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慧诚(许斌 摄)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音乐剧演员、导演

曾慧诚 音乐剧,就是要「沟通」!

拥有纽约大学音乐剧表演硕士头衔,是少数在美国受过完整音乐剧表演训练的台湾演员,耀演剧团艺术总监曾慧诚归结音乐剧的表演核心:「就是沟通!」用音乐、歌唱、舞蹈这三者一家的表演方式,为戏剧说的故事主旨服务。明白一个外国人难以融入文化语境要求甚高的美国音乐剧界,他决心返台,透过耀演剧团的创立与制作,打造属于台湾的音乐剧未来……

拥有纽约大学音乐剧表演硕士头衔,是少数在美国受过完整音乐剧表演训练的台湾演员,耀演剧团艺术总监曾慧诚归结音乐剧的表演核心:「就是沟通!」用音乐、歌唱、舞蹈这三者一家的表演方式,为戏剧说的故事主旨服务。明白一个外国人难以融入文化语境要求甚高的美国音乐剧界,他决心返台,透过耀演剧团的创立与制作,打造属于台湾的音乐剧未来……

耀演中文音乐剧《DAYLIGHT》

6/14~16  19:30   6/16~17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23223871

人物小档案

  • 纽约大学音乐剧表演硕士,现任实践大学音乐系兼任讲师。
  • 2007年创立「耀演」剧团,致力于制作、推广台湾音乐剧文化。
  • 导演作品:NSO实验音场《圣诞飨宴》,音乐时代剧场《隔壁亲家》,耀演《DAYLIGHT》、《8人‧一场戏》、《蜕变‧No Day, But Today》、《喜乐社区》,儿童音乐剧《童话‧森林‧小亨利》,英文音乐剧「嬉戏‧百老汇」系列等。
  • 于2011年大陆首演中文版《妈妈咪呀》剧中饰演「父亲山姆」一角。

 

如果曾在纽约时代广场街区观赏过数部音乐剧,看著演员从后门鱼贯而去、走进百老汇大道的川流潮众中,音乐剧演员在人群中的辨识度,也许就已不言而喻。音乐剧演员,他们肢体的特有质感、言谈间的灵动,他们用强烈旺盛的表演欲和生命力,组成一场无懈可击的人生之秀。他们也许在台上贩卖那些刻意制造的澎湃感动,但你却总还是会掉下眼泪。

身高一百八十三公分,体态坚实的曾慧诚,身上就有这样的特质。戴著黑框眼镜、西装加T恤,曾慧诚用洪量的声音谈他对音乐剧的热忱,聊到开心处就毫不矫饰地放声大笑。他说,音乐剧就是沟通:「有一个片刻,因为这些内在需要实在太强大了,我必须要用与生俱来的所有能力、手舞足蹈去表达,才能完全诉说我的感受,才能让你真正懂我。」

在《悲惨世界》中看到人生方向

因为对合唱的兴趣,曾慧诚从高中的普通班进入辅仁大学音乐系,接受学院的传统音乐训练。他与音乐剧的初识,是大学时代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悲惨世界》十周年纪念演唱会。刚服完兵役的曾慧诚,在电视幕中看见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退伍第二周便动身飞往美国,追求美国梦中的美国梦——百老汇世界。

「那是彻底的震撼教育。」到了美国,连语言障碍都尚未克服,他就壮著胆去敲波士顿音乐院(Boston Conservatory)音乐剧系的门,以两首歌和两段独白,换得一年的基础课程。随后,他知道自己的梦在人文荟萃的纽约,他搬入曼哈顿上西区,开始在美国音乐戏剧学院(The American Musical and Dramatic Academy, NYC)费时两年接受音乐剧技巧的高压高密度军事训练。

