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萍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
-
特别企画 Feature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分与美学策略
「找自己」的三度叩问 林怀民第一次的「流浪旅程」是在1972年,他完成美国爱荷华大学写作工作坊硕士学位后,回台湾之前的一趟欧洲之旅,在当时极度封闭与压抑的台湾社会情境中,他到美国、到欧洲,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国内的环境并不适合保存自我,如果出来有个原因的话,那就是出来找自己。」(注1)林怀民在1969年一封写回台湾的信里这样说。欧洲流浪回来后的隔年,他创立了云门舞集。流浪欧洲期间,在瑞士友人家中看到敦煌壁画画册,燃起他寻找自身文化根源的渴望。(注2)数年后,敦煌飞天舞伎的形象被转化入云门早期经典《星宿》(1979)。 1978年,林怀民和云门舞者们在新店溪畔搬石头,寻找《薪传》里在台湾土地上劳动身体的力量与形象,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的他,对著摄影镜头这样说:「我们到河边劳动不是在排练,而是要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注3)《薪传》之后,他带著云门展开地方与社区巡演,在操场和礼堂搭台为乡里观众演出,紧接著1980到1981年间云门展开3次的「艺术与生活」联展,号召起同一世代的艺术工作者,将艺术带入乡镇民间。那是1970年代外部国际政治情势动荡,内部文化身分板块变动,战后婴儿潮世代的文化人要为「艺术」在台湾社会寻找定位,同时要透过「艺术」为这片土地塑像的迫切年代。 1980年代后期,当时身兼云门艺术总监和国立艺术学院(现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主任的林怀民,展开另一次「找自己」的流浪旅程,这一次是到「陌生」的亚洲。从1986年开始,他数度造访峇里岛、爪哇、印度、中国,「在被灌输了太多西方之后,认识邻邦,进而认识自己。」(注4)继欧美一流舞团的芭蕾与现代舞师资之后,1992年林怀民邀请来自爪哇日惹的印尼舞蹈研究学者Sal Murgiyanto和他的印尼传统舞蹈家妻子Endan Murgiyanto长期任教艺术学院舞蹈系,直到2012年退休为止。 林怀民「流浪亚洲」期间,云门宣布暂停(1988)又重新起步(1991),世界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台湾解严(1987)、中国天安门事件(1989)、柏林围墙倒塌(1989)、苏联瓦解(1991)。同时,「全球化」的思维与力量正蓄势待发,要以跨国企业资本与新自由主义价值观重新形塑世界样貌,1995年成立的隶属联合国系统的世界贸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TT不和谐开讲「历史的返视,评论的在场」导文系列之一
一个舞评人的初生与成长
许多年前开始写舞评时,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若干年后有人读到我的文字时可以想像与体会那支舞作的大致样貌与核心质地,这与舞蹈作品只存在于演出的当下,而且许多舞团的舞作生命只有短短一个周末有关。这样的想法到今天仍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对于自己作为一个观赏者的位置与视角有了愈来愈多的觉知。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以舞蹈书写一座城市
一九九○年代后,黎海宁的作品敏锐捕捉香港处于殖民与后殖民的时空之间,人们身心的焦虑不安,及身分认同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漂泊游移的主体位置。这些集体的经验,不仅常是她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更成为她舞蹈思考的路径与编舞的策略。她的舞作总以多重叙事的脉络,纯熟援引文学、音乐、绘画等跨领域的元素,交织成异常丰富的舞蹈文本,深刻地映现出她作为女性创作者,处于中、西文化及不同殖民势力间的复杂发声位置。
-
回想与回响 Echo
是传统领域,也是被剥夺的历史
正因为传统歌谣与族群文化的密不可分,布拉瑞扬让斯乃泱的歌声因肉身的被压迫而支离破碎、甚至强迫中断。一方面呼应著凯道上的族人对传统领域被剥夺与侵犯的控诉;另一方面要以这破碎的「在场」(presence)召唤那历史中许多如鬼魅般盘据不去的「缺席」(spectral absence)皇民化政策下消失的乐舞仪式、民族舞蹈比赛与观光园区中不断被复制掏空的「山地舞」、国家庆典中原住民身体与声音符号被拿来装饰五族共和的「中国」或本土意识的「台湾」
-
演出评论 Review
光影与肉身交织的城市空间隐喻
在《看得见的城市,看不见的人》虚拟的城市空间里,舞者们固执地舞动挣扎的身体,让舞台成为当代资本逻辑主宰下都会发展神话的隐喻。在一切求高、求速、以发展为准则的进步逻辑里,人的存在往往被巨大而隐形的权力结构所牵制,终至隐蔽而不被看见。对此,周书毅以舞者们顽强的躯体作为回应,要我们直视肉身(身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合体),即使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
-
演出评论 Review
就是要你看见身体!
