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面具的「梨园天神」,一心一意帮助流落梨园的歌伶。(白水 摄)
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

七字调的「歌剧魅影」

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创团作《梨园天神》

为了要替个人演出的角色「开创不一样的局面」,也为了进行歌仔戏的创新,名小生唐美云自组了「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将在三月中推出取材自西方经典《歌剧魅影》的创团作《梨园天神》,试图同时吸引老戏迷与年轻观众的目光。

为了要替个人演出的角色「开创不一样的局面」,也为了进行歌仔戏的创新,名小生唐美云自组了「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将在三月中推出取材自西方经典《歌剧魅影》的创团作《梨园天神》,试图同时吸引老戏迷与年轻观众的目光。

唐美云歌仔戏剧团《梨园天神》

3月12日〜14日

台北市社教馆

传统戏曲为了不被时代狂涛卷没,种种在艺术上奋力求生存、企图唤回当代观众注目的做法中,最为险中求胜的,莫过于改编西方经典了;一来是改编本身就具备了话题性足以吸引观众的目光,二来是如果改编成功的话,其回响可能超越台湾而传回经典的西方发源地,在台湾最鲜明的例子当然就是去年底宣布休息、以改编莎剧《马克白》闻名的当代传奇剧场了。而在当代传奇的锣鼓声稍歇之际,素有“Ta-iwan Opera”之称的歌仔戏也开始有了动作:由名歌仔戏小生唐美云领军成立的「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即将在三月中旬推出的创团大戏《梨园天神》,就是取材自西方的经典作品《歌剧魅影》。

为了开创新局自组剧团

唐美云不讳言,她之所以离开待了近九年的河洛歌子戏团出来自组新团,就是为了要「开创不一样的局面」:「我在河洛最大演到皇帝,最小演到乞丐,但反而最难得有机会演一般市井小民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戏迷跟我反应,他们想看歌仔戏传统的小生小旦爱情戏,但河洛没有这种戏。」除了寻求个人演出的多元化发展外,唐美云也希望进行歌仔戏的创新,吸引年轻观众重头认识歌仔戏的优美动人。

而选择改编《歌剧魅影》,当然也就兼顾了以上种种原因:《歌剧魅影》中的三角恋情,正是最合老戏迷期待的生旦爱情戏;唐美云在戏中要同时演出英俊小生(子爵)与以面具遮脸、丑陋的「黑影鬼」(魅影),让她有了挑战「小生不能扮丑」的传统与自己演技能力的机会;而《歌剧魅影》的高知名度,也可能会吸引年轻观众来一探究竟,从而让他们「重新发现歌仔戏」。

一般说到《歌剧魅影》,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多是由韦伯所写的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但《梨园天神》的编剧柯宗明则郑重澄淸,他所取材的是《歌剧魅影》的法国小说原著,而韦伯的版本也是从此改编而来,所以《梨》剧与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情节对话都大有不同。虽说如此,当初唐美云和柯宗明之所以会想到改编《歌剧魅影》,的确也是百老汇音乐剧起的头,「我们当初在聊要演什么戏时,就提到我出国时看到百老汇演的《美女与野兽》,他们的演出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感慨台湾为什么做不出来!」唐美云说:「编剧提到《歌剧魅影》,我说,那我们就演这出吧!」

本土化后仍见传统悲情

剧情的改编当然是一大工程,首先要把时空背景、人物角色通通本土化。《梨》剧把西方的歌剧院改成中国古代的梨园,把潇洒的子爵改成赴京赶考的官家子弟,原来的歌剧女伶则摇身一变为家道中落流落戏园的歌伶,只有带著面具的黑影鬼/魅影仍维持著他悲凄的身世与「来无影去无踪」的本事。编剧柯宗明就表示,他的改编仍保留了原著的三个要点:三角恋情、魅影的身世,以及那鬼影幢幢的气氛。

本土化后的剧情有著传统剧常见的宿命悲情:官家子弟与歌伶原是指腹为婚的恋人,后来歌伶家破人亡被夫家取消婚约,只好流落京城的戏园学戏卖唱,官家子因进京赴试与歌伶重逢,却意外发现梨园中有个「黑影鬼」默默帮助歌伶精进歌艺,也意图控制整个戏园子,甚至为了歌伶不惜除掉原本的首席红伶来让歌伶成为首席;为了赢回佳人,官家子和戏园老板便计划合作抓「鬼」,但歌伶也在对官家子与被她视为「天神」的黑影鬼的感情间挣扎,虽然露出原来面目的黑影鬼令她害怕,但他从小遭父母遗弃、只能在地洞里长大的悲惨身世,与全心全意的痴情又令她动容,最后她虽答应嫁给黑影鬼,但黑影鬼因为不想让歌伶像他一样后半生活在地洞中,竟甘愿将自己封在地洞中,成全歌伶与官家子的姻缘。

为了强调宿命与轮回的意味,柯宗明还在整个故事正式开始前,加了一段引子:一个老公公带著小孙子出现在台上,这个小孙子正是由黑影鬼转世而来,所以当他看到面具时便觉得熟悉亲切,即使别人吿诉他那面具带著诅咒,他也非要去摸不可,结果一摸之下,舞台上立刻时空移转、进入真正的故事。这种属于现代戏剧的跳接倒敍手法,也是《梨园天神》尝试创新的方法之一。

戴上两层面具玩「变脸」

比较特殊的一个场景,则是戏园子老板安排、希望借以引出黑影鬼的一场「面具宴会」,场上所有人都会带上面具跳舞。柯宗明表示,其实这一场是从小说中的一段化装舞会情节衍生出来的,但中国是没有所谓化装舞会的,所以就改成「面具宴会」;唐美云则表示她很喜欢这场戏,「我觉得这场戏很讽刺,因为只有在这场戏中,所有人都带上面具而只有黑影鬼是露出真面目的,他终于享受到自由呼吸的快乐,也感受到其他人是多么地虚伪。」

一人演两角的唐美云,除了要有「换哪件戏服就要跳进那个角色」、在纯情少年与愤世者的两极个性间迅速切换演技的本领外,还得在化妆上玩「变脸」的游戏。「有的时候我根本是带著两层面具演戏的,」唐美云表示,「除了最底下的英俊小生妆,还要戴上黑影鬼本来丑陋面目的贴脸面具,以及黑影鬼平常戴著的面具。」

能玩变脸当然是要靠舞台技术协助,而在《梨园天神》这出戏中,导演玩的还不止此。两位导演中,蒋建元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而学电影出身的孙荣发就负责场面的调度与舞台呈现,一些源自电影的技法也被他用在剧中:「在这出戏里我尝试了『特写』和『停格』,还有蒙太奇。」这当然都是靠舞台上的灯光技术做的,但如何操作、效果如何,当然还是得进了剧院看演出才知端倪。

这回一起演出的都是唐美云长年合作的伙伴,如许秀年、小咪、高玉珊、许仙姬等,也是对老戏迷颇有号召力的卡司,在行当的安排上也不脱离传统的精神,但唐美云想要做的是「承传统,开新局」,她希望能让年轻的观众改变「歌仔戏都是哭哭啼啼」的印象,然后会愿意再进剧院看歌仔戏,「不一定要看我们剧团的,看别人的也可以」,她期盼借此替歌仔戏「多拉几票」!

(本刊编辑 庄珮瑶)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