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很多演员说演独角戏是种瘾,其实看独角戏又何尝不是呢?看一个人如何穷毕生之力,要在舞台上抓足观众的心,单凭这点,就让身为观众的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看罗伯.勒帕吉的独角戏,是不知从何处辗转流传到手中的《补月》The Far Side from the Moon(又译《在月球的彼端》)的录影。当时只闻大导名声,未曾亲睹作品,看了现场演出,果然名符其实,不负期待。勒帕吉在戏中除了一人分饰多角,且巧妙运用物件、戏偶、影像与灯光,铺陈一段半自传的故事。在舞台上,一块平凡无奇的烫衣板,可以是推车、手术床、健身器、摩托车,一个洗衣机槽,可以是太空舱窥望宇宙的视窗,一面倾斜悬挂的镜子,可以将演员在地板的动作转化成外太空的无重力状态。低限的技术,却创造出不凡而令人惊喜的剧场效果。

勒帕吉纵横剧场卅年,导演作品跨足剧场、电影、歌剧、新马戏与演唱会等领域,独角戏始终是他私心偏好的表现形式。从一九八六的《文西》Vinci至今,已有《瘾.迷》Needles and Opium、《爱尔西诺》Elsinore、《在月球的彼端》和《安徒生计划》Andersen Project、以及甫于去年发表的《887》等重要的独角戏作品问世。对勒帕吉而言,独角戏是一种戒不掉的「瘾」,因为它具备了某种程度的私密性,创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较为个人的感受与想法,相对而言,他也必须具备在舞台上揭露自己的勇气。

就像是勒帕吉的独角戏作品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晦或直接掺杂了个人的故事,例如《在月球的彼端》以母亲的死亡揭开两兄弟的冲突,触及勒帕吉的性别认同问题;《安徒生计划》通过一场戏外之戏,投射出勒帕吉的内在焦虑;新作《887》更为直白,以勒帕吉为主角,直接指涉作者自己,不再迂回透过其他虚构人物,勒帕吉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在其他戏中我总是扮演别人,但这出戏我就是在舞台上演自己,讲我的个人故事,我对自己的暴露也比以往更直接。」

此次即将在台上演的《瘾.迷》是勒帕吉发表于一九九一年的作品,内容将爵士喇叭手迈尔士.戴维斯,法国诗人、电影导演尚.考克多,及勒帕吉个人历经失恋的情伤,串写交织在一起,编成一出关于爱与失落的独角戏。勒帕吉说,廿五年后重新搬演,除了在形式上更加成熟,作品的灵魂亦变得更为丰富。本期特别企画,将以这出戏为敲门砖,开启勒帕吉的独角戏世界,一探他的独角戏创作,同时也专访国内的独角戏演员,发现独角戏形式的各样面貌与无限可能,让观众在准备过足独角戏的瘾之前,探索一个人在舞台上的奥秘。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