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主打马勒的第五号交响曲。马勒在此曲里摆脱其先前的声乐影响,让对位成为乐思发展与纹理的标竿,并且将各类乐器的潜能拉到极限,创造全新音色。纳札瑞难能可贵充分掌握到这个要点,将马勒的复杂配器舖陈得极为清晰透明,爆棚总奏时仍能听出各声部的微妙细节,五个乐章之间的逻辑架构也处理得极为严谨扎实。
国家交响乐团「发现马勒系列二—爱在云端中」音乐会
TIME 10.10.11
PLACE 台北国家音乐厅
国家交响乐团的历史,由其前身联合实验管弦乐团算起,迄今已经十八年。笔者由于主编杂志工作需要,听过他们大部分的音乐会。尽管历任音乐总监如艾科卡、史奈德、张大胜的贡献均不可磨灭,但是让该团正式具备美国大都会职业交响乐团格局者,则为新任圣地牙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林望杰。在他担任NSO音乐总监的三年间,无论曲目或客座指挥的安排,都气势磅礡不让美式乐团专美于前,内行乐迷满意度极高。
不过林氏每年只能给乐团八周时间,虽然每次演出都能善用其Charisma(编按:领导魅力), 做出深刻感人的效果,毕竟对乐团的常态训练及长远发展仍有所欠缺。现任音乐总监简文彬上任之后,驻团时间超过两倍,在这方面已经获致立即且明显的改善。
今年五月辛辛那提大众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康泽尔来台客席指挥,我有幸同他共进晚餐,他特别提到,NSO的音准精确与合奏完成度比上次来台时进步许多。康泽尔还幽默地「授权」笔者可以对外宣布其评语,真个可喜可贺。
提鲍德指下剔透不够强猛
十月十日和十一日这两场音乐会,原先排定德国长老级指挥家华尔贝格(Heinz Wallberg)登场,可惜他尚未及来台就以八十一高龄仙逝,临时由印度出身的指挥家丹尼尔.纳札瑞(Daniel Nazareth)接棒。纳札瑞活跃于德国和义大利的地方剧场与乐团,先前指挥斯洛伐克爱乐所灌录的穆梭斯基《展览会之画》和雷斯匹基《戏剧交响曲》(均属Naxos唱片发行),评价还算不错。尽管如此,相对于华尔贝格的完整资历,纳札瑞显然无法平起平坐,这个替换难免令资深爱乐者有点失望。
笔者听的是十一日的场次。上半场由法国钢琴家提鲍德(Jean-Yves Thibaudet)担纲独奏李斯特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提鲍德是唱片公司强力包装用来吸引年轻乐迷的偶像明星,擅长法国曲目,对爵士乐领域也有所涉猎。他触键晶莹剔透,技巧如行云流水,色彩探测也很细腻,充分凸显乐曲的诗意氛围。然而,李斯特的乐曲还具有龙腾虎跃的夸示面,这一点,提鲍德显然不如俄罗斯演奏学派高手的强猛,没有完全「弹下去」(借用傅聪先生的语汇),稍欠过瘾。随后他以德布西的《月光》安可,相当符合戏路,可惜结尾最弱音尚未结束,就被急于鼓掌的听众破坏了朦胧美。
纳札瑞严谨呈现乐章架构
下半场主打马勒的第五号交响曲。马勒在此曲里摆脱其先前的声乐影响,让对位成为乐思发展与纹理的标竿,并且将各类乐器的潜能拉到极限,创造全新音色。纳札瑞难能可贵充分掌握到这个要点,将马勒的复杂配器舖陈得极为清晰透明,爆棚总奏时仍能听出各声部的微妙细节,五个乐章之间的逻辑架构也处理得极为严谨扎实。乐团受到激励之余,弦乐演出甜美、浪漫、感伤的倾述,低音部门则重现林望杰时代才有的量感,而铜管除了第三乐章前段略有闪失,也吹出汹涌澎湃的权威与光辉。不过,马勒曾提示此曲的精神内涵乃是:「我被迫去忍受之人生苦难的总和」,严格来说,纳札瑞在这方面所给予听众的还是比较倾向感官兴奋,而非深沉的心灵悸动。
附带一提,NSO将「发现马勒」系列全部十场音乐会的解说,编辑成厚厚一册以三百五十元出售。虽说此书图文并茂极富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只听单场的听众却造成不便。似乎可以参考日本Suntory Hall的作法,为每个单场加印小开数寥寥几页的浓缩解说,提供爱乐者更完善的服务。
文字|陈国修 资深古典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