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TIFA以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为主题,将结合舞蹈、音乐、多媒体制作等方式来呈现这位素有「变色龙」之称作曲家的多种风貌,并配合讲座完整呈现史特拉汶斯基的创作时代背景、当时艺术环境及艺术家之互动关系。在此,我们先摘其大要与读者分享、共游那个「惊变的时代」。
史特拉汶斯基和俄罗斯芭蕾舞团旗下的诸位编舞家有过长期的合作经验。他音乐创作不同的三阶段,透过与他观念相呼应、并勇于突破的编舞家的合作,不仅将他的音乐成功地视觉化,并且激发出乐舞交融的新境界,为二十世纪艺术开发无限能量。
惊变的年代史特拉汶斯基与毕卡索
国家音乐厅演奏厅
10月14日 19:30
谈史特拉汶斯基的舞剧音乐
国家音乐厅演奏厅
10月20日 19:30
加拿大 玛丽.书娜舞团《春之祭》
国家戏剧院
10月21日〜23日 19:30
大兵的故事
国家音乐厅
10月22、23日 19:30
史特拉汶斯基是本世纪初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由于他长久与狄亚基列夫所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旗下的编舞家合作,因此从舞蹈史的角度来说,史氏对舞蹈创作的贡献也是无远弗届的。从他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俄罗斯时期所强调的俄罗斯传统,在经过编舞家佛金用史氏的音乐所编的舞剧《火鸟》和《彼得洛希卡》及传奇性舞蹈家尼金斯基所编排的《春之祭》中得以验证。而在史氏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即新古典时期时,史氏较工整及简洁的曲风也和此时与他合作的另一位俄国编舞家巴兰钦相呼应。这时的代表作可以《阿波罗》为例。至于第三阶段的音列时期,史氏所重视的纯音乐美学特质也和(后来已成为老搭挡的)巴兰钦在舞蹈中以芭蕾肢体(而非传统式的敍事手法)出发的创作理念相吻合,代表作是《艾根》Agon。
俄罗斯时期
史特拉汶斯基早期的二首舞蹈音乐《火鸟》和《彼得洛希卡》是由当时俄罗斯芭蕾舞团的主要编舞家佛金所创作的。佛金在舞蹈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突破了古典芭蕾舞剧中按照同一套既定的肢体方式去呈现各种不同角色的刻板编舞手法。佛金的创作理念虽然仍属于芭蕾的范畴,但他已将肢体服膺于角色的特性当中。以《彼得洛希卡》为例,剧中的主人翁是一名悲剧性的小丑。但当时芭蕾的那种抬头挺胸、无限延伸的美学概念无法表现这个悲情人物的性格。于是,佛金便革命性地从芭蕾舞中脚尖朝外的基本站姿去改变,创造出彼得洛希卡这名小丑脚尖朝内、四肢断节、躯体内蜷和垂头丧气的特有动作。不过,佛金只能算是解放芭蕾肢体的鼻祖;真正在史氏的俄罗斯时期将传统芭蕾的界线推到极致的则是佛金的接班人,尼金斯基。
尼金斯基是将史氏的巨作《春之祭》编成舞剧的人。当初,史特拉汶斯基作这首曲子的动机来自于俄国的一种祭仪──村里的长老看著一名少女献舞而死。为了传达祭仪的狂乱,史氏在作曲上拆散了过去规则性的结构;而尼金斯基在编《春之祭》的舞蹈动作时,也呼应了这个革命性概念。基本上,尼金斯基为这支历久弥新的作品留下两大贡献:首先,他成功地运用了「圆型」这个在祭仪里重要的队型;其次,他延续了佛金在《彼得洛希卡》中对肢体语汇的突破,并且也承续了他自己另一支作品《牧神的午后》中,那种从希腊的浮雕所发展出来的平面式(即指二度空间的)祭仪舞姿。虽然史氏在这俄罗斯时期末期还作了一首《婚礼》Les Noces,由尼金斯基的妹妹──尼金斯卡来编舞,不过,她的突破性远逊于她的兄长。因此,史氏在此期的代表作无异议地就是《春之祭》了。
