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国家歌剧院院营运推动小组召集人暨准艺术总监王文仪(许斌 摄)
话题追踪 Follow-ups

随著歌剧院的开始去改变

访台中国家歌剧院院营运推动小组召集人、准艺术总监王文仪

台中国家歌剧院的内部仍在整修,但其推动中台湾表演艺术的任务已经启动!继「沙龙讲座音乐会—听见以后」系列,国家歌剧院又将推出「巨人来了……」序曲系列演出,地点不限于台中,也扩及彰化、南投等地,颇有拉进城乡艺文距离的企图心。国家歌剧院院营运推动小组召集人王文仪表示,她的梦想是「将中台湾创造成最懂表演艺术的地方」。

台中国家歌剧院的内部仍在整修,但其推动中台湾表演艺术的任务已经启动!继「沙龙讲座音乐会—听见以后」系列,国家歌剧院又将推出「巨人来了……」序曲系列演出,地点不限于台中,也扩及彰化、南投等地,颇有拉进城乡艺文距离的企图心。国家歌剧院院营运推动小组召集人王文仪表示,她的梦想是「将中台湾创造成最懂表演艺术的地方」。

二○一四年十一月廿三日,台中国家歌剧院在马英九总统,及时任台中市长胡志强见证下落成启用。国内外团体接力演出,明华园歌仔戏团成为歌剧院首档表演团体;住在台中廿一年的英国艺术家萨巴卡玛,规划「歌剧院光影艺术节」,活动空拍影片在Youtube疯狂转载,世界九大新地标之一的台中国家歌剧院,令全球惊艳。然而,风光不到两个月,便因工程尚未完工即启用而再次闭馆整修。选举期间的口沫,让艺术的殿堂沾染了一丝政治烟硝。

二○一四年五月卅日,前台北艺术节总监王文仪,出任台中国家歌剧院院营运推动小组召集人暨准艺术总监,肩负起中台湾表演艺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董事长陈国慈曾表示,她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场地管理、大型国际艺术节策画与执行经验的艺术行政管理专才。」

趁著这次台中国家歌剧院推出「巨人来了……」序曲系列演出,本刊特地专访王文仪总监,请她一谈其经营台中国家歌剧院的规划与愿景。

Q:台中国家歌剧院、国家两厅院与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三个场馆,同隶属于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请问歌剧院有何不同的角色定位?另歌剧院之所以为歌剧院,其硬体设施有何特殊之处?

A台中国家歌剧院(以下简称歌剧院)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中,唯一没有独立音乐厅的场馆。歌剧院的建筑设计有两大特色:第一个特色是强调人在建筑里顺畅自然地流动,而且前后台界限不是传统以楼层分界,而是剖面的。民众可以在五楼看书喝咖啡时瞄到忙碌的办公区,甚或有机会跟随导览从五楼进入大剧院猫道体验后台工作。第二个特色是剧场与音乐厅型式可以变换无碍,而且完全解决多功能会变成无功能的疑虑。歌剧院的建筑设计,从「人」的角度出发,突破了演出本身时间与空间的框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encounter(相遇)。伊东豊雄(Toyo Ito)认为建筑物内的空气与人的动线流通之后,就会产生更多idea的流通。从B1到六楼的空中花园,通透流动的空间设计趋使人产生互动,艺术家、观众、行政人员可能不小心擦肩,停下来交换意见,然后又各自离去,这是一个创造「见面、会谈、微笑、眨眼」可能的生活性空间。

我的梦想是将中台湾创造成最懂表演艺术的地方。我可以说目前台中是最懂饮食艺术的区域,下一阶段就是艺术生活登场。幸运地,台中具备后发优势(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Theory),省去卅年的摸索,直接从第卅一年开始起跑。我的工作是让歌剧院时代从第一秒展开之后,就有源源不绝的创意和活动在此发生,成为民众生活经验和记忆的连结;就像台北的诚品世代,自然而无可取代的诚品经验,让民众不但依赖,而且如数家珍。

Q:我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歌剧院打开了场域的限制,将节目推及至彰化、南投及台中其地方文化场馆,似乎拉近城乡文化差距,这样的模式未来会持续吗?或是未来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A歌剧院规划了「二○一五歌剧院序曲」,提出艺术学习沙龙、户外街头与室内舞台演出三方向。「二○一五歌剧院序曲」是一个非常好的暖身。我的(潜在)观众除了台中的居民,和重度剧场观赏者之外,就是来自彰化、南投的开车族。提出服务、艺术、学习三核心理念,就是希望告诉中台湾的所有民众,「文化平权」已经开始实践,台湾表演艺术作品及歌剧院,是属于大家的公共资源,更是属于未来的,现在的我们有义务为下一代开拓全新的生活风貌。歌剧院打开场域藩篱、拉近城乡距离,将节目推向其他地方的作法,会是未来经营的模式之一。这个模式会点点滴滴开发,再累积,再进行微调。

Q:序曲计划「巨人来了……」的六部作品中,我们看见了以跨界、前卫与传统的翻新企图。请问「序曲计划」和「艺术翻新基地」如何产生?您希望达到的效果?

