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场自由行动」是一场捍卫新闻及言论自由的剧场行动,以接龙创作、读剧及讨论会的方式捍卫言论自由。(陈国慧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剧场人发起「剧场自由行动」 唤起对言论和表达自由的关注

香港传媒的言论空间日渐收窄,《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被撤换,甚至当街被砍伤,新闻和言论自由响起警号。剧场人发起「剧场自由行动」,以「六刀」为题,利用「接龙」的方式共同创作文本,连结创作人的力量,再透过读剧及讨论会,表达剧场界捍卫新闻及言论自由的积极关注。

香港传媒的言论空间日渐收窄,《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被撤换,甚至当街被砍伤,新闻和言论自由响起警号。剧场人发起「剧场自由行动」,以「六刀」为题,利用「接龙」的方式共同创作文本,连结创作人的力量,再透过读剧及讨论会,表达剧场界捍卫新闻及言论自由的积极关注。

香港传媒言论空间收窄、自我审查的事件愈来愈多:旗舰舞团删减认为敏感的文革情节;商业电台主持政论节目、出名敢言的主持李慧玲突遭解雇;「香港电视」在无理可据的情况下不获政府批出免费电视牌照;员工抗议《明报》撤换总编辑刘进图,空降作风保守的马来西亚报人接替本地资深新闻工作者的职位……以上事件全部发生于半年之间,难怪人心惶惶,有人说周日都忙于游行,然而更暴力的还在后头。

「剧场自由行动」捍卫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月底,《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光天化日在街上被两名神秘男子挥刀连斩六刀,鲜血溅出,再次响起新闻和言论自由的警号。刘在手术后于三月初举行的「反暴力撑新闻自由」游行中,以「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回应事件,鼓励所有新闻工作者不要畏惧,否则便会失去自由。一连串事件引起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香港其实有不少剧场工作者,其实都出身自新闻及传理系,感受尤深,即使现在看来创作和表达自由看似未受威胁,但刀锋俨如搁在颈边,再不能视而不见。

「剧场自由行动」在脸书上宣告「这是一场捍卫新闻及言论自由的剧场行动」,发起和策划者包括前进进戏剧工作坊新文本工作室成员冯程程、甄拔涛,笔者本人、肥力和文化评论人张翠瑜,他们在短短两星期内,联合了十一位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代而且风格各异的香港剧场编剧,以「六刀」为题,利用「接龙」的方式共同创作文本(chain play)。「接龙」文本创作在香港剧场算是比较新鲜的创作方式,与编剧过往独立地完成文本的方式不同,编剧要承接前一位创作人的内容编写文本,共同关注相同的议题,但又见每人的风格和落点。「剧场自由行动」认为,这方式本身具象征意义,代表凝聚、连结创作人的力量,表达对捍卫言论自由的关注。

连结创作人力量  接龙共同创作文本

目前已完成其部分的编剧,包括:现身在海外的潘诗韵,她曾编写以哈维尔《狱中书》为出发点的作品《漂流》;正于香港演艺学院念编剧的新进创作人李智达;创作风格多元、产量甚丰的资深编剧张飞帆;醉心研究新文本的编导甄拔涛;和既能编又能导和演的邓世昌。之后接力的包括资深剧场编导陈炳钊和罗静雯,前者的「消费三部曲」反思社会现况,后者则曾执导「六四舞台」的《让黄雀飞》;至于魏绮珊则是剧场和新闻界两边走;黄国巨长期关心如何以悲剧方式书写香港;至于胡境阳和俞若玫都视文字为剑。

文本将在四月中以读剧方式发表,同场并设讨论会。他们表示希望首次读剧是一个开始,欢迎有心人继续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让行动持续、演绎文本,文本将会放于网路上开放共享。正如刘进图形容自己袭击没有伤及内脏是因「冷刀锋遇上硬骨头」,香港需要的正是更多这样的硬骨头。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