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转木马》将物竞天择的理论搬上游乐园似的舞台。(台北当代艺术馆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家」的飘移 「菲」常关注

正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菲常态:寻找家园」特展,邀请菲律宾艺术家罗纳德.温杜拿呈现多样作品。他的创作汲取菲律宾的民间传说和工艺传统,也多方吸取西方艺术经典,甚至美、日动漫美学,发展出混搭普普趣味和流行文化意象的超现实画面。他早期融合写实技法和怪诞风格,之后创作朝向多元发展,这次除展出平面画作,也透过立体和空间装置呈现,阐述「家」对漂流异乡工作者的情感投射与社会定义。

正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的「菲常态:寻找家园」特展,邀请菲律宾艺术家罗纳德.温杜拿呈现多样作品。他的创作汲取菲律宾的民间传说和工艺传统,也多方吸取西方艺术经典,甚至美、日动漫美学,发展出混搭普普趣味和流行文化意象的超现实画面。他早期融合写实技法和怪诞风格,之后创作朝向多元发展,这次除展出平面画作,也透过立体和空间装置呈现,阐述「家」对漂流异乡工作者的情感投射与社会定义。

菲常态:寻找家园

即日起~11/20 台北当代艺术馆

INFO  02-25523721

政府允许民间产业引入外籍移工至今已有廿余年,截至去年底来到台湾的移工(尤指低技术者)总数达六十万人,其中印尼为最,其次是越南、菲律宾和泰国。这些来自异乡的移工遍布台湾各地,男性多从事农务渔工,女性则进入家庭和医院,担任看护或帮佣。对于这些来自东南亚的面孔,台湾社会虽已逐渐熟悉,然对其身后乘载的历史与文化脉络却不甚理解。

阐述国际移工眼中的家园

毗邻台北车站、中山北路一带,台北当代艺术馆首次举办菲律宾艺术家展,试图连结该区域的东南亚移工板块。目前活跃于国际艺坛的东南亚艺术家,其作品特质大多含括个人文化背景,除了反映东南亚种族和文化繁复多样的区域色彩,个人创作风格也得以被突显,罗纳德.温杜拿(Ronald Ventura)也不例外,他的创作汲取菲律宾的民间传说和工艺传统,也多方吸取西方艺术经典,甚至美、日动漫美学,发展出混搭普普趣味和流行文化意象的超现实画面。

温杜拿一九七三年生于马尼拉,早期画作融合写实技法和怪诞风格,之后创作朝向多元化发展,这次「菲常态:寻找家园」除了展出平面画作,也透过立体和空间装置呈现,阐述「家」对于漂流异乡工作者的情感投射与社会定义。

当代馆广场上的作品《彩虹连结》是一座无限大的造型,和一间六角形的茅草杂货屋,无限大可指向人类基因的双螺旋,又似家族和血缘牵系的纽带关系。

大尺幅画作《同心协力》Bayanihan歌颂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帮忙搬家,同心协力避开天灾与破坏,最终共同完成任务,是一段极富人情味的故事。在菲律宾语中,字根“bayani”含有「英雄」之意,“Bayanihan”泛指所有英雄式的事迹,是许多菲律宾艺术家创作偏好的题材,温杜拿的这幅画作结合了古典写实绘画技法,和超现实的魔幻意象,刻画民众在混乱中戮力合作、共同护卫家园的史诗情节。

「家园」不只是温馨,温杜拿的《家园》与《残破家园》等画作,无论是内容或形式都悖离传统对家园的乡愁与浪漫怀想,前者灵感来自废土掩埋场或垃圾场,荒凉、腐朽和死亡意象取代怀乡的惆怅。画面中央一尊年轻饱满的躯体蜷缩,周遭布满如垃圾般的事物,看仔细看,这些「垃圾」其实是拟人化的卡通动物、像骷髅的乐师等变体形象,这些乐师象征菲律宾人对传统庆典的重视与喜好,但残破荒凉的景观寓示了菲律宾人离乡背井、漂流他乡打拚的哀歌。

「家园」只能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他方

《残破家园》批判力道更为强烈,犹如天灾过后新闻电视经常出现的灾区残破场景,黑白色调加深场面的混乱不清,人们收拾灾后残局,野兽、强盗或政客则是趁火打劫。这件画作的菲律宾原文标题为Tira-tirahan,有杂碎、厨余之意,也可连结到对「家」的想像,温杜拿透过对灾难家园的描绘,传达对家园重建的殷切期许。与这幅画相对的是一座狗骨头雕塑《残羹败肴》Tira-tira,将狗骨头放大、狗形象缩小,透过这样反常的比例道出狗和狗骨头之间的匮乏和掠夺之意。

综观温杜拿的创作,海洋漂流、羽翼飞行、旋转木马、骷髅等图像元素,无论在平面或装置作品中总是反复出现,或带有生死、天堂地狱的宗教意涵,或有现世当下,菲律宾人在面对无可奈何的经济难题之下,不得已展开的跨国迁徙之路。为能建立美好的家园离乡,然后在陌生之地生活至如获某种犹如家园的熟悉感,在这样无止尽的回圈循环之中,跨国旅程是持续、没有终点的迁徙,「家园」只能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他方。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