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歌剧:新世纪的艺术

不是歌剧(就像任何一门百年以上的艺术形式)正走向不可避免的僵化和死亡,而是我们对歌剧的僵化想像需要革命。

不是歌剧(就像任何一门百年以上的艺术形式)正走向不可避免的僵化和死亡,而是我们对歌剧的僵化想像需要革命。

五月份我带领诚品讲堂的学员专程去看柏林戏剧节(Theatertreffen),顺便造访柏林的三大歌剧院,发现歌剧院中演出之实验与创新,绝不下於戏剧节以标奇立异为前提遴选出的年度制作。导演Peter Konwitschny在喜歌剧院新制作的《唐乔凡尼》描绘出一个集体宣淫的社会,力指唐乔凡尼只是伪善众生的代罪羔羊。莫札特的甜美音乐在剧中发挥极大的冲击力──当唐乔凡尼唱出〈让我们牵手吧〉的甜美二重唱时,他正拉下翠莉娜的内裤!(注1) 而二○○一年在萨尔兹堡以猥亵阴暗的《蝙蝠》引起轩然大波的Hans Neuenfels,在德意志歌剧院导演的《伊德梅尼欧》,则将释迦佛祖、耶和华、穆罕默德请了出来,和原剧的希腊海神一道胁迫克里特国王杀子献祭,剧终时国王将这四教宗祖全砍了头列在台上,用以表现对当前世界假宗教名义行侵略压迫之实的不满。

当然在某些保守的歌剧院仍能见到因袭传统的歌剧演出(注2),但半个世纪以来的歌剧革新已如星火燎原(注3)。歌剧从十九世纪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一如布莱希特所攻讦的)转型为反映当代思潮并感染新一代观众的艺术形式,基本上有两个施力点:一是导演的观点日趋重要,让歌剧除了听觉飨宴之外,更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全新想像空间,也带给音乐不同的质感和威力;另一则是钩沈不受重视的剧目,以当代观点重新审视,发掘出以往因意识形态或美学品味限制所忽略的作品。

导演的兴起与经典的重估,原本是上一世纪剧场的发展主流。台湾观众比较隔膜的是,歌剧并未外于这个潮流。剧场导演面对文本需要深刻而富创意的解读,歌剧导演的文本只是多出了曲谱,其出发点殊无二致。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七○年代将自己的后现代剧场实验称为「歌剧」,柏林喜歌剧院的新任总监Andreas Homoki则在年度节目册上开宗明义声称「歌剧就是剧场」!质言之,两者追求的都是声音加视觉的整体表现。当前引领风骚的剧场导演从罗伯‧威尔森到彼得‧胥坦(Peter Stein)、Luca Ronconi、Luc Bondy、Christoph Marthaler、罗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甚至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都经常执导歌剧,足证此一艺术形式的旺盛活力。相对于歌剧舞台上的推陈出新,英美音乐剧商品化的罐头包装及传播,其制式的思考与美学反而显得陈陈相因。

对台湾而言,语言隔阂应该不是欣赏歌剧的最大问题──欧美观众一样得聆听多数非本国语言演出的歌剧,而台湾观众欣赏昆剧或新编京剧、歌仔戏唱词,也很难不倚赖字幕。我以为,台湾自制歌剧和音乐剧目前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观念的陈腐。把歌剧和音乐剧分别当成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名牌来模仿,而轻忽了「音乐/剧场」本身的丰富可能性。不是歌剧(就像任何一门百年以上的艺术形式)正走向不可避免的僵化和死亡,而是我们对歌剧的僵化想像需要革命。如果我们相信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白蛇或梁祝可以反映当代的乃至本土的思潮与情感,莫札特、威尔第何独不能?

文字|鸿鸿 剧场及电影导演

 

注:

1.关于这个演出的评述,详见七月号《幼狮文艺》拙文〈为欲望正名〉。国内丽音有发行Peter Konwitschny导演的另一部制作《崔斯坦与伊索德》DVD,可供参考。

2.「不推荐名单」见本刊2003年5月号布鲁纳博士的座谈记录〈歌剧制作,就是要以音乐为中心〉一文。

3.关于歌剧革新的论述甚伙,翻开任何一期Opernwelt杂志都可以得到最新资讯。系统性论述可参考Giovanni Lista著La Scène Moderne(Carré & Actes Sud, 1997)一书之第五章。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