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音乐

梦幻曲目,灿烂展现

巨星音乐会闭幕之夜的曲目安排,足见音乐总监的专业视野与企画功力,音乐史上最好听的两首d小调钢琴协奏曲分踞上下半场,中有声名如雷贯耳的三位独奏家合作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简直是现场音乐会的梦幻曲目。

巨星音乐会闭幕之夜的曲目安排,足见音乐总监的专业视野与企画功力,音乐史上最好听的两首d小调钢琴协奏曲分踞上下半场,中有声名如雷贯耳的三位独奏家合作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简直是现场音乐会的梦幻曲目。

在一场音乐会中,由大型国际艺术经纪公司旗下隶属主流唱片公司的音乐家合作,演出三首份量扎实的协奏曲,著实是非常令人期待的音乐会,音乐家们幸运地成功演出,爱乐者也幸运地欣赏伟大作品成功的展演;主办与赞助的单位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音乐会的票房与成效来说亦属成功。「巨星音乐节」在林昭亮牺牲时间、奉献心力的耕耘下,三年以来卓然有成。此语绝非奉承阿谀,在今天国际乐坛上,许许多多第一线的音乐家为了使更多的爱乐者亲近古典音乐(艺术音乐),牺牲了个人享受生活、精进艺术修为的时间,「打拼」建构新的音乐企画,用心良苦。

巨星音乐会闭幕之夜的曲目安排,足见音乐总监的专业视野与企画功力,音乐史上最好听的两首d小调钢琴协奏曲分踞上下半场,中有声名如雷贯耳的三位独奏家合作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简直是现场音乐会的梦幻曲目。

与乐团自然互动,展现纯熟演奏经验

年轻的黄海伦演出莫札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先前听过其录音与演出,对她的精准与过滤音乐讯息的能力已有相当印象;当晚的莫札特钢琴协奏曲更可证其协奏曲演出经验已非常纯熟,令人不禁对其师之于黄海伦专业之路的高超安排与呵护赞叹不已。黄海伦在第一乐章的声音表现可能显得保守,一直到发展部为止,钢琴的声音传达与乐句表现重点是在建立与乐团的良好互动,另外,期待「甜美」莫札特的人可能也会失望;这两点却都可以看出黄海伦不凡之处。据闻莫札特一七八五年二月首演此曲时未经排练,甚而连摸都没摸过末乐章就上台了。这并不是告诉我们莫札特有多「混」,而是说明乐团与钢琴的互动关系应该有多么贴切自然。

在作曲家身兼独奏者与指挥一职不如今日这般神圣不可取代的时代,独奏者与乐团分别担纲的音乐,旨在将互有关系而作用各异的音乐素材使用各种质材的声音加以表述,因之独奏者与乐团如同人际互动对谈,自然易懂,只不过使用的是专业音乐家互相交谈的语言罢了。黄海伦在与一流指挥家、乐团合作的经验中的确累积了最精纯的协奏曲演奏经验,她的独奏部分流露出主动与乐团沟通的动能,却不显得君临天下,保持了该协奏曲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不仅仅表现在钢琴的音色、乐句处理等建构音乐美的手法上,更出现在独奏家面对角色的专业知觉,这是笔者以为海伦之所以为受到瞩目的钢琴家之一的重要特质。

