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同黨劇團

相關文章 21 篇
  • 《星期十,猴子死翹翹》描繪一對母子以愛為名成就控制之下的家庭倫理。
    戲劇

    同黨劇團《星期十,猴子死翹翹》 從極端裡釋放 夢境寫作暗黑家庭戲

    同黨劇團《星期十,猴子死翹翹》來自兩廳院駐館藝術家、編劇吳明倫大學一年級時一場詭譎、離奇與瘋狂的夢,「這是想家的夢。」吳明倫說,她將這個故事寫成小說、化為劇本,敘述窮鄉僻壤小鎮裡的一對母子,以愛為名成就控制之下的家庭倫理。導演黃郁晴則將拋開寫實框架,「偏激到底,然後大爆發,不再有任何救贖、或改變。」在極端到極致的情境裡,釋放日常的壓抑

    文字|吳岳霖、唐健哲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 現實世界的王文彬也幾乎只是個「說書人」,使得《白色說書人》的敘事格局,即使有了形式上的豐富想像,仍舊脫離不了懷舊感傷的幽魂。
    戲劇

    活在過去的歷史幽魂

    戲偶的多元呈現,確實將整段歷史呈現的相當精采,但連續下來,表演性過強,甚至某種程度上,作品內裡似乎隱隱顯露出了不得不讓每個片刻都得充滿趣味的焦慮。好在這樣的趣味呈現,是表現在戲偶身上,精巧地帶出人物生活的種種片段。然而,如此間接而幽微的手法,有時卻接著演員直接而滿溢的情感投射,使得偶的冷靜與人的激昂並置一起,形成對比,略顯扞格。

    文字|吳政翰、唐健哲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在人與偶的精采互動之中,我們看到的究竟是操偶師傅的功夫展現,還是更深一層的象徵、指涉、論說?
    戲劇

    不只是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白色說書人》說了一個動人的親子故事,但對於作品主題的表現╱論述:白色恐怖下的人性真實,卻因為它所採用的表演形式,而少了更進一步的辯證思考,真人表演與戲偶操演的結合,應該是相互闡明的,我看到的卻是他們的彼此消弭,終究無法共同建立起更有辯證價值的論述。

    文字|陳正熙、唐健哲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抽屜裡的大象》由(左起)蔡佾玲、楊迦恩與邱安忱演出。
    戲劇新訊

    失蹤之謎與心中之迷,抽屜裡除了大象還有……

    文字|陳茂康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 《白色說書人》中,邱安忱是台上唯一的演員,他將與布袋戲偶一同帶領觀眾進入角色回憶,倒敘故事。
    戲劇

    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 說故事的人 沒能說出的事

    同黨劇團新作《白色說書人》由詹傑編劇、戴君芳執導,團長邱安忱一人擔綱獨角戲,透過說書人穿越時空的敘事能力,揭開家族的沉痛記憶,那些在白色恐怖年代不能言說的過去。藉由戲偶與紙雕,讓說書人的故事立體化,那些令人顫慄的血淋淋真相,也在天馬行空、有如張飛打岳飛的說書情節中浮現

    文字|陳茂康、同黨劇團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 法國導演馬修.華
    藝號人物 People

    《歐洲聯結》法國導演馬修.華 讓你聽見當代劇作家的聲音

    從戲劇學院畢業後就創立了「守夜人劇團」,法國導演馬修.華致力於搬演當代劇作,他說:「當代作者用文字描繪了我們共同存在的世界,進而表達出他們對於現世的看法。我非常欣賞這種對於社會、政治提問的態度。與其呈現經典作品,我寧願選擇讓大家看見嶄新的戲劇文本。」而他更與夥伴發展出「沉浸式劇場」的演出方式,透過雙面台、耳機裝置或是流動性的影像給予觀眾不同的劇場體驗,他強調:「我們是要創造出一種適宜的氛圍,讓觀眾能聽見文本。」

    文字|王世偉、Anais Boileau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
  • 《女人の和平》從宏觀的城邦到微觀的家庭、個人,再拉大到現實生活裡自我的實踐。
    戲劇

    家的況味與範圍的延伸

    三個劇本中,標題直接以「家」入味的《拼裝家族》,卻是最嚐不出「家」的況味,究竟為何?問題在於表面上最政治正確來探討「他們不是一家人,卻有著一家人的情感聯繫和底蘊」(節目單〈編劇的話〉),卻提不出那麼到底「家」是什麼?編劇服膺在外界主流價值所形塑「家」的構成元素,卻無法對於這樣的「家」提出反證,去說服觀眾往往最陌生的人,反而比自己的家人更為親近。

