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百老汇的超夯剧《汉弥顿》,夯到引发「汉弥顿效应」?因为实在太热门,黄牛大肆用软体机器人bot来抢购下大批的票,然后高价转手,创作兼主演的米兰达实在看不下去,就与纽约联邦参议员Chuck Schumer联手,宣布推动一项反bot法,提高罚金,甚至判刑。
「汉弥顿」指的是百老汇热门戏《汉弥顿》Hamilton,这个百老汇史上最受好评的制作之一,上演一年以来,场场爆满,票难买已经成为创作者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每次上谈话节目就要面对的老笑话(当然那些节目主持人或一同上节目的贵宾是不可能弄不到票的,所以真正被打趣的其实是一般升斗小民)。
票券超抢手 创作者也受不了
买不到票的原因当然是求过于供,这部戏以嘻哈音乐讲述美国建国史,是少有的可以说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艺术。加上今年的总统大选,让美国人正视到他们社会里的价值差异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汉弥顿》颂扬的民主包容精神,正提醒了美国人当初建国的理想。没人不想亲身体验这个文化的zeitgeist(时代精神)表,但试过买票的人莫不感觉:怎么好像每次票一出售,电话网路都进不去,但是几乎同时,在网上就有哄抬了好几倍价钱的二手票?
这是因为很多票都被专业黄牛给买走了。现在的票大部分都透过网路贩卖,黄牛在瞬间就用所谓的软体机器人bot来抢购下大批的票。
在网路的世界里人手肯定比不上电脑快,所以真正的观众是怎么样也买不到。这个问题存在已久,热门演唱会和运动赛事的观众都对之恨入骨,黄牛票也不是现在才看上百老汇,十五年前《金牌制作人》开始推出所谓「特等票」,保留最好的座位给愿意出高价的观众。制作人对特等票的解释是以戏院保留位的高价票抑止黄牛市场,但事实是黄牛买进价愈高,转手价也愈高。《汉弥顿》的特等票价是美金八百九十元(其他票平均票价只有一百八十元),但二手市场平均价是两千七百元,米兰达演出的最后一场甚至叫价到一万九百元。
纽约州虽然有法律处罚黄牛以bot购票,但只是罚款,成效不彰。而且买卖都在网上,要取缔困难重重。《纽约时报》估计米兰达退出前的一百场演出,黄牛赚了至少一千五百万元,区区几百元的罚金当然不在乎。米兰达最近开始呼吁制定更严格的法令来管制,与纽约联邦参议员Chuck Schumer联手,宣布推动一项反bot法,提高罚金,甚至判刑。观众当然是期待「汉弥顿效应」能让法案早日通过。
票房太火红 演员可分红
《汉弥顿》对百老汇的另一个影响,是其演员争取到的利润分享。制作人与约廿位演员和舞者在四月达成协议,未来所有《汉弥顿》演出(包括纽约原版及国内外巡演)利润都可以抽成。这些演员舞者,都是在戏从纸上到百老汇上的两年过程里一直参与的。
百老汇演员分红有先例,一九七五年的《歌舞线上》是导演Michael Bennett透过访谈百老汇舞者,以他们的生平编出来的,但是受访者最初只拿到象征性的一元,后来他们告上法庭,赢得分红的权利。百老汇另一部热门戏《摩门笑经》的原始演员也有分红权。
但红如何分有其棘手处。戏在上百老汇前往往经过长时间的试演修改:读剧(reading)、工作坊(workshop)、试演(tryout)、预演(preview)等,有时可以长达好几年,演员可能提供修改意见,好的导演或作者也会根据演员的特质而调整台词表演方式,但这期间演员常有更换,如何量化不同演员的贡献、谁有资格分红?都是问题。一般说来,演员如果想未来要分红现在工资就比较少,考虑到百老汇回收率只有五分之一,大部分演员都是签这种约。
《汉弥顿》演员的胜利已经开始发酵,迪士尼正在筹划的《冰雪奇缘》,刚宣布与演员达成分红协议,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类似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