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比较包容、媒体比较支持、加上政府的补助,在台北从事表演艺术,起步阶段因此比美国要容易得多。可是,跑到这程马拉松的第二公里时,你就碰到瓶颈了。
这是整个体系制度的问题。从政府的评议标准不一、经费的补助与运作难以掌握、民间资助艺术不能获得应有的免税优待、到表演资讯与认知的零乱、专业人才不足,在在使表演艺术的发展举足维艰。对于目前文化官员的素养及努力,我深受感动;但我们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可以扎根成长的基础。
剧场文化尚未成形。政府主持的表演场地至今仍无淸晰的艺术导向,稳定发展的表演团体也太少。把剧场活动当作生活一部份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仍属少数。
台湾是个很独特的地方:千疮百孔,却又潜力十足。我们希望这块土地变成什么模样?如何整理过去的足迹,看淸目前的处境,聚集众力来发展经营?──决策的先生们是否也能离开台北,去了解城乡地区的庶民生活?剧场不能只属于某些人,某些都会。剧场不能是孤岛。
美国现代舞与芭蕾在三十年代兴起,六十年代政府艺术补助制度才建立。今天美国的舞蹈文化经过了半世纪的经营。我们不可能跳过累积的过程,要求立竿见影。我们要步步为营。台湾是我们选择来安身立命的地方,要有长远经营的决心和做法。
(陈怡如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