    文字|葉根泉、林韶安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 《窗明几淨》藉由一個家庭男主人出軌的故事,串連起四個女人面臨死亡前,如何打破婚姻、種族、階級等芥蒂,重新思考生命、愛與歡笑的意義。
    戲劇

    品嚐家的百般況味 兩廳院新點子劇展《窗明几淨》《拼裝家族》

    什麼是「家」?一個千迴百轉也難解,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的大哉問,如何在劇場裡演給你看?兩廳院新點子劇展以「一家の味」為題,邀來同黨劇團《窗明几淨》與動見体劇團《拼裝家族》,分別由黃郁晴與吳定謙執導,透過國外翻譯文本與本土原創劇作,透視現代家庭辛甜苦辣、五味雜陳的多種況味。

    文字|廖俊逞、國家兩廳院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音樂

    《戀人物語:一個關於愛的歌舞劇》

    《戀人物語:一個關於愛的歌舞劇》爲邱安忱的第二號作品,他運用自己的思想語言,加上載歌載舞的戲劇形式與破除歌舞劇傳統的題材,建構這齣審視社會價値觀的歌舞劇。邱安忱在此劇中,以異性愛被視爲羞恥的象徴、同性愛則爲社會主流的題材,來推翻現實社會的認知,讓異性戀者被懷疑爲愛死病的傳染病源,並在法律上明文規定異性戀行爲將被強制執行改造成正常的同性戀。這齣歌舞劇的目的是爲了對擾動台灣社會的老少配新聞事件主角爲何得不到家人認同?超越年齡甚至超越性別的情愛觀需要多少的勇氣才能克服外在的逆流?等道德觀提出質疑,並藉由此劇探索情愛的定義,使社會大衆對弱勢者有更多的包容與關愛。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09期 / 2002年01月號
  • 如果《白水》劇本的妖氣十足就在於「假戲假作」,那同黨劇團的《白水》選擇的是「假戲真做」,也就只能出落得如此無辜而善良。
    ARTalks

    話《白水》

    當然我們不一定要複製也無法複製《白水》產出年代台灣小劇場的「粗裸」與「貧窮」,我們也不一定只能允許男人反串,而不讓女人也來雌雄人蛇同體一番,但在對所有改版詮釋保持開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對《白水》在「敢曝美學」上的虛假性(作為對父權異性戀性別霸權最基進顛覆力的虛假性)與反寫實有所感受,必須對《白水》在語言文字與身體發聲上的造作不自然有所堅持,否則所有對《白水》致敬的劇場改版,都有可能成為《白水》的當代雷鋒塔。

    文字|張小虹、同黨劇團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 《杏仁豆腐心》是日本劇作家鄭義信向契訶夫致敬的作品,穿插《櫻桃園》為戲中戲情節。
    戲劇新訊

    當代經典讀劇節 美、法、日四齣劇作現「聲」

    文字|廖俊逞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 同黨劇團「當代經典讀劇節」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推廣練功都好 「累積」還需努力 從今年讀劇活動倍增談起

    關心劇場活動的讀者應會發現,今年的「讀劇」活動特別多。這樣一種「排練中」型態的展演,從各主辦單位的舉辦內容來看,向外推廣或對內練功的目的都有,當然在表演功力與戲劇環境素養的灌注上都有助益,但深入來看,是否也反映了整體環境的匱乏?需要「用力」累積的,還有更多

    文字|吳思鋒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 《豐饒之地》想要去表現的,是一個現代女性面對懷孕後的豐饒之身,由內在所發出的「掙扎」與「脫困」。(何曰昌 攝  烏犬劇場 提供)
    戲劇

    《豐饒之地》的掙困

    於是,「脫困」一如戲中的結局。並非真正從一種困局中走出或出走。而是,回到對溫情的重拾中,嘗試給歷經了漫長困惑的試婚女子,一條紓解自己壓力的途徑。 坦白說,這樣的結局,於我而言,是很值得爭議的。

    文字|鍾喬、何曰昌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演員邱安忱以細膩自然的方式,來演繹不同的角色特質,是全劇可喜之處。(許斌 攝)
    戲劇