A「巨人来了……」中的六部节目,都是很「隽永」的作品。深具当代性,又有古典手法与气质。

「序曲计划」除了创造新的艺术经验、累积学习,还有就是「沟通」的功能。剧场是现场艺术、不是虚拟假想可获得理解或满足,我们因此也被训练得习惯与市场直接面对面。从观众现场状态与问卷反映、从频繁的接触与沟通,都有助于未来节目的策划、也可消弭彼此观念的落差。

「艺术翻新基地」里面的「翻新」,意指对「原来」的传统样貌要全盘理解,对「翻新」的目的跟目标则定位清楚。任何开创性媒合都避免盲目,所以,符合民众与团队的期待、又要展现特殊性,需要细腻的规划跟创意。

Q:您曾说过,「歌剧院是高消费、低生产的机构」。身为国家级场馆经营者,就您过往丰富的国际交流及节目策划经验,如何调整步调,放眼国际、建立在地连结,并让「歌剧院这只大象跳舞」?

A那篇文章是指欧洲古老传统的歌剧院造就艺术节崛起的历程,现在的欧洲歌剧院也在改头换面,而台中国家歌剧院更难成为一个高消费低生产的机构。首先,歌剧院的经营团队人才济济,身怀绝技又都带枪投靠,他们都是来创新的,不是来养老的。因此大家正摩拳擦掌等待展现身手,不论run show、制作、设计或观众沟通与开发,都可以立即上工、掌握全局,低生产很难在这里发生。再者,高消费对于新兴市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仍会延续表演团队在中南部演出的定价策略(略降票价)来增进消费。所以台中国家歌剧院,不会是大象、而是点石成金的精灵。

剧场的营运与发展离不开当地民众与社会。歌剧院透过会员机制和场地服务,给予在地团队与居民更专业的加值。而在市场开发上,我希望可以迅速拓展实质有效的网络,这是序曲计划的目的之一——非常重要、也非常艰巨。

歌剧院参与了第一届台中市政府主办的「花都艺术节」,透过节目的遴选工作,除了提供制作费的补助,更因此理解了在地团队创作的内容与方向。我们透过这样的机制,与台中市文化局维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也将推出长远的计划,从明年陆续开始,让台中的团队开始跟国际艺术家进行合作,让艺术翻新理念更为具体。

Q:场馆原定二○一五年十月试营运,节目制作的期程事先早已规划,请您谈谈自二○一四年五月接下这个工作后,营推小组的应变与权衡?

A我们管理角色出现得太晚,虽然工程已经展开验收,但就像我们要搬进新家一样,从一个空的空间到剧场开幕,中间还有很多专业剧场的营运设施与装潢或家具需补齐。我们团队从年初组成后开始,花了两季六个月的时间,做详尽检查、掌握并找出更多问题做责任的厘清,并确认预算使用与规画是用在刀口上。

我们不停地场勘,参与所有的会议。一方面自己发现,二方面在会议中理解,三方面请教营建、PCM,还有设计监造,我们才能去判断问题的棘手程度,并提出解决方案供所有人参考裁夺。我们几乎是用照顾加护病房病人的态度,每一天盯著它的变化。

因此,当确定今年一月无法开馆,节目设计是第一时间从「开幕计划」转换为「序曲计划」,因为这攸关邀演团体的档期规划。而行销策略跟著修正、营缮与剧场技术同仁则投入验收与工程掌握的每一个细节。要非常感谢这过程中台中市政府、文化部、中心董事会、大姐姐两厅院,容忍我们的骚扰、请益,以及所有的协助。

Q:表演艺术团队的行销不易,售票型的演出更具考验。您对台中艺文环境的观察如何?在娱乐媒介多样化、数位化、普及化的当代,您认为表演对现代观众的意义在哪里?又该如何吸引观众走入剧场?

A台中是一个美好的生活城市,民众很重视生活品质、休闲时间比台北人长,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包容,特别自由开放,是一个艺术城市的发展原型,非常令人期待。歌剧院这个品牌其实已经在市场建立名气,但要观众持续黏著,则是靠节目与服务品质。序曲带来的隽永气质,会是一个路线。但我会寻找更具观众意识的作品,在分众市场中创造最好的演出。

歌剧院座落新光三越、大远百商圈,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聪明的安排。看完戏,喝个咖啡,玩一玩喷水池,就可以去shopping,或看个电影再回家。我企望台中及中台湾开始把表演艺术消费变成习惯,或者变成习惯中的选项。想读书时,来歌剧院读;想发呆时来歌剧院发呆;约会见面就约在歌剧院。然后听听我们这群剧场人在忙些什么,哪些戏好看?每年安排一次到每季安排一次看戏,足矣。民众接触之后就知道这是好东西。当相互的信任感增加,我相信未来交流的可能性就会愈来愈深。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