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姆雷特.坟场》对国王、叔父与王子的「性取向」多有著墨。(白水 摄)
回想与回响 Echo 回想与回响

看「谁」在说话?

谈《谁杀了国王》的改编与演出

《谁杀了国王》几近将《哈姆雷特》原剧打散再重新拼贴组合的尝试,固然令熟悉《哈》剧的观众有所会心,但无可避免地,也必须面对如何对前述角色加以重新定位的质疑。

《谁杀了国王》几近将《哈姆雷特》原剧打散再重新拼贴组合的尝试,固然令熟悉《哈》剧的观众有所会心,但无可避免地,也必须面对如何对前述角色加以重新定位的质疑。

戏剧创作,编剧,固然是一常见的手段;「改编」,作为另类的创作手法,却也颇常见。莎士比亚自己即是改编的能手,在他所编写的剧本里,有极高比例的作品,其实都可以纳入改编的范畴。不过,改编的作品常自有其理路,自成其特定的「逻辑」。因此,经过改编之后的剧作,几乎无可避免的,和改编者原先据以发挥的原作呈现出若即若离的关系。

今年以来,在小剧场演出的两部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作品,便均有同样的特色。而且,巧合的是,这两部改编作品在改编的理路上,都不约而同地环绕著究竟「谁杀了国王?」这样一个问题打转。尤有进者,尽管演出的风格殊异,但在改编的诠释上,两者又都流露出十分相近的假设。

由江世芳编剧、萧华文导演的《哈姆雷特.坟场》,五月五日起于台北「放风戏剧节」假中正二分局小剧场演出四场。这个戏,照江世芳的说法,创作灵感源自他对《哈姆雷特》的阅读;他很讶异哈姆雷特决意替父报仇前,竟要求母亲承认和叔父有染。易言之,哈姆雷特「复仇的动机居然建立在得知母亲的不贞之上。」因此,除了同样为哈姆雷特老王的死多所揣测之外,还对国王、叔父与王子三人的「性取向」(sexuality)多所著墨,并对母后的女性主义意识及自主性有近乎「时代倒错」(anachronism)式的夸张与强调。

将莎剧「陌生化」

由曹路生编剧、谷亦安导演,九月底于台北「小亚细亚戏剧网络」假皇冠小剧场演出的《谁杀了国王》,则没有《坟场》一剧里同性恋问题的纠葛,也看不到一丝半毫女性主义的踪影,但却同样有对「爱」与「死」的舖演和沉思。对《哈姆雷特》原剧"To be, or not to be"独白的高度强调,尤其可以视为该戏的一大特点。

由上海戏剧学院首次抵台演出的《谁杀了国王》台北版,虽然剧情同样是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出发,但对于究竟「谁杀了国王?」这个问题,却在四场戏里一共推衍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假设。第一个假设,也是该演出的第一场戏,铺演的是叔父杀了国王的假设;第二场,铺陈的则是王后杀了国王的假设;等到第三场,则假设哈姆雷特王子自己杀了父王;到了第四场则假设国王是自己吸毒身亡的。

就戏论戏,我觉得,这个号称是后设版的《哈姆雷特》,有将众人所熟悉的莎剧剧本「陌生化」的优点。透过对《哈姆雷特》中译文本的重新编排(adaptation)、拼贴(collage)与挪借(appropriation),剧场观众感受到一种对《哈》剧文本及其精采片段的不同体会。但是,可能正因为《谁》剧整个的编剧出发点、乃至指涉,都建基于对《哈》剧文本或语言风格的刻意挪用之上,《谁》剧本身并不自成一有头、有尾、有中腰的传统式剧作。因此,观众在观赏这样一出戏时,显然不仅得熟悉《哈》剧,还得习惯本剧用不同假设来建构不同情境的演述方式。而且,可能也因为这样的演述方式,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也看不到那种属于传统剧作的角色塑造,以及那种由一个情境引领向另一个情境的剧情推展。

譬如说,首先,其实也是最明显的,莫过于《谁》剧对"To be, or not to be"这一段独白的挪用与强调。在《谁》剧中,编导安排了包括叔父、王后、国王及哈姆雷特等四个角色,在不同的假设──也正好是不同的场景中──以不尽相同的译文版本演述"To be, or not to be"这一独白所呈现出的困境,以及该角色身处不同情境或立场下所做的挣扎。

表面上,或许因为该独白具有一定程度的诉求及普遍性(universality),仿佛「放诸四海而皆准」,因此,在此一新编的戏码里,即使「换人说说看」,好像也并无大碍。可是,相对于《哈》剧中以这一独白作为状写哈姆雷特角色特性的重要手段,如此「张冠李戴」的结果,却使得这段独白作为角色刻画的功能与局限,经由此一重新聚焦而得以彰显。比方说,坐在观众席里的笔者就难免想要知道:究竟此一独白所赋予哈姆雷特的角色个性,是否也真能够「一体适用」,依样挪借到叔父与王后等角色身上,而仍不影响到我们对《哈姆雷特》原剧中这几个角色的定位或看法?

以「改编」之名借题发挥

同样地,《谁》剧中亦不乏透过哈姆雷特之口,讲述在《哈》剧中原本应当是何瑞修(Horatio)的台词;或以说书人之口,将原剧里王后讲述奥菲利亚(Ophelia)如何溺水而死的陈述,一改而为王后如何「沦落」情欲无以自拔的写照。类此几近将原剧打散再重新拼贴组合的尝试,一如前述,固然令熟悉《哈》剧的观众有所会心,但无可避免地,也必须面对如何对前述角色加以重新定位的质疑。至于不顶熟悉《哈》剧的观众,是否看了之后一头雾水,则相对地还是较其次的问题。

或谓改编通常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要拓展或改换被改编作品的传播范围,另一种则为的是方便借题发挥。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著眼,《谁杀了国王》 这个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实验作品,似乎比较符合后者。从该戏的演出诠释来看,似乎也容易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比如,前两场分别假定叔父及王后杀了国王,借题发挥的情形即极其明显。另外,再如第三场戏,王子最后竟至亲手刺死父王,如此编排,总觉得缺乏足够的角色动机,所以看来不免感觉突兀。等到第四场戏──也就是搬演到第四个假设──国王甚至被塑造成相貌丑怪、风烛残年的老病模样,最后甚至服毒自杀以终;而整个戏则以梦回欢庆的氛围收场,场景并迅即转换为各类问题重重的二十世纪末「现实世界」。演出至此,借题发挥、别有怀抱的情形更是不言自明。所幸,主要以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为班底的演出阵容,大抵基础深厚、挥洒得宜,尤其声腔方面的劲道十足,使得演出不仅不沈闷,还不时展现新意,整体说来自有可观之处,堪称难能可贵。

 

文字|林璄南 师大英语系助理教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