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棒球奇迹》中,演员在平缓的情节进展中,追忆起棒球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Kikuko Usuyama 摄 2016台北艺术节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棒球为隐喻 道出美、日、韩的依存关系

冈田利规《棒球奇迹》

《棒球奇迹》由「日韩两国的点点滴滴」、「棒球的二三事」的幽默对白交织,将美国如何影响东亚战后的政经生活,强而有力地转换到舞台上。国家借由棒球拟人化,吐露出错综复杂的情感、既爱又恨的矛盾和彼此最深层的害怕与认同。剧中日语、韩语、英语相互交杂使用,丝毫不刻意勉强。美国在东亚政局扮演的角色,过于巨大以至于看不见的存在感,则通过非语言的视觉象征传达出来。

《棒球奇迹》由「日韩两国的点点滴滴」、「棒球的二三事」的幽默对白交织,将美国如何影响东亚战后的政经生活,强而有力地转换到舞台上。国家借由棒球拟人化,吐露出错综复杂的情感、既爱又恨的矛盾和彼此最深层的害怕与认同。剧中日语、韩语、英语相互交杂使用,丝毫不刻意勉强。美国在东亚政局扮演的角色,过于巨大以至于看不见的存在感,则通过非语言的视觉象征传达出来。

2016 台北艺术节《棒球奇迹》

9/15~16  19:30

9/17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5289580转191-199

台湾人疯棒球,甚至将棒球视为「国球」。然而,棒球并不算世界普及的运动赛事,甚至因此从奥运的竞赛项目中除名。若试图梳理棒球运动的前世今生,就会发现,在亚洲地区风行棒球的国家,多半与美国有著复杂的依存关系,其中包含了日本、韩国及台湾。日本导演冈田利规(Toshiki Okada)的《棒球奇迹》God Bless Baseball,就以棒球场上的各种具象元素,探讨那些不具象的,关于美国、日本及韩国之间的矛盾情结。

平缓节奏中  追忆棒球在成长中的印记

「所谓的运动,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以比赛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运动。另一种,就是不以比赛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运动。棒球属于那一类呢?算是不以比赛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运动吧。」开场,随著《米奇进行曲》旋律响起,出现两个完全不了解棒球规则,分别说著日语与韩语的女孩,随后,讨厌棒球却十分清楚规则的男人进场,向她们解释棒球的球局机制。

不同于球赛的高潮迭起,在平缓的情节进展中,他们追忆起棒球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男人甚至透露因为父亲要他打少棒,他在比赛中犯下再见失误,因而变得讨厌棒球的插曲。最后,一个模仿日本职棒明星铃木一朗挥棒姿态的男人现身,告诉他们球赛是怎么进行的。他以舞踏的身体姿态,有条理地示范首先如何与球棒融为一体,然后将能量从球棒中、从四肢中、从身体中释放出来。

所以,究竟棒球是什么?「所谓棒球,就是从离开出生成长的家(本垒)开始,在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但绝不可失去勇往前进的冒险心,而最终目的是回家。」不论日本或韩国,棒球这项运动都是从美国传进来,这是史实。引人思考的是,对于日、韩旅美球员而言,真正的「家」究竟是哪里?所谓的棒球,是谁的?是进口舶来文化?是日本的野球,还是美国的棒球?

探索日韩关系  将美国影响具象化

《棒球奇迹》由「日韩两国的点点滴滴」、「棒球的二三事」的幽默对白交织,将美国如何影响东亚战后的政经生活,强而有力地转换到舞台上。国家借由棒球拟人化,吐露出错综复杂的情感、既爱又恨的矛盾和彼此最深层的害怕与认同。作为日韩两国共同制作的作品,剧中日语、韩语、英语相互交杂使用,丝毫不刻意勉强,反而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美国在东亚政局扮演的角色,过于巨大以至于看不见的存在感,则通过非语言的视觉象征传达出来。

冈田利规说,《棒球奇迹》将焦点放在日韩关系上,因为以东亚的地政学为基础,所以不了解这些文化脉络的人应该很难理解,关于这一点他有自觉。「但是,这个作品就是这样才好。从全世界来看,棒球属于小众运动,我就是明白这点,所以才故意选择棒球来处理。从引起光州事件的全斗焕总统到韩国的零食,因为处理了当地的文化脉络,所以在光州首演时,我深刻地感觉到跟当地的观众连结起来。」

舞台设计高岭格(Tadasu Takamine)让舞台变成一个缩小的棒球内野区,左右侧两个黑色如计分版的字幕,让观众不致因语言的隔阂,而错失了演出中的细节。另外还有一个巨大白色伞型的萤幕,高挂在表演区上方,以英文对表演者说话,突显美国是两个国家的保护伞。冈田利规强调,他的作品有很多轻巧、象征性,但又感觉不到物质性的事物,通过舞台设计运用不同的媒材才得以展现。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冈田利规  文学起家的剧场怪咖

冈田利规是日本新一代剧场创作的代表人物。一九七三年生于横滨。从文学起家,曾摘下大江健三郎奖桂冠,身兼小说家、编剧与导演等多重身分。作品融合极端日常的口语与怪异的身体动作,内容观察社会现象与国际局势,反思世界霸权与社会阶级。独特的剧场风格,吸引了西方剧场界的持续关注。一九九七年创立剧团Chelfitsch,负责该团所有的作品编导。二○○五年以《三月某五天》Five Days in March获得第四十九届岸田国士戏曲奖的殊荣。二○○五年以《空调(较凉)》Air Conditioner (Cooler)参与丰田编舞奖,备受瞩目。二○○七年出版小说集《我们被应允的特殊时光的终结》The End of the Special Time We Were Allowed,赢得大江健三郎奖。二○一二年起担任岸田国士戏曲奖的评委之一,二○一三年更出版首部关於戏剧学的书。(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