陶冶的舞蹈以低限、重复的手法要观众凝视身体,以极度的流动感和复杂的身体路径抗拒亮相式的表演惯习。他要中国舞蹈经常向外炫示、向观众谄媚的目光,回神凝视身体自身。如此观之,那么《4》的舞者们脸上深蓝近黑如面具般的墨色,还有《6》里隐藏在昏暗中舞者们的脸面,或许都是抵拒观众消费式目光的手段之一。
-
演出评论 Review
非与空,进与出
最后的群舞是全剧最美的段落,层叠的光影里,舞者们舞动的身影定静地探向雾霭中未知的光源。这样的意象让我强烈地想到同一时间仅在几条街之外,许多年轻的生命正以自己的身体、以教人动容的意志,在黑暗中探向未来。或许,这是让作品逸出既定框架的合理联想。
-
特别企画 Feature
撷采前人光华 焕发潋艳奇彩
承接廿世纪初期已降的现代芭蕾变革风潮,季利安是继巴兰钦之后,现代芭蕾舞坛最耀眼的巨星之一。季利安承袭了欧陆现代芭蕾兼纳剧场与现代舞的观念,并且强调跨域探索的做法,即使是看似抽象的作品也往往蕴含著某种关于「人」的思考青春、爱情、欲望、衰老、死亡如果说威廉.佛塞以后现代观点和科技感知培育芭蕾的新品种,那么季利安更像是廿世纪现代芭蕾变革的集大成者。
-
演出评论 Review
舞蹈.剧场—跨界合作下的身体叙事
虽然属同一档节目,姚淑芬《苍穹下》和何晓玫《亲爱的》其实是两档完全独立的制作,分上、下半场在同晚演出。除国家戏剧院大舞台的挑战外,两位国内中生代重要编舞家同台竞技,想必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她们均慎重其事地邀请了跨界艺术家为作品加持,而以结果来看,这些他领域元素的介入也相当程度地塑造了这两支作品个别的面貌。
-
演出评论 Review
一首压抑的土地哀歌
《稻禾》以某种奇特的方式让我想起《九歌》,那场跨文化肢体语汇的大熔汇,标志著云门在一九九○年代初期酝酿的转型,也是打开国际重要剧场大门的试金石。如今廿年后,我们看到一场反方向的旅程,云门试图以国际化了的舞台美学回头贴近台湾的土地,于是我们再度看到不同的身体语言罗列并陈,有的朴拙、有的唯美,有的如浮光掠影、有的则沉重到揪人心肺。
-
演出评论 Review
寻找当代原住民的舞台诗学
仰赖口述传统的原住民历史,本就是复声相承的多重叙事。在《Puing.找路》中,我看到布拉瑞扬将自己的历史编入他述说南澳泰雅的故事里,也看到原舞者的成员与制作团队如何将自己的目光、舞步与声音融入这庞大的族群记忆史诗之中。
-
演出评论 Review
纠结而壮美的寻根史诗
面对孟加拉血泪斑斑的国族抗争史,阿喀郎的认同与其说是透过血缘,不如说更接近对自由与人性等普世价值的拥抱;换个角度来看,或许正是这些历史的发现让他得以跨越自我和故土间无可回避的差异与隔阂,进而能在心灵上拥抱斯土与斯人,重新找到自我和家族根源可能的连结。
-
演出评论 Review
意犹未竟的空间寓言
以卡夫卡写于廿世纪初的小说为开端,延伸关于当今社会人们处境的省思,应该才是这支舞作最主要的目的。地板上充满象征意味的长条形灯光投射,暗喻囚禁人们的各种无形牢笼;从天而降的床形装置,既是卡夫卡故事里施加酷刑的机器,但同时又暗指现实世界中引诱人们栖息耽溺的事物。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女人现身,身体听谁的话?
