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雁婷
-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声响创作者
许雁婷 声音 代表著一个个观点,如同见证历史存在
声响创作是什么?或者,我们该回头问的是,声响是什么?所以这些创作者才会运用它来进行创作,而又与过去我们所认识的乐音、乐曲有何差别?制造出怎样不同的声音?这次,我们就让声响创作者许雁婷,透过文字,让我们展开另一种聆听。
-
剧场ㄟ冷知识
声音艺术给问吗?
2010年英国当代艺术大奖透纳奖(Turner Prize)由苏珊.菲利普兹(Susan Philipsz)以声音装置作品《低地》(Lowlands) 夺得,是该奖首度颁给以声音为主角的作品,一时间在许多媒体报导中被视为声音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展露头角的重要指标。菲利普兹以自己哼唱的一段16世纪苏格兰民谣《低地》改编为3个版本,将哼唱的声音置放在一座经常有人跳河自尽的桥下,希望透过歌曲中爱的故事改变轻生者的心意。预录声音的内容、声音装置位置使声音在空间中产生的回响,与桥上桥下自然发生的,人群、河流的声音等,合而构成这件作品的意义。但,声音艺术到底是什么呢?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挑起创意跨出国 发现海外实验场
全球有许多艺术村或艺术基地,会公开征求各国艺术家驻村创作,他们提供务实的协助,帮助艺术家暂时逃离日常生活场域进行创作或研究,艺术家也可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目前全球数以千计的驻村open call计划,受限于语言,主要针对的创作领域仍以视觉、声音、新媒体艺术为主,表演艺术领域中,戏剧类受限于文本的语言翻译问题与团队共制的信任感建立,仅舞蹈较不受此限。
-
全球抢先看 World Stage
走过身体的历史 打开另一扇门
明年将届满五十五岁的乔杨,是从十二岁开始习舞迄今,仍不停下舞步的舞者。二○一六年,台湾编舞家周书毅在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工作坊与乔杨相遇,牵引出合作的契机,于是有了独舞《Almost 55 乔杨》。乔杨触动周书毅的,是一份慢而不变的价值,她的身体呈载的是一段跨世纪的舞蹈历史,周书毅说:「愈来愈觉得自己不是在编舞,而是在一个人物主题中旅行,从中找到养分,然后转化到身体里,与舞者和创作伙伴撞击,最后在剧场作品中反射出当下的生命。」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让你「听」得更有趣
在声音教育匮乏,音乐教育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流的台湾,薛佛的《听见声音的地景:100种聆听与声音创造的练习》是个极好的开端。透过看似游戏的练习,诱导出声音的不同面向,进而又从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及城市规划、公共艺术装置等设计的角度切入。读者可从练习对声音的敏锐度开始,到主动聆听,乃至主动创造。
-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旅欧舞者暨编舞家
李贞葳 学得愈多,想放下的愈多
曾在以色列巴希瓦舞团访台演出与「钮扣计划」展演中令观众眼睛一亮的舞者李贞葳,去年离开待了五年的巴希瓦舞团,展开了自由舞者与创作者的人生。她落脚比利时,短短十个月,从没有任何认识的人到结交许多新朋友,还做了三个计划,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带著她自由探索。现阶段的她觉得,学得愈多,想放下的愈多,愈自然的东西反而愈有吸引力,她想寻找更原始的元素,找未装饰过的身体。
-
焦点专题 Focus
关于冲绳音乐的天才十问
碧海衬著蓝天,音乐随浪一波波涌上,人也就这么跟著摇曳起舞想到冲绳,就让人脑中浮现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为什么冲绳的音乐,会这么容易让人想随之起舞?冲绳音乐只有民谣吗?演奏冲绳音乐,一定会用到三线吗?除了大家熟知的安室奈美惠、夏川里美,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好声音? 趁著来自都兰与冲绳两地的好声音将共同演出「海岛风光」,我们也借此多认识冲绳音乐,看看这方岛域,为什么能孕育出与海天一色的美丽乐音。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他们用舞力 激荡我们的思考
将社会性议题编织入舞,在台湾早有先例:从萧渥廷主持的「蔡瑞月舞蹈节」每年推出与社会议题和脉动贴合的主题,到年轻一代的编舞家如布拉瑞扬.帕格勒法、萧紫菡、赖翠霜、余彦芳等,积极回看台湾这方土地,深入研究相关议题,或在事件现场起舞,或选择另类空间与各种观众接触宣扬理念,以舞作介入社会是一条漫漫长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支持。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专访荷兰舞蹈剧场台籍舞者
吴孟珂 自由自律 舞出一片天