「音乐剧是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像是工厂作业流程一样分工极为细密。称职的演员,要把自己锻炼到最精良的状态,成为一个能够被好好使用的工具,吃下半年戏约。」曾慧诚说:「学校里的同侪压力难以想像,我的同学可能每个都从少年时期就接受训练,或是在奥克拉荷马的乡下存了几年的钱来纽约豁出去驳命。学校课程从武打、面具表演、即兴、踢踏舞、芭蕾到剧场舞蹈等,即使头脑学习进去了,身体却常跟不上。」

熬到第二个学期的曾慧诚,学期初考一曲歌毕,老师转头问台下:「有谁听得懂他在唱什么?」在静默中,老师回头冷冷质问:「你这样怎么唱百老汇?」几乎是羞辱的教学方式,逼迫曾慧诚短时间内进行最大反省并求得最快进步。

「这三年让我发现,我的古典背景没有真正在这条路上支持我。音乐系训练我们站在钢琴旁唱,音乐剧要的却是全然相异的另一种演唱方式、音色咬字、风格表演和身体品质。」曾慧诚说:「音乐剧是以京剧训练的严酷方式,要求一群拥有特别身体能力与质感,站到台上就是与众不同的十项全能演员。」

就是把「沟通」摆在最前面

二○○四年,曾慧诚考入纽约大学攻读音乐剧表演硕士。不同于AMDA的技术取向,他从纽大音乐剧表演系系主任William Wesbrooks身上,学到音乐剧最核心的概念,从整个美国文化语境中了解这门表演艺术。

「百老汇音乐剧,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大众流行文化的缩影,以及被艺术、商业化后的体现。它与每个年代文化符码密切结合,充满太多即时感。就像华人读到『白日依山尽』时立即可以感觉到的语感和画面,音乐剧中的一句歌词、一个动作,都与当地人的生活脉络相关,外来人永远只能把这些当成『知识』,而非经验。」

在美国待了六年的曾慧诚,体认到自己已熟悉了这套匠艺(craft),却是永远的异乡人。他明白,要在音乐剧领域中出人头地,就要把它带回自己的文化里培育。二○○七年他回国,与友人共组音乐剧团「耀演」,潜心推动台湾音乐剧的发展。

从创团作《喜乐社区》,为音乐时代执导《隔壁亲家》,到飞往中国演出《妈妈咪呀》中文版。五年来,诸多与国内外音乐剧工作者共事的经验,让曾慧诚感慨不少。

「有媒体问《妈妈咪呀》的女主角田水,演音乐剧和演话剧有什么不同,她说精髓是一样的,就是『传达』这件事。」曾慧诚说:「音乐剧不是歌剧,但要琢磨的不是声音的极致,而是用音乐、歌唱、舞蹈这三者一家的表演方式,为戏剧说的故事主旨服务。『沟通』应该摆在一切的最前面,其他舞台效果再围绕著它延展开来。」

曾慧诚举例,Wicked耗资一千四百万美金制作,《春醒》Spring Awakening从雏型到成品历时七年,导演、编剧、音乐设计从头到尾一起发想修改、完整取用各专业的强项,演员随时在旁准备,不断试出更精准的成果。「音乐剧是个庞大的表演艺术,需要被好好尊重。它之所以能成为取得最大商业成功的剧种,背后是一整个产业组织的生产结构。中国大陆已经跟上这一点,用国际一线的观念在筹备这个产业日后的巨大成功。」

相信台湾做得到

回头看台湾,曾慧诚也坦承,国内音剧近年前行的成果明显,然而另一存在的隐忧,就是市场问题:「要做好音乐剧,一定是笔庞大开销。它应该像是电影产业的概念,找到好的本、好的人,去邀请投资,在国内外巡演,预计几年内回本,才会产出有野心的好制作。」

曾慧诚认为,台湾绝非没有好手,尤其是新生代一批较早接触西方资讯的七年级生,他们熟知自己想成为的样貌,拥有更多元的身体能力,只是需要空间去实验。

「音乐剧是门独立的学问,学院、创作团队、公司企业间要携手合作,才可能打造出产业的规模,而不是让这些人才不断流失。」曾慧诚说:「国外做得到的,我从不相信台湾做不到。」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