    巨大對比下的孱弱與渺小

    台灣製作的版本似乎完全無法刻劃歷史巨輪下的人物情境,因此,我們只有從演員炫技般的詮釋來窺探這紀實題材的一二。遺憾的是,基於製作條件與環境現實所限,這次同黨劇團的呈現,幾乎完全端賴演員表演,而仰賴表演建立的客觀敘事或背景,在對比強烈的文化差異下,顯得孱弱、疲乏

    文字|傅裕惠、許斌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邱安忱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邱安忱 挖掘表演的新大陸

    在台灣,單憑小劇場微薄薪資存活的劇場工作者很少,而四十幾歲仍活躍的男演員更屈指可數,邱安忱就是其中之一。身為同黨劇團團長的他,也是全職小劇場演員,今年他參加了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的《茶花女》演出,表現令人驚豔!他說:「去做自己沒做過的事情,一直是我的興趣。」這個月,他將在《我的妻子就是我》中一人挑戰四十幾個角色,想必也讓他演得過癮至極。

    文字|柯喬齡、林鑠齊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烏犬劇場《豐饒之地》、同黨劇團《我的妻子就是我》

    尋找方向的七年級生,相信愛、相信神、相信不可能可以可能。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故事,看戲,是體會和理解他人生命的過程──願所有人的故事都能找到最終的救贖。 我一直很迷戀獨角戲,特別能夠觀察一個演員在身上切換各種角色的演出功力,獨撐全場的舞台魅力,以及與舞台上道具互動所激發出的多元想像力。本月上演兩齣獨角戲,烏犬劇場《豐饒之地》由女性演員彭子玲探索當女孩變女人之後,所承擔的性別角色的心路歷程,儘管當代女性看似已獲得許多權利,但是否真的已進入豐饒之地? 而同黨劇團《我的妻子就是我》劇本曾獲東尼獎、普立茲獎,涵蓋歷史、性別、政治等議題。二○○九年仁信合作社曾由女性演員卓香君演出此劇,兩年後,由男性演員邱安忱所飾的前東德變裝癖老男人與他的博物館,將挖掘出怎麼樣的一段歷史?而邱安忱穿梭於四十個不同的角色中,不同年齡、種族、膚色、性別更是考驗其表演功力,值得期待!

    文字|林侖靜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我為你押韻》藉由芭樂情歌,探討愛情及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庸俗。(創作社 提供)
    戲劇 捷運速達的劇場便利店

    文山劇場發帖 五戲接力飆演

    身為台北市離捷運站最近的專業劇場,中型的文山劇場已成為近年演出團隊最喜愛的演出場地,而文山劇場從去年起也主動出擊邀演。五月,文山劇場邀請了五個劇團接力演出,展現台灣小劇場的多元樣貌。

    文字|廖俊逞、創作社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謂光慶
    嚐鮮

    戀人絮語 同黨劇團推出「有志一同、獨腳戲聯演」

    六個表演工作者以獨腳戲的形式,用自己的身體表演,演述六個誠實的同志情感故事。

    文字|傅裕惠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同黨劇團邱安忱去年推出的《藝陣人生》,探討青少年同志與家庭、社會的關係。
    嚐鮮

    美學訴求多元,「產值」仍可期待 略述台灣的同志題材劇場作品

    許多有心的創作者不但從性別理論、人性剖面與生命現象來看同志題材表演,,深具前衛與邊緣特質的同志表演藝術,未來仍有各種「產值」的可能。

    文字|傅裕惠、林鑠齊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同黨劇團《奠酒人》

    旅居巴黎的時候,每年總是會遇上不同的劇團上演希臘悲劇。看希臘悲劇很過癮,因為裡頭常有一些超越現實人生的血腥情節:父親獻祭女兒、妻子聯合姘夫 殺老公、兒子殺死母親,最後竟被女神雅典娜宣判無罪這些懸疑情節不斷考驗著我們身為人類、內在七情六慾的終極界線,所以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說,悲 劇是「借著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情感得到昇華」,而就是「戲劇」的原始功能。 同黨劇團成立多年來,團長邱安忱始終秉持劇場實驗精 神,其開發的面具系列作品,包括二○○八年《飛天行動》(台新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獎)、二○○九年《上帝之子》(牯嶺街小劇場最佳年度演出節目),以及二○ 一○年的《IT》,本次將希臘悲劇《奠酒人》以面具形式上演,就更令人引頸期盼了。

    文字|謝東寧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12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