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导演墨客-艾登打造的挪威版《魔笛》连续搬演数年,近年更受邀出国演出,这个挪威本土版的歌剧,如何成为国际观众心中的热门演出?透过结合电影《星际大战》的元素,让《魔笛》可以贴近现代观众经验,而在剧情安排上也与当代议题呼应,于是这出挪威歌剧院的《魔笛》让人体验到挪威对「美」的价值,并认识其社会的多元性。
位处北欧偏远的挪威,在二○○八年盖了一座获颁建筑大奖的挪威歌剧院(Den Norske Opera & Ballett),从此赫赫有名,不仅是首都奥斯陆的大地标,更带来许多新兴城市效法,如哈尔滨、广州等。这个在欧洲歌剧发展道路上缺席空白的陌生首都,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累积成就出「边缘」剧院的「自我」核心,并与城市居民或城市本身相依存,成为现代生活一部分。如此以新生命姿态,打破阶级藩篱,创造趣味横生的均平艺术享受,导演墨客-艾登(Alexander Mørk-Eidem)的「本土」《魔笛》,透露了在自制歌剧中挪威人如何想事情、做事情?连续搬演数年(2015-2017)的《魔笛》,让挪威晋身为歌剧文化的输出国,探究其成为热门的焦点,大致可归纳出四项创作主轴:
一、与欣赏者相濡以沫
表面上,这个《魔笛》制作,代表著一九七○年后的流行文化社会学,从《星际大战》八部曲中的共感出发,以世代的集体意识,吸收大萤幕下的观众群。其星际效应遍及角色、布景、服装,甚至故事枝节都被导演一一支解,再重置入《魔笛》剧情中:战机驾驶员坠落银河星系中、抢救女主角、对抗大魔王、反大魔王的革命军暴动、三位仙童变身ET、深入岩浆秘密基地;甚至连水中的神秘种族,都取代了捕鸟人原本身后背的鸟笼,似水母的生物,被收集入街友的塑胶背包中,透过微小霓虹灯闪烁,却成了另一种舞台设计美学。导演在两大文本间,精炼出雷同相近元素,讽谕似地将天平两端,共存同一舞台:透过《星际大战》视角,诠释「高尚」歌剧。《魔笛》剧情则透过与剧作家的直接对话贯穿,让故事呈现两个层面的叙述:一个是原始的《魔笛》剧情;另一个则是《魔笛》创作背景的故事:导演让帕帕基诺(Papageno)附身十八世纪剧作家,此主角被带上廿一世纪舞台,跟现场观众直接进行对话,以活耀鲜明的滑稽妙语,衬托出莫札特语汇的绝妙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