三重协奏曲难度甚高,三巨星精采展现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台上演奏者的卖力有目共睹,然这也是整场音乐会中最令人紧张的一首曲目。三重协奏曲的问题往往在于此曲的编制与演出的频率,世界上杰出的小提琴家、钢琴家、大提琴家众,曾经演出过此曲者寡,而携手演出的交集相对而言更加稀少,再将演出前实际上能用以排练的时间列入考虑,笔者只能对接下这个协奏曲演奏大任的指挥与三位独奏家致上高度敬意。此曲对于大提琴家而言一点也不舒服,贝多芬写下刁钻的把位与音型,而哈瑞尔一如往常一派轻松自在娴熟操弓;这并不是说大提琴家当晚没有失误,不过哈瑞尔对于现场演出的小失误开阔面对,无损演出之完整;而可能考虑下半场所需的体力与精神,道格拉斯近乎韬光养晦,以忠诚辅佐者的态度面对钢琴所扮演的角色,。林昭亮则难掩疲态,但其音乐语言的深厚使得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奏部分仍饶有趣味,然这首协奏曲当然不只有「三重奏」,而是一个共同呈现「独奏-独奏群-群奏」以层次分明疏落有致为音乐美感基础的作品,其原始乐思的简约在乐器的排列组合中复杂呈现,旨在以声音具体呈现贝多芬成熟时期所领略的繁与简、大与小、多与少的哲思,数学性、哲学性远远超过感官的声音享受,因之再不经意的闪失都会危害这样精密的结构。

深沉稳重的拉赫曼尼诺夫

道格拉斯在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中,已经成功表现他缜密的思维与精准的演奏技巧,在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协奏曲,道格拉斯的运筹帷幄更使人印象深刻。此协奏曲以艰难著称,难的不仅仅是拉赫曼尼诺夫那黑线千万条的繁复钢琴技巧,而是在铺陈这些绚丽的声响之际还能维持一种清晰度 ─ 思绪的清晰与声响的清晰,道格拉斯当晚的演奏在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这种临场的稳定度从他崛起国际乐坛之后的曲目与专业走向选择,可知其面对经营音乐生涯的严谨与抱负(注)。

一如其形象,道格拉斯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深沉稳重,第一乐章主题诠释落点正确,虽然在装饰奏(cadenza)稍有闪失然第二主题避免了一般浮滥任性的弹性速度,在他指下如瘦金体苍劲秀丽,有一种令人感动的简约。第二乐章表现稳健,尤以使用第一乐章主题作为对声部主题的诙谐曲乐段,钢琴家的速度掐算得准,乐团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弹性佳、互动好,难得的是道格拉斯能弹出拉赫曼尼诺夫音乐中乐句上扬与下沉重心的分野,因之能恰如其分地呈现音乐的量感与方向,也难怪莫斯科方面对他的印象仍非常之好。在第三乐章道格拉斯毫不留情地使用标准偏快的速度,他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与体力的计算精确得令人敬畏,从观众席远观仍能清楚地看到他如何毫无误差地控制手的把位、指法,可知其训练深厚,面对演出诚意十足。要说道格拉斯演奏拉赫曼尼诺夫之失,恐怕呈现在其偏保守内敛的性格;比之先前演出同曲的俄籍钢琴家,道格拉斯胜之于纯熟、稳健与敬业,却失之过于谨慎;例如第二与第三乐章,有些许几乎需要钢琴家抛弃自持(ego)方臻升华平和的高潮(catharsis)音色与持续力稍弱了些,仿佛一部拍得近乎完美意旨清晰却容易令人忘却主角的电影。

安可曲更见演奏家的个性

道格拉斯追求滴水不漏的个性在两首安可曲可见一斑,他的德布西在速度与音响设计都不落俗套,其解谱观点较一般追求淡彩魅力者更具宏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音色层次对比纤细,仍不忘一贯的严谨;钢琴家显然专注发扬柴可夫斯基似有若无的音乐复杂度,不愿将其简约化为闲情小品。

指挥汤沐海肩负旁人难以想像的艰难任务,他以恳切的态度与音乐、音乐家工作,照顾独奏家与乐团的各种呼吸,独奏家们的演奏弹性并未湮灭于极有限的排练时间中,光是乐团的表现就足以令人喝采,比之前一次音乐节可以听到显著的进步,这是音乐家们面对演出的诚意,值得赞赏。

注:道格拉斯的外型与名气,曾使他参与1988年电影Madame Sousatzka(本地译《琴韵动我心》)的拍摄。

 

文字|颜华容 莫斯科国立音乐院钢琴演奏博士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