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相聚》的八位舞者來自六種不同文化背景,中文、英文、韓文、俄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通通派上用場。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阿喀郎的提問:你從哪ㄦ來?

《相聚》與《零度複數》 文化匯集和身分認同之舞

阿喀郎企圖用不同的方法,透過不同族群的合作藝術家,以舞蹈劇場的形式挑戰身分認同的問題和答案,曾經訪台的作品《零度複數》與新作《相聚》,在不同國家巡迴演出中也受到觀眾和評論的高度讚賞,對許多「客舍似家、家似寄」的現代人來說,挑起自我定位的迫切需要。

文字|王如萍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特立獨行人氣超旺的阿根廷編舞新銳

馬蔻絲《地球上之地獄》 把問題孩子變成明星!

「新科隆」在柏林是個聲名狼藉的區域,充斥著青少年的暴力群毆事件。馬蔻絲不僅跌破眼鏡地把此區的孩子變成能歌善舞的大明星,且再次讓觀眾對她的編導功力折服。雖然紀錄片《舞在柏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但《地球上之地獄》在探討青少年生活與異文化衝突的深度及藝術層次皆略勝一籌。馬蔻絲的作品豎立了新品牌的口碑,流行、不俗、刺激、前衛、大膽且魅力十足。

文字|俞秀青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劇院迷六月問候語:你寄了沒?

新年度節目開賣 豐盛菜色掀起搶票風

六月起,巴黎各家劇院、展演廳紛紛開出○八/○九節目菜單,讓表演藝術迷紛紛搶票,忙得不亦樂乎!市立劇院的舞蹈節目向來是強項,而戲劇類節目十四個中就有十一個新製作,可見鼓勵新劇作之用心良苦。而夏特雷劇院不但邀來多明哥演出《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還把搖滾明星史汀找來演歌劇,料將引爆樂迷話題!

文字|羅苑韶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看戲之前,先看劇場「減碳」了沒!

倫敦各劇院 響應節能減碳抗暖化

在全世界掀起的「節能減碳」風潮,劇場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位於倫敦南郊、老染坊改建的社區劇場「彩色屋兒童劇場」,就以「全世界第一座完全藉由風力發電的劇院建築」登上媒體刊頭。而倫敦的各大劇院,也紛紛想方設法,換用燈泡等等來節能減碳又省錢。

文字|Mosla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法國出口到日本

「熱狂之日」音樂祭 輕鬆享「樂」歡樂園

五月初,國家交響樂團(NSO)應日本「熱狂の日」音樂祭之邀,到東京演出,本刊編輯跟著NSO,首度參與這場音樂盛會。這個音樂祭的創辦概念來自法國,卻在日本創下參與人次的最高紀錄,因為這是為了讓所有人能輕鬆享受音樂而設的園地,馬拉松式的各樣音樂會,連綿不斷的周邊活動,讓整個音樂祭充滿了歡樂悠遊的美好氣氛。

文字|李秋玫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葛里霍夫得獎歌劇 歐陸首演掀旋風

《淚之泉》緬懷羅卡 林美虹以舞蹈劇場新詮

由猶太作曲家葛里霍夫所作、曾獲葛萊美獎的歌劇《淚之泉》,去年十一月由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搬上歐陸舞台,並由該劇院舞蹈總監、台灣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執導,以創新的舞蹈劇場形式,緊密結合舞者、歌者、舞台、燈光,環環相扣、匠心獨具。

文字|俞秀青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城市劇院 山海塾《帷帳》世界首演

藝術總監同時交棒 卅八歲迪馬-西摩塔接任

巴黎市立劇院是巴黎指標性的演出場所,也是讓現下世界級藝術家最初能嶄露頭角的舞台,如五月初在該劇院首演最新作品《帷帳》的山海塾即是其一。該劇院日前舉行新舊任總監交接,在該劇院服務了四十年的維歐雷特,把領導該劇院的大任交給了年方卅八歲的導演迪馬西-摩塔,年輕世代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巴黎人正在期待!

文字|羅苑韶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西班牙編舞家Juan Kruz Diaz de Garaio Esnaola新作

《憂鬱藝術》 一場「死亡祭典」

《憂鬱藝術》彷彿像個「死亡祭典」,間歇舉行著不同的儀式。例如:一男被抬上桌子,在兩盞大型的白光手術燈下,其耳鼻被塞滿棉絮,一支象徵X光機的白燈管反覆地來回照過他全身。女人嘗試拯救他,在回天乏術後,男人被蓋上白布,葬禮於焉展開;舞者清唱著似教堂裡的聖歌。當台上點起火盆,儀式的意味更被強化,全場瀰漫著神聖肅穆、抑鬱沈悶且冷漠悲傷的氛圍。

文字|俞秀青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艾瑪私領域」系列 演奏家如秀「分列式」

鋼琴家艾瑪策展 當代合奏團獻演

現代鋼琴家艾瑪應邀為巴黎音樂城策展,依「世俗與神聖」主題設計了「艾瑪私領域」系列演出。該系列於本月初一場由「當代合奏團」演出的音樂會中,演出Charles Ives、Gyorgy Kurtag、George Benjamin、藤倉大、梅湘等人作品,每首樂曲配器大不同,曲目間更換樂手座落位置的換場工作尤其費時複雜。

