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木切割舞台,让舞者在三公尺乘以四公尺的范围内舞动。( 林文中舞团 提供 )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林文中的《尛》 废墟框架中玩积木

与姚瑞中、李建常合作 三熟男的童年回溯

林文中舞团「小」系列的第三号作品,刚好就是三个「小」推叠起来的《尛》,也刚好是三个熟男:编舞家林文中、艺术家姚瑞中及剧场导演李建常一起玩积木玩出来的微型剧场舞作。演出中,舞者不断玩著圆柱体与方体的积木,将积木化为船只、河流、街景、走秀台、机器人等等,童趣与人性化的自然动作随之而出,舞作充满日常性、幽默与想像力。

林文中舞团「小」系列的第三号作品,刚好就是三个「小」推叠起来的《尛》,也刚好是三个熟男:编舞家林文中、艺术家姚瑞中及剧场导演李建常一起玩积木玩出来的微型剧场舞作。演出中,舞者不断玩著圆柱体与方体的积木,将积木化为船只、河流、街景、走秀台、机器人等等,童趣与人性化的自然动作随之而出,舞作充满日常性、幽默与想像力。

林文中舞团《尛》

9/23~25  19:30 

9/25~26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25339875

三个小,叠成一个「尛」,音念ㄇㄚˊ。放在林文中舞团的微型剧场脉络,从第一号作品《小》,到第二号的《情歌》,第三号舞作《尛》不禁引人遐思:这回的创作为什么是「三小」?事实上,《尛》真的是由三个小却不小的咖共同创作,舞团艺术总监林文中邀来废墟美学创建者姚瑞中及剧场鬼才李建常一齐创意发想,林文中编舞,姚瑞中造景、李建常打灯,三位熟男排列积木嬉玩变成冏男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空间中的童真游戏

「《尛》回到童真、单纯、更纯粹的一面。」林文中说。童年时看书,台灯的光打在桌片上,你玩笔、玩橡皮擦,物体和影子便产生各种型态,那型态勾动感受和情感。放到舞台上,人既像物体,但人是软性的,人会流汗、会动作,当人拉牵移动扛顶放大的积木,激起的想像可以是一列列蚂蚁,也可以是走路搬运工。

积木成为舞台空间的重要元素,以圆柱体与方体为主,舞者在其间彷若身处废墟。这三咖从玩姚瑞中女儿的积木开始,玩出了布景、灯光、和舞蹈的创思。积木不仅切割舞台,让舞者在三公尺乘以四公尺的范围内舞动;积木更在舞台上不断地移动,舞者在动作间搬移推拉积木,于是积木成了船只、河流、街景、走秀台、机器人、飞机等等。音乐方面选用巴赫《平均律》,让音乐降低复杂度而趋于纯粹,以舞蹈和几何营造出变化高潮。

《尛》的舞蹈穿梭于诗意的时间长河。四个舞段中例如〈公仔有影呒〉,公仔是人的寄托、幻想、投射的影子,因此这段大玩物体与影子的关连,而由「人」来扮演影子,舞者与舞者在积木上下互相映射出几何关系。但影子是晃动的,所以舞者身体呈现摇摆的质感。〈刻痕〉描绘城市的脉动、街景中的人,像是身在都市环境中而静观其流动变化。积木切割出局限的空间,交叉路口行人穿梭,他们在圆洞中动作有如幽微的内心活动……。〈时间的河流〉将舞台意象由划船、河流、洪水冲走,到生死循环,此时积木排列成时钟与指针,时钟摇摆,童年回忆涌现。〈回曳loop〉让同样音乐连续播放三次,三拍子回旋中诠释一男二女的关系,视觉感与抒情性强。

玩积木玩出生活之舞

这出舞作在光影摇摆、声音回荡中,勾动关于童年与梦境的遐想、重组、与堆叠(「尛」字的涵义)。林文中说回到纯粹的作品即是「能不要什么就不要什么」,简单一点,有如「数位时代中的录音带或者AV端子」,而用最少的元素讲出最多的内涵。舞蹈动作则是自然而不刻意地长出,「真的是在玩积木!」林文中说。在一段段舞句中玩积木,童趣与人性化的自然动作随之而出,舞作充满日常性、幽默与想像力。例如舞者搬运积木好比舞龙舞狮,而拖拉或推移太重的积木则像操作割草机,林文中由自身经验、常人眼光、甚至漫画中撷取更贴近生活的舞蹈元素。

问林文中,为什么坚持要做「小」系列、持续在框架中舞蹈?他说:「依然觉得不自由、被绑住吧!」这种局限感来自于台湾的表演艺术体制环境。然而是否能活得更潇洒一点呢?他从童真趣味中,发现了自由和生命力,跟著意识直觉,跟著身体直觉,废墟与框架之中仍可找到属于自己的游戏与意义。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