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时,总觉得提剑出外闯荡江湖的故事精采,紧悬一丝冒险与浪漫。就像后来出国一样,在流浪的不安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可是到现在才明了,在面对熟悉的一切,如何放下包袱做自己,才最是难。
布拉瑞扬出身台东县金锋乡的嘉兰部落。因为云门舞集《薪传》的启蒙,立志当一名舞者,十五岁时便离乡背井,到高雄左营高中学舞,之后保送进入台北艺术大学。毕业后,他从云门舞集的舞者,一路跳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舞坛备受瞩目的编舞家,为美国知名的玛莎.葛兰姆舞团编舞,作品曾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但就如同我们访问他时一样,在生命中,他也是绕了远路,才回到了家。走了整整廿三年回家的路,对这位排湾族编舞家布拉瑞扬而言,这才是生命要开始精彩的地方。
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都唤他汉名「郭俊明」。曾经的俊明,跟现在一样有著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但却有点羞怯,不多话。当时在他的世界里,我不记得有原住民的朋友,他似乎也不希望有。在他一九九五年展开创作生涯时,「布拉瑞扬.帕格勒法」(布拉瑞扬意为「快乐的勇士」)重新回到他的身上,「我是谁」、「我从何而来」的种种困惑、迷惘,默默引领著「勇士」寻找回家的路,虽然一路上纠结跌撞。尽管二○一一年,他的作品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深获肯定,但那时的他心中却只有:「那一刻我好想回家,如果牵著自己舞者的手谢幕,多好。」
二○一五年,布拉瑞扬踏上回家的路,落脚台东糖厂仓库,创办「布拉瑞扬舞团」,舞团的舞者有三分之一来自台东本地,几乎没受过科班训练。回到台东,他的创作也跟著改变,从《拉歌》、《找路》、《Yaangad.桠干》到即将上演的新作《阿栖睐》,他和舞者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不是现代、不是传统原民歌舞、不属于任何族群,而是布拉瑞扬舞团自己的歌、自己的舞。当我再看到回到后山的他时,在那熟悉的深邃轮廓、还仍透著稚气的面孔上,更多了自信爽朗的笑。
像布拉瑞扬这般十五岁早早离家,一走就是廿多个寒暑,而后复返归乡的后山青年很多。在天宽地广,山海一线的东海岸,这群艺术家恣意不羁奔驰的灵感,打造出截然不同于城市的自由想像,无论是现代剧场、传统歌舞或是社区聚落,艺术与艺术之外的生活,同样令人神往。
本期特别企画「台东艺文漫步」,我们要带读者亲身探访后山的艺文生态,悠游晃荡于海岸、山脉与部落间,唱歌、跳舞、随性所至。同时,邀来三位艺术家亲自带路,看山、看海,看他们的人生风景。我们也采集了十二款在地人物,在台东市区、在台十一线、漂浮在都兰、在鸾山、在知本……他们背景不同,工作各异,却有著相同的理念与坚持。透过他们,我们更加贴近台东,看见这块土地真实的样貌。现在,就让我们开始随著他们一起「反转艺视界 海角创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