文字|羅苑韶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迷熱鬧參與 歡慶莎翁444歲大壽

齊聚環球劇場 歡度生日嘉年華

莎翁當年發跡地倫敦環球劇場,自出土重建後,已成為世界莎迷的朝聖所,年年於莎翁誕辰前一週日舉行的生日派對,更是莎迷不可錯過的慶典。今年適逢莎翁444歲大壽,當天的表演嘉賓、來自法國的著名帳篷劇團Footsbarn Theatre,則將整個大廳營造成莎劇遊樂場。

文字|Mosla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台灣舞星 紐約閃耀

許芳宜、陳武康與驫舞劇場 進軍喬伊斯劇場

位於紐約下城的喬伊斯劇場,四月由Ballet Tech舞團推出Mandance Project系列,該團藝術總監費爾德邀來台灣知名舞者許芳宜與陳武康合作,分別演出Isis in Transit,與Backchat 和Undergo等舞作;國內頗受注目的新生代舞團驫舞劇場,也首度應邀,在該系列中演出新作《速度》。

文字|王如萍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歷經巔峰的璀璨 低調奢華的身影

看西薇.姬蘭與羅素.馬利分特舞作《推》Push

整晚的演出,或許沒有偉大的編舞或創新的點子,但我看到兩位資深老舞者,對舞蹈的執著、對舞台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尊重。姬蘭沒有猛抬腿地賣弄技巧,反之,褪去鮮豔奪目的鵝絨,奮力地壓低重心,克服長手長腿,磨破膝蓋地練習每個細節。紐約《村聲》的名舞評家Deborah Jowitt以標題〈巨星,寧靜的光茫〉,恰如其分地形容這個演出。

文字|俞秀青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奧立佛獎揭曉 《髮膠明星夢》最大贏家

初春的倫敦劇場界,台前幕後最熱中期待的話題,莫過於一年一度象徵英國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勞倫斯.奧立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獎落誰家。三月九日答案揭曉,去年十月上檔的音樂劇《髮膠明星夢》Hairspray,風光抱走最佳新音樂劇、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等四項音樂劇類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

文字|Mosla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全場反串獨腳秀 精采絕倫詹瑞文

在香港看林奕華新作《萬千師奶賀台慶》

這次這齣《萬千師奶賀台慶》,完全不是「賀台慶」那回事;這回詹瑞文要從頭到尾反串女人,呈現幾齣港劇常見的劇情橋段。這樣一齣沒有情節、或說每段都得從頭開始慢慢建立劇情線的表演,詹氏一方面展現了一位劇場演員的巧思、細膩,也以身體實踐所有可能的能量,在演完之後,從容地鞠躬下場。

文字|傅裕惠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南法天空下 《微笑王國》綻放東方風

在土倫歌劇院參與雷哈爾輕歌劇

土倫,這個蔚藍海岸邊、拿破崙曾在此創下英勇戰績的歷史小城,擁有一座由巴黎歌劇院的建築師葛尼耶設計、南法最大的歌劇院。去年底德法合作的製作《微笑王國》在此演出,作曲家雷哈爾這齣以中國為背景的輕歌劇,在台籍的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舞蹈總監林美虹的導演下,展現更細膩純粹的東方風格,旅德編舞家俞秀青因緣際會參與該製作,也為我們介紹這個美麗的歌劇院與該劇演出實況。

文字|俞秀青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光影萬象 示現佛陀智慧

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

佛經《華嚴經》被譽為群經之王,是佛陀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首次宣講的佛法,首先展示佛境的莊嚴華麗,繼而講解因緣法,及修行成佛的階段。特別的是,此經不是用聲音語言演說,而是佛陀以全身放光演繹而成。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正抓住「光」為重要媒介與象徵,深沉又奪目地展現心與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文字|周倩漪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廢棄抽水廠,變身藝術舞工廠

莎夏.瓦茲領軍 柏林藝術新空間「放射系統」啟用

這個座落在史普雷運河旁的空曠工廠可大有來頭,早在一八八○年,它是由柏林政府水利局蓋的第一座創新系統之抽水廠。歷經歷史煙塵,在民間資金與多位藝術家的努力下,今年九月以藝術空間「放射系統 」的新姿態現身,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應邀擔任榮譽藝術評議主席,帶著舞團進駐,成為柏林新的藝術灘頭堡!

文字|俞秀青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6年薩爾茲堡藝術節

當代樂音,與莫札特對映爭輝

適逢莫札特年,除了上演莫札特二十二部歌劇外,今年的委託作品也以莫札特為主題──即將卸任的藝術節藝術總監、作曲家魯奇次卡,認為當代作品與莫札特作品可以形成非常平衡的對比,莫札特年只展演莫札特本身的作品顯得太單薄。所以任期內已經為藝術節攢下大量當代曲目的他,這次更是灑大錢演出當代作品如頗受爭議的《查伊德.阿達瑪》、史托克豪森的MIXTUR 2003等。

文字|林芳宜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