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是台湾同志文学的先声,却是在历经电影、电视改编之后,才终于搬上剧场舞台。回顾台湾剧场中的同志题材戏剧,田启元的《毛尸》可谓伊始,之后魏瑛娟、邱安忱、徐堰铃等小剧场创作者接续此一脉络,大舞台则有表演工作坊改编《美国天使》可为代表,近期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贾宝玉》亦备受瞩目。
一九八三年白先勇的《孽子》出版,一九八七年戒严解除,一九八○年代的台湾风起云涌,小剧场运动崛起。文学与剧场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黑暗中的星星 同志文学与剧场的最初
《孽子》是台湾同志文学的经典作品,力道之强、影响之大,只要提起同志文学,总伴随《孽子》身影。早在一九六○年代,白先勇就在短篇作品〈月梦〉、〈青春〉、〈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中描写同志,〈玉卿嫂〉中的容哥和〈寂寞的十七岁〉也涉及此,但都不如《孽子》出现时所引发的广大讨论。二○○三年就改编为电视剧的《孽子》,直到十年之后,二○一四年初,才踏上国家戏剧院舞台。
至于同志在剧场里的首次现身,是一九八八年九月,鬼才导演田启元的《毛尸》(副题:Love Homosexual in Chinese),也是「临界点剧象录」的创团之作。剧中人没有名字,六个人分别是ABCDEF六个代号,他们大量丢接对话,表达反权威的倾向,质疑异性恋传统,大胆讨论孔子是不是同性恋,他们的语言挑衅,批评执政党将过往的同性恋历史掩埋。坦然讨论禁忌话题,《毛尸》首演造成轰动,同年十一月在皇冠小剧场加演三场。
一九九三年,田启元推出由《白蛇传》改编而成的《白水》,剧中针对《水漫金山》一折,将白素贞的感情重新爬梳,而白素贞、许仙、小青及法海,由四个男演员扮演,除了许仙之外,其他三人皆裸上身。四个男人演出的白蛇传,男女不是重点,而是他们所呈现的家庭关系,借由不断的挑战,松动僵化的异性恋思考模式。有了全男版的妖娇美丽《白水》,一九九五年从《白水》发展出全女版的《水幽》,剧本台词并无更动,出现过五位女演员及七位女演员的两种版本。同年完成的《玛莉玛莲》改编自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采用一桌二椅古典形式,由两位女演员演出,出现挑逗、猜疑、暧昧等情境,讨论两个女人之间可以产生的各种关系,风格前卫,维持一贯的批判力道。
田启元在一九八六年考取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赴成功岭受训体检时,发现感染爱滋,成为第一个在媒体前曝光的爱滋感染者。当时台湾对爱滋的认知混乱而封闭,师大竟以爱滋为由,拒绝他入学。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才让他以电话授课的方式完成学业。这些事件如同照妖镜,投射出台湾社会的无知狭隘,田启元创作的日子虽短,质量精炼,力道足够,在临界点期间总共编导近卅部剧作。一九九六年八月,田启元病逝,但他的身影和作品,始终在台湾剧场史留下难以跨越的刺点。
改编与原创 女同志迎头赶上
名噪一时的《火炬三部曲》在一九九一年出现,由邓安宁所组的随意工作坊,移植自百老汇名作Torch Song Trilogy,描述扮装的男同性恋者。九二年有陈培广的《蝴蝶君》,撷取当代的时髦议题,性、政治、同性恋都在此列。九五年至九六年,邱安忱推出一系列与同志议题相关的作品,《查某娴》改编自法国作家惹内的《女仆》;《新天堂公园》则描述与《孽子》不同时空的新公园同志生态;之后与演员徐堰铃合作,脱去悲情哀怜,以温馨感性的手法,演出关于女同志生活的《六彩蕾丝鞭》。同年尚有魏瑛娟编导的女朋友作品1号《我们之间心心相印》,三位女演员戴著导演从纽约街头买来、颜色各异的假发,搭配各款裙装及特殊化妆,除了女同志议题外,造型也引起诸多讨论。
以女同志为议题的作品,似乎总是较晚出现,幸好常常接二连三。青春鸟们在一九八三年有了《孽子》小说,一九九○年凌烟的《失声画眉》才出现,呈现女女情感,更是台湾同志文学史首部拿下重要文学奖的作品。歌仔戏班成员是书中主要描述对象,书中不止针对同性,也有异性恋情。隔年曹丽娟的〈童女之舞〉获得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由《孽子》的导演曹瑞原执导,曾经改编成同名连续剧。一九九○年代中期,同志文学蓬勃发展,九四年有石破天惊的《荒人手记》,九五年有《逆女》,也改编成同名连续剧。也是在九四至九六年间,邱妙津接连出版了《鳄鱼手记》、《寂寞的群众》、《蒙马特遗书》。
台湾女同志文学改编成剧场,要等到下一个世纪。二○○○年十月,魏瑛娟将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搬上舞台,成为女朋友作品2号,女同志的经典才得以在新的世纪与剧场继续前进。经典之外,徐堰铃在二○○五年献出编导处女作《踏青去》,之后的《三姊妹》、《约会》,皆延续女同志为主题的创作方向。
从测试底线到公开朝圣
《毛尸》在兰陵剧坊首演以来,无论是原创或改编,同志作品的演出空间,仍然以小剧场为主场,鲜少登上中大型剧场。
《美国天使》Angels in America一九九三、九四年在百老汇获得票房成功,抱走普立兹奖与东尼奖后,隔年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将此剧译成中文搬演,分成《千禧年近了》与《重建》上下两部,副标题为「一个讨论全国性议题的同性恋幻想曲」,当年的报纸评论说,表坊的演出有「测试传统价值底线」的意义。
二○一一年知名纪录片导演陈俊志的小说《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自传式的述说卅年间的家族史,离散、破碎、崩毁、死亡,同性恋儿子的性别认同,遭遇的情感与背叛。隔年黎焕雄改编,登上大舞台,以诗意的剧场风格,将文字转换为华丽的意象表现。同年林奕华重新解读《红楼梦》,成为《贾宝玉》,何韵诗加入演出,担任主角和监制。此外,全剧采用十三名女演员,扮演男女各式角色。沿袭书中即有的同志情节,剧中提及与琪官的情谊,多种因素,加上何韵诗本人在二○一二年底香港同志游行后出柜。共演出一百零九场,二○一三年十二月在台北封箱的《贾宝玉》,几乎场场都成为女同志朝圣大会。
距离小说出版后卅年,《孽子》首度站上国家戏剧院的舞台。将在二○一四年初,重现七○年代,甚至有五○、六○年代渗透进来的同志处境。如同召唤术,让新公园的青春鸟群再度停泊几日几夜,让见不得光的黑暗王国再现,也许召唤旧人与新人,一同并肩坐在黑暗座席,等待光线洒落,有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