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档舞蹈都强调戏剧张力,在剧场媒材的运用上也多样化。《看谁在看谁》用「看」这个主题贯穿全场,议题特质强过舞蹈;《更衣间》剧场性浓烈,肢体表现反而不是创作者重点;《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展现柔美细腻的肢体特质,可惜少了肢体延展性与流畅度,使舞者在描绘女性内心方面发挥有限。
海阔天空舞展
5月16日〜6月2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海阔天空」舞展的作品向来实验性强,形式与表现空间也早已跳脱舞蹈的传统框架,也因为如此,观众通常可以从这项舞展里探出一丝当代舞蹈创作新型态的气息。今年「海阔天空」舞展推出世纪当代舞团《看谁在看谁》、体相舞蹈剧场《更衣间》、水影舞集《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这三档舞蹈都强调戏剧张力,在剧场媒材的运用上也多样化,跨领域的艺术风格在这次舞展里清晰可见;不过,创作的成熟度及编舞者对舞蹈本质的概念却因人而异。
影像思考人生虚实
世纪当代舞团的舞蹈向来呈现跨领域的剧场风格,此次的《看谁在看谁》也不例外。舞蹈由〈透视三部曲〉、〈停格〉、〈瞳洞〉构成,在姚淑芬的安排下,将〈透视三部曲〉分为三段舞蹈,再与〈停格 〉、〈瞳洞〉进行重组,形成一出戏剧和影像张力十足的舞蹈剧场。
舞蹈由两位饰演情侣的男女舞者揭开序幕,舞者细腻且生活化的动作对比有趣的造型和道具,增添舞台情境的故事性,在灯光的明灭变化下,这一段开场舞宛如电影的停格片,剧情让观众经由视觉暂留自由地拼凑。〈停格〉与〈瞳洞〉则是两段节奏快速、视觉多样化的舞蹈。舞者在粉笔虚构的房子里跃舞,在黑色墙板喷上身分编号,在抽象且急促的舞蹈动作后,只留下微弱的呼吸,看似一段段的停格影像,表达创作者提供观众思考的人生虚实。画面衔接到〈透视〉,取材传说中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舞台上运用X光片、听诊器等,男人间的情事继续发展,中场前,仍然是开场的造型与情境,为下半场留伏笔。
观众入镜模糊观演界线
而下半场一开始,就在毫无预警下透过影像传达中场休息时观众的举动,使舞台上下的界线模糊,舞蹈〈瞳洞〉并没有因为中场而停格,观众更有「临场」感。姚淑芬运用实验剧场的天棚作为表演区,这不是第一次,不过,这一次不仅提供观众仰视表演的机会,还借由摄影机的协助,让观众俯角看舞蹈,如此一来,不但表演空间扩展许多,也丰富了舞台视觉效果。
将肢体语汇从舞作中抽离来看,编舞者运用许多抽象动作与生活语汇重组后的动作对比,舞者发挥的空间更大,在部分即兴的舞段里,凸显出舞者身体能量的绽放及肢体延展度的呈现。尽管即兴和日常动作融入,姚淑芬仍然能够掌握舞者肢体的流畅度。
空间紧扣意象
黄怡儒所设计的表演空间値得一提,他设计的空间不仅紧扣舞蹈所要传达的意涵,同时也贴近社会生活。从平面舞台的表演区切割,到三度空间及透视舞台全貌的展现,这种做法在视觉上就已经将抽象的现代舞具体且故事化。以〈瞳洞〉的末段舞蹈为例,他在天棚上悬吊了二十枝黑色机关枪,这些看似装置艺术的枪,既扮演舞台道具、布景,也是舞者表演与观众视觉沟通的媒介,再加上阻隔在舞台前方的透明塑胶布,「看」、「事件本质」这些舞蹈意涵就在观众眼前清楚地建构起来了。
《看谁在看谁》以舞蹈剧场的形式表现,议题特质强过舞蹈,也因此无法从纯粹肢体展现的角度去欣赏。「看」这个主题贯穿全场,从检视、透视到窥视,场内场外及台上台下的互动,每一个段落的安排都不离题,有些看似无关的片段,在几个舞段连接起来后,便都指向同一个主题,舞蹈动作不见得有突破性的肢体发展,但戏剧效果和影像张力都相当强烈。
戏剧张力多过肢体探索
