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却很少问孩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觉?」在没有任何预设立场与标准答案下,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中的槪念与意义,这样的教学槪念不只适用于美感教育,也适用在各方面的成长与学习。
香港的教育改革步伐和台湾十分地接近,然而台湾的儿童剧团数目远超过香港,关于师资培训和推动儿童戏剧课程的工作也做了很久,许多学者、专家、基金会和院校也办过各种戏剧研习和讨论会,或许比香港当地办过的还多;其中也有校园戏剧教育的议题,可能还比香港丰富。不过今年七月中旬,香港明日剧团举办「戏剧在校园」的研讨会中,其中有一项议题──「美感教育」,在台湾相关的戏剧会议中却较为少见。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透过国际视野来交流与分享「戏剧在校园」的理念、方式、功能和实践的经验;二是鼓励学校在特有文化和资源上,引入艺术作为课堂内、外的教育工具;三是让不同国家、持有不同见解、来自不同工作范畴,而同样关心「戏剧在校园」的人士,互相交流及分享,以协助亚洲地区教育界和戏剧界,寻找「戏剧在校园」的发展方向,以回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没有预设立场
美国孟斐斯艺术局副主席艾蜜莉亚.巴顿(Mrs. Amelia Barton)以「开启经验之门」为主题,分享如何透过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去了解艺术作品,提高学习动机,让师生的学习更加深入精采;同时,她详细解说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所合作建立的这项美感教育方法,如何集中焦点于表达经验的诸种要素如感受与认识,并且在自己的感官体会中,尝试进行感知与认知,以开启师生的经验之门。巴顿还与现场与会人员分享他们在学校进行的过程中,在许多特别的学生身上如何产生的奇妙变化。
我们常常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却很少问孩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觉?」在美感教育计划中,老师要尊重及欣赏学生个人的美感经验与表达,避免在讨论过程中预设标准答案,也不替学生体验美感、回答问题。老师所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让他们看见、听见和感觉到,并刺激他们能关心与尊重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
让学生自由表达
其中,「提问」是艺术教师在引导和提供学生机会表达的过程里,最重要的技巧与工作。老师所担当的角色,并不完全是传授特定的技能或资讯,而是为学生打开谜与矛盾的大门。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中的概念与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转化,转化的成果是:「智慧」。这样的教学概念不只适用于美感教育,也适用在各方面的成长与学习。
对于艺术的定义,正如教育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所提醒的「要看得真,观者必须创造自身的经验,因为如果没有观者认知再造的过程,事物便无法被视为艺术品。」所以,艺术要和师生的生活经验有所关联,才有真正的意义与力量。这也就像曾为获奖的莎剧演员、也是本次与会的美感教育顾问布特(Eric Booth)表示,即使历经数十年的演出,他每次都会发现剧本中一些他过去不曾了解的意义;所以他说:「艺术经典是人类所创造最丰饶的世界,透过反复地观赏,我们能有全新及不同的发现和联结。」
真正多元运用戏剧
另一位分享的案例则是由香港艺术中心和香港明日剧团一起合作推动的美感教育计划。他们先派送核心艺术教师到美国林肯中心上课,再引进这项在美国运作超过二十年的美感教育方法。回国后,这些老师先举办「启导培训工作坊」,让学校老师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共通能力;另外,因应香港当地学校的客观条件举办「美感教育工作坊」,由负责的老师与教学艺术工作者共同制定工作坊的主题与课程内容。其中美国林肯中心当然是最好的咨询对象;第一年计划进行之后,这项活动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校方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受到许多艺术工作者的肯定。
戏剧是门综合艺术,更是发挥多元智能的最佳管道。可是目前,不管是教育工作者或是戏剧工作者,很少人能够真正多元化地运用戏剧,也很少能做到科际整合;尤其是让校园里的音乐、美术科任老师,把他们的课程与戏剧结合,似乎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首先是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戏剧人才,与具备戏剧课程设计经验的个人与剧团,彼此之间各方面的资源与资讯并不畅通,想投入的老师也不知该从何开始。另外,各个戏剧工作者对现阶段学校课程运作方式也很陌生,如何将戏剧融入正规课程作为教学媒介,或是和表演艺术中音乐与视觉艺术课程结合,都是难题。因此目前每个人都各展所长,对于其他科目内容,只能偶而纳入教程来实验一番;有时候因为对表演艺术的误解,总期待学生做些成果发表式的呈现;为了「呈现」的效果,师生间又产生紧绷的教学气氛,反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互动。
异业结盟、专业分工
一般老师都觉得自己做的只是小小的实验,搬不上台面,而鞋子儿童剧团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计划,透过极小规模的交流,非常吃力地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协调,企图让我们实验的科际整合计划进入他们的学校课程,然而敝团目前也没有经费与机会把这些经验做整理、分析或分享。我们期待能够成立一个共同机构,把各方累积的这些小小的工作,予以系统规画,厘清步骤,并付诸实施,甚至更进一步地评估研发,应该可以对这些在教改政策下无辜受累的学生,有所贡献。尤其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应该找一些志同道合又各有专长的人,根据自己的心得以研发出一个「具有理论根据,又有具体实施方式的教育方案。」就如时下流行的「异业结盟、专业分工」,把我们艺术人文领域的内涵丰富起来,而不是私藏在自己的书房里。
若真是一时无法连线,大家也还是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并请主管机关负起责任,寻求国内、外可以合作的教育机构,透过经验交流,培训一些有意愿推动艺术教育的人才,就像香港的美感教育推广一样,笔者在此迫不及待地要与读者分享,也希望向在做相同工作的伙伴呼吁:让我们知道你在哪里!把大家集合起来!若能以美感教育的理念为基础,结合运用戏剧多元媒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于学校的教学课程,这对学生多么有益!倘使我们只能继续这样各自打游击,一点一点地累积,所有的孩子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受惠呢?
延伸阅读:
1.王友辉〈中国儿童戏剧年表〉,本刊第6期,1993.4
2.王友辉〈儿童戏剧七十年〉,《中央日报》副刊,1993.4.27〜28
文字|陈筠安 台湾成长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及鞋子儿童剧团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