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人剧团导演廖若涵从搭乘计程车与司机聊天的丰富经验出发,与编剧王健任以集体编创形式,发展出新作《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将述说发生在台北市、雅加达、胡志明市和新加坡的四段计程车故事。而在剧场中如何让故事完满串接,叙事视角从一辆车,跳上另一辆车,让故事在路上流转徘徊,是此次制作的最大挑战。
台南人剧团《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
10/19 19:45 10/20~21 14:30
10/26 19:45 10/27~28 14:30
新北 淡水云门剧场
11/3 14: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INFO 02-28924861
也许,人在搭乘而非驾驶交通载具时,大脑仿佛被接上精密的时空错接器,人生得以高速回放。导演廖若涵近年常搭计程车,从一开始维持安全距离的自保态度,转变成热中探想司机人生流转的冷暖故事。她特别对「在有限时空内/两个陌生人相遇」这件事感兴趣,决定把与司机们的交手经历做成一出戏,与编剧王健任以集体编创形式,叙说四段发生在台北市、雅加达、胡志明市和新加坡的计程车故事。
在移动当下 分享部分他者的人生
挑选东南亚四城/国,源于廖若涵心中盘绕已久的「亚洲计划」,希望以剧场形式去碰触这块对她来说陌生也复杂的议题。为了《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这出戏,编导大量阅听相关素材,也踏访了许多身边的计程车司机,其中有退伍军人、有移民孤军;有人以运将一职作为退休之后的事业第二春,有人则是失业只得以开车赚钱应急;有人曾去印尼卖布袋戏剧集版权,有人则是不愿同样月领三万却枯坐办公室、想自主规划工作时间……廖若涵细数他遇到印象深刻的几位司机,其中也包括触发编导将新加坡纳入故事地点的一位海南岛移民华侨,「他同时用华语、台语、英语跟我聊天,一边听广播放的福建民谣,一边对我说新加坡没有台风、地震多好、一切制度透明多好、台北的自由民主多令人羡慕。这一切对我来说太有意思了,为什么这些人愿意把故事说给一个陌生人听?」
此次制作最大挑战,在如电影剪接般拼凑自真实故事脱胎的剧本素材,将四条以上的故事线完满串接,在浮空十字路口的舞台设计上让叙事视角从一辆车,跳上另一辆车,让故事在路上流转徘徊。编导花费大量时间搜罗素材,寻觅角色相遇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之所以此时出现在此地的原因。由于剧情发生地横跨东南亚四城,除演员适时的语言转换外,影像和音乐也扮演重要的「接地气」角色。导演与设计也同往东南亚取材,音乐上则采用许多当地民谣或传统音乐,在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彼此异同;有时两首歌中有接近的音色或语汇,同样的解密方式却很可能在另外两首歌岔出新路,所谓的「共同」究竟是什么?
剧场灵光交锋 仿佛在车上经历了一趟旅行
此次的演员以老班底为主,廖若涵特别感觉大家成熟变化,也许交情更深笃,演员发展出的故事层次色彩都极为繁复动人,「我时常在感叹他们演出的故事多美啊!也觉得集体发展这件事,我们似乎更驾轻就熟了。」
对廖若涵来说,剧场最迷人之处在于面对面、实打实的灵光交锋,虽然关于计程车的主题许多影视作品已有著墨,但借由当下的剧场表现,也许更能体现「在真实有限的空间/做边界的移动」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启齿或找到对象倾诉的事,却能在计程车上全盘托出,角色们仿佛在车上经历了一趟旅行,将日常堵塞的部分疏通了,也许这就是『说故事』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