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过四大名著的林奕华,这次将中国的经典爱情故事、以戏曲形式传唱人心的《梁祝》重新塑造,转化为音乐剧现身,把背景从原本的尼山书院改为艺术学院,在艺术学院的课堂练习里,梁与祝、观众与演员们借由许多课题反求诸己,于是「继承者们」从创作中「学习看东西的新角度、认识自己的新方法。」
非常林奕华《梁祝的继承者们》
5/5~7 19:30 5/7~8 13: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www.facebook.com/eldt.hk/
林奕华首部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将于五月在国家戏剧院上演。听起来有种他早该做了,或是早已做过的感觉,在「非常林奕华」的城市三部曲与四大名著系列之后、以多次巧妙运用歌曲融入作品的经验为底,他刻划了当代、重塑过经典,也透悉音乐在戏剧里的独特魔力,这一次他将主题定为「生命三部曲,第一部:艺术家」(其后两部计划是哲学与科学),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耳鬓厮磨整三载」的尼山书院改至艺术学院,由十八位港台演员带领观众与现代梁祝们一同踏上追寻「我是谁?」、提问「什么是艺术?」的生命旅程。
这是「林奕华的音乐剧」
这绝非艺术相关科系的学生问答集,而是所有走进学校、抛开课本、步入社会的我们,都曾经、也必将在生命的某个时间点,独立面对的「自我认识」课题。歌词里唱著「我知道,我其实什么都知道/除了我是谁」在这个年代,祝英台不需要改换妆容才能追求学问,然而也因为这个时代,他或她必须改变的「不是女生扮成男生,而是那些有真我的人要把真我藏起来。」林奕华说,「很多人都有一个藏起来的自己,不敢拿出来。重新创作《梁祝》其实是要探讨我们怎么认识自己,才能看见世界?在有限的人生里看到价值和意义?」否则藏了太久会失了真我,最后可能成了祝英台的问句里(「有生之年,我还有机会遇见自己吗?」),那个曾经压抑而错失良机的人。
在艺术学院的课堂练习里,梁与祝、观众与演员们借由许多课题反求诸己,于是「继承者们」从创作中「学习看东西的新角度、认识自己的新方法。」对林奕华来说,这也是他重新思考「音乐剧」的过程与成果,他观察也感慨在彼方音乐剧与戏剧蓬勃发展的国度,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持续发展的未来式,并非扛著传统排斥探索的过去式,更不是提供当下过瘾的现在式。」他开始考虑建构自己的音乐剧美学。当林奕华做音乐剧,他做的是经过深思熟虑、讨论试验、创作发想,一种「林奕华的音乐剧」:「我觉得音乐剧是需要进步的,不仅仅是讲故事的方式、不仅仅是音乐,它还需要精神上的进步。」林奕华也说,「如果我过去是用对白来说我想说的东西,这次我把我想讲的对白赋予音乐,是不是让观众更能听进去?随著音乐好像是水,然后这些文字好像是船,于是大家可以一路坐著它去欣赏两边的风景。」
新世代的浪漫爱情故事
集结了台港澳多位表演艺术创作者:担任音乐总监的陈建麒、长期合作的编舞家伍宇烈、曾获金曲奖最佳新人的歌手黄建为、台湾独立乐手阿超,以及路嘉欣、时一修、朱育宏、赵逸岚、赖盈莹等中生代与新生代演员,他们密集排练、共同发想、分角演绎这个新世代的浪漫爱情故事。这或许不是两个人的关系,而是有关一群人的生命,他们追寻自己进而爱上自己,以此演出「献给跟自己谈恋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