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和善,是资深戏剧人王友辉给人的第一印象,而身兼编剧、导演、演员、剧评人与教育工作者的他,多面向的才华与卅年不歇的剧场耕耘,也让人敬佩他的创作力与毅力。去年他替秀琴歌剧团打造的《安平追想曲》,刚获第十届台新艺术奖入围肯定,也即将在五月初登上国家剧院殿堂——他花了九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对秀琴的许诺。他说,他的作品或许没有强烈的争议性、不够惊天动地,但他坚信,戏剧不管再怎么实验,情感,是不能抛舍的。
秀琴歌剧团《歌仔新调-安平追想曲》
5/4~5 19:30
5/6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939093685
中国文化大学50周年校庆暨艺术学院联合剧展《凤凰变》
5/24~27 19:30
5/26~27 14:30
台北 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东3馆乌梅酒场
INFO 02-28610511转39405、39406
人物小档案
-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国立艺术学院(现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艺术硕士,现为文化大学戏剧学系专任副教授、秀琴歌剧团艺术总监。
- 以编、导、演及评论活跃于剧场界,剧本创作多次获得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文建会舞台剧本创作奖等,剧本创作包括:《风景》系列、《天堂边缘》、《范蠡献西 施》、《我是油彩的化身》、《安平追想曲》等四十多部;导演作品:《世纪回眸.宋美龄》、《安平追想曲》等十多出。
- 为秀琴歌剧团编导的《安平追想曲》,入选国艺会「追求卓越」专案、入围第十届台新艺术奖,5月首度在国家剧院演出;以郑成功之孙郑克臧为背景的历史剧《凤凰变》,王友辉担任编导,5月在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发表。
第十届台新艺术奖入围名单日前公布,剧作家王友辉根据台语流行歌谣为秀琴歌剧团编导的歌仔新调《安平追想曲》,获选角逐年度表演艺术奖;五月,也将首度唱进台北国家戏剧院。
对获奖无数的王友辉来说,入围不只是卅年创作生涯再添一笔新纪录,背后隐藏著王友辉没说出口的承诺:有一天,要完成团主秀琴(阿牛)的心愿,把剧团送上国家戏剧院。
王友辉花了九年时间实践这个承诺,用最温和的方式朝目标前进,符合他不做愤青、不玩激情的个性:「这大概和成长背景有关,从小在万华旧社区长大,街坊间浓浓的人情味,就算是坏人也坏不到那里,深深影响我的人生及创作观。」王友辉说。
误打误撞 懵懂进了戏剧系
小时候,王友辉个性内向害羞,喜欢阅读和写作。他爆自己的料:小学写作文,同学间都是照著作文范本抄,他的胆子小,怕被老师发现,只敢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有一天,竟然发现抄的段落和同学一样,吓得就此「改过自新」,一切靠自己写。
不识字的邻居常会拜托经营杂货店的父亲代笔写信,小小王友辉成了得力助手,帮忙写过信,王友辉将这段经历写成作文,投稿《国语日报》,后来得奖,文章刊出,给了很大的鼓励,但他从没想到创作会成为一辈子的兴趣和志业。
听话的王友辉,依著家人帮他规画的人生,建中时选了丙组,未来想考医科,但高二开始功课一落千丈,离联考只剩一百卅二天,王友辉决定转到乙组,填写志愿时,除了中文、外文、新闻系,还填了一个不知道念什么的「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
大学放榜,进了不在第一志愿的文大戏剧系。王友辉再次违背家人期望,母亲哭著要他重考,王友辉不想再回到准备联考的痛苦生活,勇敢说出想法,就这样,懵懵懂懂走进戏剧的世界。
因为不知道念什么,戏剧系对于王友辉也存在未知的新鲜感,他开心专注地看学长姐排戏。虽然自知不是大明星的料,王友辉仍把握每一次的演出机会。大一,王友辉参与大四毕业制作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排演,与学长姐一同读剧,后来被选派演出小精灵一角,因为篇幅过长,指导老师决定精简,不过,王友辉保住了戏分,老师说:「看你这么认真,实在不忍心删。」
就爱剧场 与同学热情玩实验
「早期表演训练,大多是从演出中累积经验,演多了自然熟能生巧。」王友辉说,直到修了纪泽然(Don Gilleland)老师的课,接受暖身、戏剧游戏等西方表演训练,才让个性内向的他,慢慢学会放松,让身体更开放自由,从中体会演戏的快乐。毕业后虽以编导创作为主,遇到好的戏,王友辉还是会忍不住客串,上台过过戏瘾。
影剧组传统惯例,毕业制作要做一出莎剧,王友辉除了参与演出,还自告奋勇将《温莎的风流妇人》改编为台湾背景的《偷情记》,语言也重写。他请父母来看首演,父亲看完后,自掏腰包请同事来看儿子演出,母亲也每天煮几十人份宵夜送到剧场,爸妈没说出口的爱,让王友辉卸下心中重担:「爸妈终于认同我的选择。」
