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在舞台上简约的符号中穿梭,制造意义的差异、重叠、变形与再造。(许斌 摄)
戏剧

问号不断做文章,却成装饰一场?

导演以影像及声音,提出了许多问号,如:这个动作的名称是否政治正确?这个动作的深层结构和权力有什么关系?问题是,舞台上体制内的演员,并不真参与问题,自成一个封闭世界,舞台下体制内的荣念曾,欲言又止,完全上不了体制外的梁山,众多问号成了装饰,倒形成了一种分裂、压抑的剧场氛围。

 

导演以影像及声音,提出了许多问号,如:这个动作的名称是否政治正确?这个动作的深层结构和权力有什么关系?问题是,舞台上体制内的演员,并不真参与问题,自成一个封闭世界,舞台下体制内的荣念曾,欲言又止,完全上不了体制外的梁山,众多问号成了装饰,倒形成了一种分裂、压抑的剧场氛围。

 

进念.二十面体《夜奔》

3/25~27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该如何定义剧场呢?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说:「一个人在别人注视下走过一个空间,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不过那是他一九六八年写下的剧场理论书《空的空间》,到了当代,拿到主控权的剧场导演,总喜欢加油添醋,加装置加影像加歌舞加科技……非得要把一个「空的空间」搞成「复杂的空间」才是时尚。

但,难道所有元素复杂的剧场,都不是剧场吗?法国奥德翁国家剧院艺术总监、剧场导演的奥力维尔.比(Olivier Py),他常作连篇大戏,手法花招百出,尤其舞台装置一定金属闪亮,不过他却发人省思地说:「不寻找剧场定义的戏剧,就不是戏剧。」(Le théâtre qui ne cherche pas une définition du théâtre n'est pas du théâtre),或许,剧场真正的魅力,并不在其堆砌虚拟的复杂或简单,而是展现剧场实相(剧场定义)之本身。近日在2011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的压轴节目——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荣念曾实验剧场的《夜奔》,就是一个展现剧场实相本身的好例子。

揭露剧场实相  延伸观众思考

《夜奔》改编明朝戏曲作家李开先《宝剑记》的第卅七出,讲述宋朝教头林冲为朝政逼害、转投梁山泊为寇的故事,其中特别著墨于林冲这个角色,其不得不夜里逃出军营投匪,内心既舍不下家中妻小、又顾不得忠孝两全的心理复杂转折。这出中国传统戏曲搬演多年的经典折子戏,到了荣念曾的当代实验剧场,很特殊地,以「捡场」这个角色来贯穿。

这个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该视而不见的「捡场」,在这出戏不但成为角色,而且还是叙事的主角。这种该看到和不该看到的身分反转,导演首先企图要破坏的,是剧场制造幻觉的常规,并刻意露出剧场的运作本身。譬如戏开演的时候,并不如往常将观众席灯暗掉,反而是将观众席灯加亮,提醒了观众在此时此地,在国家剧院实验剧场,正在上演《夜奔》的这个事件,并强调了剧场中,看和被看的共同参与关系。

在导演方法的逻辑之下,该被露出的,还有剧场上虚拟和真实的如何构成。于是演员在舞台上简约的符号中穿梭,制造意义的差异、重叠、变形与再造。例如该是京剧传统一桌二椅的道具,换上现代生活的一般家俱桌椅;演员服装的传统/现代、中式/西式随时更替;演员在角色/捡场的位置中不断变换;背面影像、演员动作的实/虚交替;音乐在舞台的中/西时空对话;甚至制造剧场时间的暂停/流动……其方法都是以不断变动,消灭前次单一意符的产生,让变动过后的差异、重叠,创造指涉的多重性,这一切方法,莫不是以不断揭露剧场实相本身,延伸观众的剧场思考路径。

提问多多却欲言又止  氛围分裂压抑

拨开熟练的形式操练,我们还是要问,导演在此想装载的内容为何?首先是京剧的历史传承,以剧中师傅与徒弟关系表现,不过其毫无新意的论点,显然这只是个幌子。导演真想做文章的,应该是透过经典《夜奔》在舞台演出的时间轴线,暗喻中国历史中,特别是今日,知识分子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导演以影像及声音,提出了许多问号(节目单上便列了七十余个),如:这个动作的名称是否政治正确?这个动作的深层结构和权力有什么关系?知识分子是什么时候成为革命分子的?问题是,舞台上体制内的演员,并不真参与问题,自成一个封闭世界,舞台下体制内的荣念曾,欲言又止,完全上不了体制外的梁山,众多问号成了装饰,倒形成了一种分裂、压抑的剧场氛围,这也是本戏后继无力的主要因素。

当年布莱希特看到梅兰芳的京剧演出后大为惊叹,因为其中浑然天成的虚实并存关系,是大师当年戏剧理论的完美实现。多年后,经验丰富的荣念曾导演,巧妙运用中国剧场元素,在形式上反攻当代西方剧场,只是,在思想表现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勇气。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