体相舞蹈剧场的《更衣间》是一支剧场性浓烈的作品,在大量的跨领域元素结合后,肢体表现反而不是创作者表达的重点。《更衣间》的上半场〈一个男子的更衣间〉由李名正编作;下半场的〈一个女子的更衣间〉则由范瀞文创作,前者舞台装置艺术多样化,戏剧张力强,后者以单纯舞台景象来强化肢体的各种样貌。
上半场〈一个男子的更衣间〉借由舞台空间的切割,形成不同的视觉,也同时表达不一样的情境。性别是李名正在这支作品里想探讨的议题,他透过影像装置与表征更衣间的表演区,分别传达出男性、女性、中性或无性的意象,肢体随著舞台空间及装置即兴。李名正是全舞中唯一的男舞者,他在许多舞段即兴独舞,传递「性别」的各种表征,而座落于舞台右侧的多媒体影像则加强舞蹈的戏剧特质。不过,从他的独舞可以看出肌力和肢体能量,但并没有太多肢体语汇的探索,只凸显他对角色扮演的用心。
在〈悬空的绳索上构筑私密的花园〉一段里,李名正运用玫瑰花代表情、爱与性欲,让女舞者们在台上与花对话,几个简单动作呈现从性别衍生出来有关性的各种暗喻,抽离肢体律动的部分,编舞者想要表达的意象还是很清楚。然而,过多的戏剧符号和元素,反而欠缺对肢体的探索,舞蹈用「演」的形式展现容易失去其本质。
相较于上半场的戏剧性,范瀞文编作的〈一个女子的更衣间〉有更多肢体表现。在舞段〈边界〉中,灯光加强了肢体律动的意义,编舞者利用灯光的明暗来传达角色与「边界」之间的关系。尽管上下半场的风格与形式不同,整体而言,《更衣间》的舞蹈内容切题,且剧场里的各元素很容易让观众理解。
细腻舞出女人内心戏
向来关心「女人」议题的谭惠贞,这次的舞作《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也离不开「女人」,她编舞所擅长的细腻与惯用的剧场元素,如红色意象、长绸等,于舞台上再度清晰可见。《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由〈序曲〉、〈偶.寻之一〉、〈寻之二〉、〈遇〉、〈寻之三〉、〈之梦──魅〉、〈一生的…walking〉、〈宿〉、〈命─独吟〉、〈终曲〉十个舞段串连出一整场诠释女性内心氛围的舞蹈。
灯亮,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脚著三寸金莲、一身红绸衣装的挽髻女人站在舞台中央,然后暗场;场灯再亮时,提灯笼的白衣群舞揭开序幕。编舞者这种开门见山式的破题手法,确实为舞蹈增添不少戏剧效果。接著,在又寻又遇、既虚且实的画面中,舞蹈像电影般一幕幕呈现出东方女人内心深处的景象。
从舞蹈语汇来看,谭惠贞擅长描绘女性身体柔美且细腻的一面,在这部作品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让舞者脚穿弓鞋跳现代舞,在西方身体律动中蕴涵著东方肢体行动的婉约,是不错的创意。可惜的,是东方女人独舞少了肢体延展性与流畅度,使得舞者在描绘女性内心方面发挥有限。
除了柔美、细腻的肢体特质外,舞蹈中也陆续出现融合芭蕾、民族舞及爵士动作等肢体语汇,可以看出编舞者长期累积的舞蹈经验;不过,舞句与舞句间切割太清楚,反而造成段落和段落间难有连贯,编舞者原本冀望「东方和西方、过往与今日对比」的意象,也成了一幕幕需要观众自行拼凑的画面。
《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的舞蹈结构并不紧密,有些段落的舞蹈动作处理得不够满,成为舞蹈情绪传达的障碍。此外,因应这支舞蹈的影像效果,灯光成为重要角色,然而,由于舞台灯光不够乾净且明灭间的控制,使得时光与空间交错、梦境和现实交杂的画面焦距模糊。
整体而言,《东方,在时间轴上位移的女人》在视觉效果上算是一支好看的舞蹈,男女扮偶的双人舞在时空的表达上增添寓意,舞台色调从红、白、灰黑再回到红,不仅变化多样,独舞、轮舞、双人舞及群舞的运用也加强了舞蹈的层次感。但对谭惠贞而言,第一次创作一整台的节目是新尝试,成熟度还有待经验的累积。
文字|王凌莉 新闻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