改编莎剧无法满足满脑子的创作欲,王友辉和同班同学电影导演蔡明亮共四人,决定做原创的戏,登记成立小坞剧场。一九八○年代艺术资源虽然不充裕,戏剧家姚一苇创立的实验剧展、云门在甘谷街成立的云门实验剧场,都提供了年轻人发表的园地。三年时间,四位战友共发表了六出戏,王友辉主要编导包括:《九重葛》、《素描》和《风景》(后来发展为《风景》系列,此为第一部),直到王友辉远赴美国流浪,才离开小坞。
「那时,就是一股爱剧场的热诚,并没有深层思考一定要完成什么。实验剧展补助三万元,我和蔡明亮就能各做一出戏,即使没补助,省吃俭用几千元也能做。」王友辉怀念那段充满热情的青春岁月。每次演出都有小小的跨越,《九重葛》实验语言;《素描》由两位演员分饰六角,实验角色扮演;《风景》则把剧场变身为火车车厢,进行空间的实验。《素描》由两个演员包办六个角色,当时还被剧评质疑:是不是演员不够?谁会想到这种手法后来被剧场界大量采用。
「剧本是老婆」、「表演是情人」、「导演是外遇」
在美国九个月,王友辉原计划念研究所,因为英文太烂而作罢,身处异乡,虽满怀创作热情,心情却是郁闷苦涩的。听著亲戚絮絮叨叨的新移民情结,回台后,王友辉花了三天时间埋首疾书《白鹭鸶》剧本,后来获得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一名,让失业的王友辉平安过了半年。
在传播公司工作几年,参与电视剧编写、统筹,王友辉始终无法忘情剧场,报考上了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他和指导教授姚一苇建立起如师如父的情感,协助整理《戏剧原理》及《现代戏剧》两本著作。姚一苇一丝不茍做学问的态度,深深影响后来也为人师表的王友辉。
研究所毕业后,王友辉到大学任教,创作剧本、导戏、演戏、写评论,成为一个「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忠实实践者,创作类型包含舞台剧、音乐剧、儿童剧、歌词、歌仔戏,甚至爱做菜的他,二○○九年还和同样喜欢做菜的剧场导演王嘉明制作、演出了《王记食府》,让美食与剧场有了奇妙相遇。
因为编导演广泛涉猎,王友辉写剧本,不单纯从文本出发,除了考虑实际表演层面,早年剧本创作也常有详细的舞台指示。王友辉以「剧本是老婆」、「表演是情人」、「导演是外遇」形容三者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他说,写剧本是可以一辈子长长久久,虽然他也爱导戏和演戏,但自知不是个才华洋溢的导演及天才型演员,当成兴趣偶一为之即可。
与秀琴结缘 九年时间完成进入殿堂的心愿
王友辉和秀琴的歌仔戏缘分,同样也是巧合的机缘。二○○三年应聘到国立台南师范学院(现为台南大学)戏剧研究所任教,租屋处就和秀琴在同一社区。王友辉在戏曲界友人推荐下,早已见识过秀琴演民戏的魅力,但没想到有一天会和秀琴做邻居,又从邻居变朋友,最后「撩落去」担任艺术总监,从《范蠡献西施》、《玉石变》到获选为国艺会「追求卓越」专案的歌仔新调《安平追想曲》,王友辉一步步把活跃于南台湾外台的歌仔戏团,带进国家艺术殿堂。
王友辉犹记得,第一次和秀琴碰面,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希望戏可以演得更好,有一天可以进入国家剧院演出。」秀琴脸上的光彩,让他深受感动,心里暗自期许:希望能以自己在现代剧场编导演经验,帮助秀琴完成梦想。
耳熟能详的台语流行歌谣〈安平追想曲〉,给了这出戏充满想像力的戏剧母题。提笔前,王友辉搜集包括歌仔戏巨星杨丽花录制的《安平追想曲》唱片、老电影、研究文章,最后决定老调新唱,从故事、音乐到演员身段,都加入现代剧场的诠释。
故事男主角荷兰船医,隐身为背景,新增由秀琴担纲的金小姐养兄,因为不被养父谅解,投身戏班跑江湖,发展出与两代金小姐的情感纠葛。
制作《安平追想曲》同时,王友辉也完成以陈澄波生平入戏的台语音乐剧《我是油彩的化身》剧本,他在思索台语音乐剧与歌仔戏不同的定位:「歌仔新调,能否成为当代台语音乐剧的另一个形式?」王友辉和作曲周以谦有点意见相左。王友辉认为,歌仔戏再怎么变,锣鼓和唱腔不能变,周以谦却想实验放掉锣鼓,几番讨论,戏班子的戏中戏部分,《山伯英台》和《平贵回窑》还是保留传统曲调;周以谦也能进行音乐实验,戏的主题旋律融合了《安平追想曲》和歌剧《蝴蝶夫人》。
细火慢炖型的王友辉,依著他温和不躁进的步调,以两年时间打造《安平追想曲》,不疾不徐,九年后,终于完成了秀琴进剧院的心愿。
温文却固执 坚持创造温暖有人味的剧场
剧作家纪蔚然曾幽默撰文:〈抒情的王友辉—我想看你生气〉,生动描绘王友辉不尖锐的温文性格。王友辉同意,也不同意:「我的外表虽然温文,但却固执,深埋在心里的爆炸性忧郁与愤怒常常折磨自己,直到从文字书写才找到表现自己,及与别人沟通的方法。」王友辉说,他的作品或许没有强烈的争议性、不够惊天动地,但他坚信,戏剧不管再怎么实验,情感,是不能抛舍的;尤其,当现代人花了太多时间和虚拟世界说话,「孤绝在自己的小岛上」,温暖有人味的剧场就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