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爆发金融海啸以来,香港的表演艺术节目票房大受影响,大部分演出的票房下跌百分之十至三十不等,部分更未及收支平衡,各个表演团体在今年筹备演出时都步步为营。不过,在逆市中,于二至三月举行的香港艺术节,共有七十四场节目全院满座,平均入座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四;更有团体突破困境,订出高票价之余,于票房开售当天门票便全部售罄。
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尚未见底,至今最明显的表象,呈现在日常生活的消费意欲,尤以表演艺术活动为甚。
自去年爆发金融海啸以来,香港的表演艺术节目票房大受影响,大部分演出的票房下跌百分之十至三十不等,部分更未及收支平衡,各个表演团体在今年筹备演出时都步步为营,票价一般不敢超越港币二百元(约新台币八百二十元),更积极与媒体、餐厅等合作,推出送票或折扣门票计划,以求速销。
两戏剧制作突破逆境,开卖当日即售罄
不过,在逆市中,于二至三月举行的香港艺术节,共有七十四场节目全院满座,平均入座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四;更有团体突破困境,订出高票价之余,于票房开售当天门票便全部售罄,他们的经验及特色,该可作为当代剧场的研究课题。
首先是三月底「非常林奕华」制作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票房开售三小时门票便全部售罄。张艾嘉、郑元畅、王耀庆等明星效应,或许可记一功,却不可抹杀这些「明星」和一班用功的演员,愿意投入付出超过一年时间,排练创作,并穿梭中、港、台及新加坡等地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另外,充满时代感的题材、剧本、设计到推广的整体制作,原木板搭建的舞台设计,一切舞台调度及「机关」,甚至foldback喇叭,都隐藏于一景之内,观众从头到尾看到的场景,都在办公室一景的框架之内发生,实已超越舞台设计沿用已久的油漆景片及换景装置。整体制作的美学、规划以及营运模式,才是研究重点所在。
另一个是去年决定不再接受政府补助的剧团「PIP剧场」(前剧场组合),新剧《港女发狂之港男发瘟》,八千五百九十九张门票于一天内全部售罄,最高票价高达港币四百二十元(约新台币一千七百二十元),剧团艺术总监兼演出创作人詹瑞文接受传媒访问时直言受宠若惊。
若留意PIP剧场过往的节目策略,这次佳绩其实有迹可寻。先是剧团的节目调动安排灵活迅速,二○○七年香港某大地产发展商女主席离世,引起遗产争夺案,事件至今仍未平息,而剧团于事发后数月,便推出《蛇鼠一窝》,由资深编剧潘惠森亲自编导,讨论个中底蕴,引来哄动。
同年十二月,适逢香港主要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庆祝四十周年,剧团又推出《万千师奶贺台庆》,探讨电视文化对港人的影响。至于新剧《港女发狂之港男发瘟》,则源自数星期前电视台播出有关「港男港女」(意谓香港男性/女性)的节目,引发港男及港女网上骂战,并成为香港媒体的讨论焦点,于一遍谩骂声中,剧团将原定于年底推出的有关演出,提前于六月上演,探讨包括流行文化、意识形态等「港爸港妈」塑造而成的「港男港女」,以及最终双方欲求的「爱情」真谛。由于话题紧贴民生,加上詹瑞文的「人气」,造就了全部爆满的票房佳绩。
明星牌未必奏效,内容品质才是关键
紧贴时代、题材当代、回应迅速、具时代感的推广及设计,仿佛成为表演节目的必胜技,当中「明星效应」似乎又扮演著重要角色。于是,在市道一片暗淡的当下,剧场演出的佳绩,也吸引了娱乐公司的注视,有娱乐公司早于去年便连续订下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一千一百八十一个座位)一连两个月的档期,然后到处招兵买马,搜罗制作单位及节目陆续安排上演,共通点是节目都有电视/电影/艺人演员参演,可惜大部分票房却未如理想,可见「明星」不一定有「效应」,创作人所投放的精神与时间,制作团队的整体部署策划,以及所要透过演出传递的当代思想与讨论,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