大学就决定赴欧洲闯荡的舞者吴孟珂,是目前荷兰舞蹈剧场一团唯一的台籍团员。她从一出国参加舞团甄选就以荷兰舞蹈剧场为目标,入选该团的二团三年后,去年正式升入一团,梦想实现!她表示:「在荷兰舞蹈剧场很自由,但必须要很自律。」「看你自己要把自由带到哪里,很多时候要自己去争取,譬如和很多编舞家工作,要怎么让编舞家看到你,是自己的选择。可以让视野和心很自由,同时必须很专业、很自律,不停改变、不停学习。」
-
焦点专题(二) Focus 变奏三:从部落到剧场舞台
找到剧场「原」创 歌声呼应生活
原住民乐舞很早就登上剧场舞台,但多是把部落的文化风貌原样搬演,但近几年的几个制作如两厅院的《很久没有敬我了你》、米灵岸的《仪式米灵岸》与去年原舞者的《Puing.找路》,在剧场中呈现崭新的艺术创意;原民音乐工作者也将音乐与生活结合,创造当下的新「原歌」,也是另一种表达。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四个热血男孩 带著钢琴去旅行
最近在「flying V群众募资平台」上出现了一个专案,标题是「带著钢琴去旅行 X 无尽热血音乐环岛计划」。这是四个横跨七年级前后段,热爱音乐的大男生成宗翰、卢易之、蔡曜宇、简子毅,他们相遇后触发的梦想计划。 年轻人谈梦想,听起来总似轻狂不切实际,但他们在募资前已完成此计划的东部行,出发时间点是在四个人相继退伍后的三个月内。或许没考虑周全,或许细节不尽完善,资金也不足,就连计划能申请补助的管道都还弄不清楚。不过要谈行动力,毫无类似经验的他们一头栽进计划之中,在超乎想像的短时间内身体力行,无疑是行动力十足。 采访当天是他们固定周末早上的排练时间,约在制作人成宗翰的家,也是他们平时的排练地点。一抵达,旅行的要角之一两千三百c.c.重型机车Alice停在楼下好好地在那率先迎宾。他们为每一台旅行用交通工具取上名字,重型机车、器材车、补给车,都是他们充满生命力的伙伴。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我的剧场设计老师李国修
为什么我说他是我的设计老师?他只是不会画设计图而已,但他很天才,在剧本出来后,对每个场景空间都有想法和画面,我就负责把他的天马行空具体化,当然也是很大的挑战。好处是很多我想像不到的概念,就从他那边学到。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把你训练成我的对手
我编导了推理、现代武侠、原住民传说等不同题材风貌的作品,原因都来自于我有一个完全不限制我的老师。他是一个非常有胸襟的艺术家,他说过,「我不是要把你培养成为我的接班人,我要把你训练成我的对手,让我们一起在剧场的擂台上较劲。」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为台湾人说故事,继续……
当剧团创办人李国修一个转身,真正走下了人生舞台,表演艺术圈与众多屏风表演班的观众,一定急于知道:接下来,屏风会如何走向未来?接任艺术总监的林佳锋表示,屏风在李国修生病之初,即从财务、创作和思想传承等三个面向协调重整未来计划;而训练有素的团队也会继续遵循李国修的创作方向,为台湾人说故事。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湾,也曾有过的歌舞年代!
台湾也曾经有过类似宝冢的大型歌舞团,如作曲家杨三郎所办、引领风潮的「黑猫歌舞团」,王振玉创办、风靡一时的「艺霞歌舞团」等,当年也都曾引起轰动、一票难求,且走红海内外
-
特别企画 Feature 我爱宝冢!粉丝现身NO.1
江蕙如 认真的偶像最迷人
我觉得宝冢里面几乎每个人都很认真,甚至有点认真过头在表演,即使只是后面的一个小角色,让整个舞台散发出一种很正面的能量。我会迷上濑奈纯除了她的美貌之外,就是这股很认真、很用力的气。
-
特别企画 Feature 我爱宝冢!粉丝现身NO.2
林嘉欣 喜欢她,就永远支持她
有些人可能觉得同一出剧看很多场很疯狂,可是看第一次时,可能只看得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及和她演对手戏的演员,多看几场后,可以看到其他舞台配置,还有其他角色的演出。不同座位也可以从剧场的不同角度观看。她们有时候会到观众席,像《吉普赛男爵》一开始主人翁登场时就从观众席走出来,我当时刚好坐在靠走道的位置,就很幸运地可以看到喜欢的演员从旁边走过去。
-
幕后群像
寂寞的聆听 为这个世代留声
为国家交响乐团等团队担纲现场录音多年的尤子泽,说现场录音就像「办一场婚宴」,他最早到、最晚走,时间压力也很大。而「乐团是活的!录音也是活的!」他强调每一场录音都没有既定的规则,乐团位置的前后、高低,不同乐曲所需的人数不同等,指挥会在每场音乐会调整乐团状况,他必须绷紧神经,确认混音后制该怎么处理,「多听、多想、多看。」尤子泽如是说。
-
幕后群像
让台湾舞者穿得很时尚!
在与表演艺术界合作十多年后,林秉豪最近想完成最初的梦想,回头专心致力于自己最喜欢的舞蹈服装,并将时尚元素加入剧场或舞蹈服装,产生新的视觉,于是他于今年自创了时尚舞衣品牌。他说,看见国外的舞者因为打扮,让自己展现自信风采,他也希望能服务台湾舞者,让他们可以在台湾买到自己喜欢也合适的舞衣。
-
一本艺术经
科技与表演 无间合作的创作旅程
正当「科技艺术」成为剧场显学之际,观众若非茫茫然不知剧场里的科技与艺术孰为主从,就是举起放大镜极力检视科技与表演是否在混种过程中失了本质。然而,近年异军突起的编舞家/舞者苏文琪,透过和声音艺术家张永达、科技装置叶彦伯等人的合作,以《W.A.V.E城市微幅》亲身示范了当科技与表演同为创作发起概念时,便无所谓主从问题缺少任何一端,作品便不可能发展、主题也无从揭露。本刊特别采访YiLab团队,畅谈《城市微幅》的舞台、视觉与声响装置如何并进落实,最终完成一场精采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