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一段中把舞蹈中很多可能的变化抽离,仅剩单纯的平行移动。(李铭训 摄)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

肢体就是编舞家的画笔

刘绍炉以气、身、心合一的理念创作已有四年,如今,他的「婴儿油舞蹈」以另一面貌重新出发,藉作品《油画》探索绘画与肢体的关联。

刘绍炉以气、身、心合一的理念创作已有四年,如今,他的「婴儿油舞蹈」以另一面貌重新出发,藉作品《油画》探索绘画与肢体的关联。

光环舞集《油画》

9月6日至12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进入二十世纪后,舞蹈创作不再只是纯玩肢体的游戏,素材愈来愈多元,使舞蹈作品展现繁复的风景。

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多次与雕塑家野口勇合作,让不同形貌的雕塑与肢体动作结合。德国舞蹈剧场大师碧娜.鲍许从大自然的生息变化探讨生命,作品中常见花、草、羊、狗等动、植物。国内知名编舞家林怀民则偏好「布」的质感,在《薪传》、《红楼梦》、《九歌》、《梦土》等作品中赋予布不同的意义。

中生代编舞家刘绍炉自一九九三年起,以融合太极、禅、瑜珈等东方身体律动的「气、身、心合一」理念来编舞,更突发奇想将肢体的运用与「婴儿油」结合,走出自己的新路。今年最新力作《油画》,可说是将「婴儿油」与「气、身、心」融合、发展到极致的作品。

从直线推衍到回旋穿透的动作实验

刘绍炉说,《油画》是「婴儿油的肢体画」的简称。由这句话不难看出编舞家扩展舞蹈素材,与其他艺术结合的企图心。的确,他有心藉这个作品探索绘画与肢体的关联。

《油画》是四幅油画之舞,这四段舞蹈每段长约十五分钟,讨论不同的空间感与肢体的发展。婴儿油当然是不可少的素材。

「平面」的表现是其中一段舞蹈的主题。刘绍炉把舞蹈中很多可能的变化抽离,专注於单纯的平行移动,舞者在几乎保持一直线的状态下,藉著堆叠、翻滚、推演等互动,去实验动作力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另有一段舞蹈探讨的是「立体」。看过电影《战火浮生录》的人,都会对拉威尔舞曲《波丽露》那段精采的舞蹈印象深刻。刘绍炉看中该曲重复与渐增的音乐特色,让舞者背对背围成圆圈旋转,并随著音乐的重复与乐器微妙变化,延展肢体动作。他说,舞者要如禅定,观众也要静下来,才能看到其中细微巧妙的改变。

立体的另一种表现法是「环形穿透」或「回旋穿透」。他说,就像太极中的「玉女穿梭」,如子弹射出的感觉,不过以前他著重多面向的探讨,现在则尝试单纯化。气、身、心结合的肢体观,配上纽约著名作曲家Bruce Gremo深具禅味的音乐,东方味十足。

还有一段舞蹈在实验失重、无阻力状态中肢体碰撞的情形,如太空中漫步,或人在水里,是很超现实的感觉。

马蒂斯的动感与蒙德里安的纯粹

早年没有录影设备,拉邦舞谱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舞蹈史料。刘绍炉在纸上信笔涂涂画画,脑子里平面、立体、环形穿透、失重与无阻力状态等的肢体呈现跃然纸上。其实,肢体就是编舞家的画笔,他们只是把线条和色彩涂抹在空间里。

不少舞蹈家由中外绘画名家的作品得到创作灵感,刘绍炉也有相同经验。他认为,绘画对空间、力的探索超过舞蹈甚多,因为直接从舞蹈著手容易陷入技巧的框架,他期望借由相关艺术的探讨,突破这个障碍。

以这次新作《油画》来说,平行移动的部分让他想到马蒂斯的画作《舞蹈》和《游泳》,画中肢体线条的简约、流动感,及虚实的空间配置,让他仿佛「看到」气的流动。蒙德里安创作时的垂直、平面感,画面的单纯,强调精神的永恒,也深深影响了他。

寻找雕塑般的身体风景

国外的舞评曾赞许刘绍炉的舞蹈肢体如「活的人体素描、雕塑」。他说,可能与他喜爱罗丹的雕塑作品有关,罗丹对肌理的探讨是无人能及的,使他在创作婴儿油之舞时,免不了想到罗丹的雕塑,而与舞者在即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去尝试寻找如雕塑般的身体风景。

刘绍炉以气、身、心合一的理念创作已有四年,从最早的《地上游》、《奥林匹克》以婴儿油借力使力探讨肢体的滑动、推、拉等各种可能,到《异形》运用海棉垫,《无碍》尝试用色彩为动作加入感觉,《框架》作空间延展的探索,如今他要「婴儿油上的舞蹈」以另一面貌重新出发。

他说,「去芜存菁」是舞蹈创作的本质,却也是不易达到的境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现在才算是对「气、身、心合一」理念有较淸楚的认识,而尝试以简单的形式,呈现深厚的内涵。《油画》就是在追求一种纯粹的现代艺术最高境界,即道家、气功所深信的,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大象无形、大工不巧、大智若愚、大音无声……。

 

特约撰述|徐开尘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