芭蕾伶娜的优雅舞姿,丢开马甲衣与硬鞋的现代女舞者,从男性欲望的对象到强调表达自我的起舞,伊莎朵拉.邓肯、玛莉.魏格曼、玛莎.葛兰姆、碧娜.鲍许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编舞家,展现的是对身体主导权与诠释权的争夺、翻转与流变,而性别身体的再现与想像一直是核心焦点。
-
舞蹈
天光云影间的生命显影
林怀民以倾斜的舞台,营造自然现象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碰撞的契机,探索危机与平衡、偶然与著力之间,所开展的身体新的可能性;同时,又藉「屋漏痕」之意象所暗示的时间过程,利用投影在地板上幻化万千的墨云,演现时间与生命的流变。
-
特别企画 Feature 创作观察── 舞蹈篇
先行者深耕不歇 新生代剽悍来追
进入了「第四个世代」的台湾舞坛,这十年间,资深一代的编舞者仍旧深耕这片舞蹈园地,多位编舞家完成三部曲巨构,打造亚洲当代舞蹈美学。壮年与青壮两代的编舞者处于思考自身下一阶段编舞风格或肢体美学更上层楼的挑战,期待舞蹈美学的再深化。而最近五、六年间崛起的「恐怖孩子们」,则以精湛的身体技巧与多元的创作取向,惊艳舞坛。
-
焦点专题 Focus 幕后推手答客问
林怀民、辜怀群 要让「新舞风」愈来愈年轻!
十年「新舞风」,带给台湾观众多少惊艳!标榜小而美,精致而前卫,主其事的「新舞风」艺术总监林怀民、新舞台馆长辜怀群,是怎样看待这个独特的异数飨宴?本刊特邀两位舞评人陈雅萍与邹之牧提问,由林怀民、辜怀群作答,探看内中感怀与思考。
-
焦点专题 Focus
永子与高丽 带著柬埔寨青年共舞
《柬埔寨故事》是永子与高丽的作品中极少数与其他人共同演出的舞作。两人因在金边Reyum艺文学校开设工作坊,而与学校的年轻画家结缘,进而共同创作,两人引领未受过身体训练的青年们,唤醒其身体的敏锐度,并要他们自己发展动作语汇,于是这些年轻的画家们便转向自己笔下描绘的舞蹈人形求取灵感。
-
演出评论 Review
呼吸、心跳、身体——舞蹈
最终,舞者们的呼吸与腾跳是生命最原初的悸动从出生到死亡的心跳;而那举起的手臂诉说的或许是呼唤、渴望、或是最后的道别。林怀民用《鸟之歌》证明了,舞蹈的意义不在动作的多寡,而在于身体与其他元素的互动间,所开展的想像空间与生命厚度。
-
演出评论 Review
空间里的身体风景
十二名女舞者奋战不懈的精力与始终保有的流畅清新,叫人激赏;而艺术村的环境更成为界定此舞作风貌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舞蹈的环境剧场令人期待,希望这只是一连串合作的开端,而非惊鸿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