新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的史特拉汶斯基作品中,民族色彩已逐渐消失,而音乐的结构也变得比较工整。这段时期史氏在音乐方面,所崇尙的精神可以从和他合作的编舞家巴兰钦在当时编《阿波罗》时,舞蹈上的突破中得以理解。
巴兰钦在编《阿波罗》这支舞时,回归到十九世纪末的《睡美人》、《天鹅湖》等古典芭蕾舞剧中那种要求舞者线条简洁、编排方式工整对称的美学。然而,芭蕾语汇到了巴兰钦的时候,已经过前面几位编舞家的改革,不再那么格式化了,譬如,在表现害怕时,身体可以用一些内蜷等较自然的肢体方式表达等等。这种从古典主义出发,但又加以革新的创作方式正可说明此期为何称之为「新古典」时期的原因。
音列时期
然而,史氏和巴兰钦两人所合作的作品要到继《阿波罗》之后的《艾根》才称得上是顚峰之作。《艾根》在音乐方面属于史氏音列时期的作品,在舞蹈方面则是巴兰钦从芭蕾敍事传统中解放出来的经典之作。表面上看来,这支作品没有特别的故事性,就像巴兰钦许多其他的经典一样。然而这其中仍包涵了一些敍事的成份。因为这支作品的原名Agon即是「斗争」的另一个较艰涩的字眼,所以不明白这点的人,就不会认为其中的肢体语言有任何故事性存在。(编注:同样在中文里,要是把agon翻为「葛藤」,不理解此词所指的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之间的明争暗斗」者,也看不出其中的敍事成份。)也就是说,巴兰钦已经把芭蕾中的肢体发挥到了极致:肢体不再是一种诠释角色的手段,而是一种目的了。巴兰钦赋予肢体一种突梯滑稽的特色,使传统芭蕾的肢体自由地发展出有趣的组合。因此,史特拉汶斯基在音列时期的「纯音乐」创作美学可以从巴兰钦创作《艾根》舞剧的「纯动作」、「非人化」的编舞方式加以发挥。
总而言之,史特拉汶斯基三个不同阶段的舞蹈音乐,透过与本世纪诸位勇于创新的编舞家的合作而得以更视觉化地流传于世。
口述|陶馥兰 多面向舞蹈剧场艺术指导
整理|林亚婷
史特拉汶斯基舞剧作品年表
时期 |
音乐风格特色 |
代表作 |
俄罗斯时期 |
创作主题多采自俄罗斯民间故事、传说。作曲技术亦多以俄罗斯、东欧民歌为本,强调节奏、原始的音乐型式。 |
《火鸟》The Firebird 《彼得洛西卡》Petrushka 《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 |
新古典时期 |
一、仿古风格:表面强调回归巴哈时代音乐型式,实则玩弄音乐。 二、节奏单纯、和声语言复杂,强调声部写作技巧。 三、体裁范围广(从希腊悲剧到义大利喜歌剧),且常借用他人作品之旋律、风格。 |
《阿波罗》Apollon Musagète 《仙女之吻》Le baiser de la fée 《伊底帕斯》Oedipus rex 《牌戏》Jeu de Cartes 《奥菲斯》Orpheus 《普钦奈拉》Pulcinella 《大兵的故事》Histoire du Soldat(此曲写作期横跨俄罗斯及新古典时期,曲中大量引用俄罗斯民间故事为素材。) |
音列时期 |
音列:将一个八度中的十二个音,依任意次序排列而成的一组音高进行(即音列)为基础(「基本音列」),再将之加以变化(做「倒影」、「逆行」、「逆行倒影」),再将这四种音高进行(组合)作为音乐音高素材的基本材料,「音列」或可拆成几个部分构成线条或和声,也可以依序挑选出某些音高组合成新的「音列」。 |
《艾根》Agon(此作横跨新古典时期及音列时期,其写作型式、技巧均属新古典时期,但完成于音列时期)。 此期史特拉汶斯基作品多为管弦乐曲,少有舞剧音乐。 |
(感谢陈树熙资料提供)
制表/本刊编辑钱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