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挞落新.都城》节目册封面(团剧团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团剧团」宣布明年将停止运作 几经风雨仍难为继

刚于九月份推出精采制作《天使挞落新.都城》的「团剧团」(前身为湾仔剧团),却在演出正在热烈开展之时,由行政总监杨惠芳代表董事会向外宣布由明年四月一日起剧团将暂停运作,虽然承继创办人何伟龙先生离世前的遗愿,但迫于经济现实与个人状况,终究不得不让这个一度是香港剧坛活跃的业余剧团选择暂停,令人感叹欷嘘。

刚于九月份推出精采制作《天使挞落新.都城》的「团剧团」(前身为湾仔剧团),却在演出正在热烈开展之时,由行政总监杨惠芳代表董事会向外宣布由明年四月一日起剧团将暂停运作,虽然承继创办人何伟龙先生离世前的遗愿,但迫于经济现实与个人状况,终究不得不让这个一度是香港剧坛活跃的业余剧团选择暂停,令人感叹欷嘘。

由香港龙头编剧潘惠森执笔改编、资深演员陈淑仪执导的《天使挞落新.都城》刚于九月中落幕,这部原著为《天使来到巴比伦》是著名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深具批判意味的作品,这次由牛池湾场地伙伴计划的驻场剧团「团剧团」演出十四场,加上联同以独特语言风格见称的「艺君子剧团」合作,至今已创作超过六十部剧作的潘惠森亦鲜见改编作品,这次相当有意思的尝试,让剧界充满期待。

 演出正起步  却宣布将停止运作

然而不知是否因暑假刚过观众仍在假期的悠闲当中,或是假期一轮节目过后票房尚未回气,或是剧团在宣传策略上没有相应的安排,《天使》开演首周上座率非常不理想,笔者观赏的一场目测不足五十人,台上演员数量看起来还好像热闹一点,这无疑令这次采取如嘉年华式般的演绎氛围大打折扣。不过演员的整体表演不受影响而且能量十足,翻译剧作在没有情节改动的情况下巧妙地结合港式语境,在这个体现资本主义充斥物欲的城市上演,令人深思。

 幸好在观众口碑带动下,透过社群媒体的讯息迅速流动,《天使》的第二周演出在票房上已经追回不少成绩,而「团剧团」艺术总监和导演陈淑仪在谢幕时也不忘宣传将在十月演出的另一个与年轻剧场工作者合作的《人生罅隙》,这次甚至邀请到活跃于电影和电视的演员杨淇参与。当演出活动正在热烈开展而《天使》才刚落幕的时候,「团剧团」行政总监杨惠芳代表董事会向外宣布由明年四月一日起剧团将暂停运作,当中包括尚未完成的场地伙伴计划。

 杨惠芳在公开信中表示:「(创办人)何伟龙先生离世前将团剧团交托给陈淑仪先生及本人,虽则知道殊非易事,但极希望能达成何老师遗愿,我俩几经挣扎,终于战战兢兢地,毅然接受挑战……但人生总是事与愿违。因种种原因,我实在不能再继续担当团剧团行政总监此重任。」

 活跃独立剧团  终究难为继

杨惠芳是「湾仔剧团」(即「团剧团」前身)团员,曾出任团长及干事会之财务,她所提及的原因实在是典型的现实与理想的交叉点,要照顾家人兼顾全职工作和剧团运作,身体未能负荷也是人之常情,她说自己「已非当日跟何老师不眠不休博杀至通宵达旦,仍然神采飞扬的年轻小妹」,剧团面对票房不利的经济困境,有这种能耐、胆识和意志撑下去的,看来除了创办人何伟龙外别无他人。

 如信中所言,何伟龙「是拚了他的老命,押了他的家当,身兼数职,加上他聪敏能干,才能支撑剧团的运作,老实说他一个人做的工作现在要最少四人才能完成。」这种精神令成立于上世纪八○年代初,由主要是业余剧场工作者参与的「湾仔剧团」一度是香港活跃的独立剧团之一,甚至曾获嘉士伯啤酒厂冠名赞助,是香港剧团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章。剧团在二○○八年正式易名「团剧团」后,何伟龙亦一直站在剧团发展的最前线,即使他抱病亦照样投入。面对这样的决定,虽然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过也再次无奈出现剧团因创办人离世,而产生承传危机的问题。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