼琴家辛幸純的貝多芬奏鳴曲目。 新竹人向來自傲有香山夕照、大清牌坊、巴洛克老火車站,也有清交名校為新興科技業打造人才,但這座「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名大專以上知識分子」的風城,如果要更上層樓,第一屆的「新竹之春」,將是一個觀察指標。(黃俊銘) 【舞蹈】 偶像與經典齊飛─《拭窗者》與《天鵝湖》 威力強大的四月,有偶像,有經典,這個偶像屬於創作型,品貌兼具、才華洋溢,絕非一片玉女;這個經典則是沉澱了百年以上,被翻演的次數如天上繁星數也數不清。 要介紹偶像與經典,是史上最容易但現在最不容易的事。最容易是:愈早寫愈好寫,不過,愈晚寫,則愈容易找到「標準公式」;不容易是:要
-
戲曲
試妻,到底試了什麼?
從《試》劇整齣戲的演出當中,雖然可以看得出來編劇試圖為田氏「翻案」的努力,但可惜的是,編劇沒有讓田氏自己好好地說話,反而替她說了太多話,以至於努力不到頭,也不對頭。
-
戲曲向前走
老變新、新變老,皮黃看向未來
如果「老」的意義不是衰微,而是經典,那麼戲變老,是多麼可喜的事!京劇興盛的時候,戲和藝術家長年累月地在舞台上磨鍊,因而磨出藝術的光采,也累積出觀衆共同的記憶。我們期待曖曖含光的老戲,可以透過新唱新演,紮實地成為創作新戲的文化底蘊。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紅頂商人的戲台春秋
二十世紀初,縱衡商場與商界的辜顯榮憑著對戲曲的熱愛,在淡水築起了台灣第一座新式劇場──台灣新舞臺,它是當年台灣最紅的表演場;二十世紀末,辜振甫在台北信義區建造了延續台灣文化的新舞臺,而且以更宏觀的文化視野看待它;以民間力量構築表演藝術舞台,在台灣的文化史上,辜家有其不可抹滅的地位。
-
回想與回響 Echo
從《孫安動本》到李寶春「動本」
《孫安動本》是這齣戲的原名,《孫安進京》則是經李寶春導演兼主演「動」了(劇)「本」後的今名。 它最早是山東柳子戲,後來被移植為京劇,現在又經過顛覆性的改編,雖然仍是京劇,卻有了「新老戲」的名號。《孫安進京》一如李寶春以往的「新老戲」系列,在意識與技法上,均揚棄陳陳相因而大膽探索,但「萬變不離其宗」,仍然嚴守屬於京劇的藝術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