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身体旅行》的大砲台场次将舞者安排知名观光景点的角落,观众观赏同时可仰望蓝天白云、鸟瞰澳门城市景观。(杨美英 摄)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时时「非.日常」 处处是「舞台」?

2019澳门城市艺穗节驻节评论之省视

二○○九年起改名的「澳门城市艺穗节」强调「城市」与「艺穗」的关系,标举「全城大舞台」主题,让表演在城市中各种非传统剧场空间发生,今年的第十八届更以「非.日常」为题,意图引领观众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发现日常以外的不寻常。担任驻节评论的台湾评论人杨美英发现,在这样的设定下,「空间意识」格外重要,譬如如何敏锐察觉并建立表演与场地的物理性关系,发展与空间同步呼吸的表演节奏或动线,甚至将空间功能或意义的延展,联结至日常与非日常的翻转。

二○○九年起改名的「澳门城市艺穗节」强调「城市」与「艺穗」的关系,标举「全城大舞台」主题,让表演在城市中各种非传统剧场空间发生,今年的第十八届更以「非.日常」为题,意图引领观众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发现日常以外的不寻常。担任驻节评论的台湾评论人杨美英发现,在这样的设定下,「空间意识」格外重要,譬如如何敏锐察觉并建立表演与场地的物理性关系,发展与空间同步呼吸的表演节奏或动线,甚至将空间功能或意义的延展,联结至日常与非日常的翻转。

相较于近年台湾诸多城市艺术节或艺穗节林立的盛况,澳门艺术节、艺穗节行至今年已分别达卅、十八届次。一九九九年开始的澳门艺穗节,于二○○九年改名为「澳门城市艺穗节」,更加强调「城市」与「艺穗」的关系,标举「全城大舞台」主题,迄今诸多资料显示多年来澳门艺穗节将表演节目放入城中街道、广场、公园、古迹、修道院、游泳池、图书馆、大楼天台、跨海大桥等演出,可说推陈出新,蔚为特色,对当地的环境剧场和小剧场推动助力颇大。

抱著上述认知而来的期望,笔者二○一九年一月十八日起前往第十八届澳门城市艺穗节,驻节评论十天,在澳门行政特别区政府文化局于一月十一日至廿七日期间一共举行的十八出展演节目,以及十项周边活动如工作坊、讲座、艺评交流会等活动清单之中,观看了十二个展演节目,再加一个艺穗节之外的「市民专场演出」。

跳开传统剧场空间  改变了什么?

或许是远离了个人日常琐务,拥有了一种完整的时间感,充分浸淫看表演、或是在看表演的路上的幸福状态,也或许是人在异乡生活所带来某种因陌生新鲜而激发的对照视角,返台之后希望可以撰文书写此次驻节评论的经验,并非想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角度来推介什么特别厉害的表演节目、引入什么前卫表演形式,反倒是想从表演的空间意识和观演关系来讨论,感觉其中若干问题也存在于台湾近年观演经验中。

首先,根据澳门文化局的官方宣传文案:第十八届澳门城市艺穗节以「非.日常」为题,引领观众突破平常的定格和框架,发现日常以外的不寻常。从剧场空间钻进城市角落,解放创意,改变日常风景,把艺术变成每天生活的日常!

以这次观赏清单而言,运用的表演空间分布于不同城区,有定点室内完成表演者:白盒子类型替代展演空间的《静默.移转》、旧法院大楼二楼黑盒子类型剧场的《她的名字叫金鱼》与《Bæd Time》、百年世界遗产卢家大屋内的《握握手,做个老朋友》、进入社区艺文活动中心教室的《纸上谈冰》、名如其实在连锁超级市场某社区分店进行的《人人超级市场》;有移动式表演:从图书馆外塔石艺文广场揭开表演序曲,带领著观众从户外走进澳门中央图书馆,游走于一楼的《天_身线_际》;也有户外定点的《在地——身体旅行》、《我爱球球》、《100小时》。

有意思的是,即使许多节目离开了所谓传统典型剧场空间,还是自备隐形的类镜框式舞台格局,譬如《在地——身体旅行》的两天三场舞蹈,安排在玫瑰堂前、仁慈堂婆仔屋庭院、大砲台旁平台等三种不同地点,有如带著作品在城市旅行,也像是以作品带领观众建立城市的移动体验,可是在作品演出区域的选择、表演内容与现场空间、以及观众观看表演的位置来看,依旧可窥见传统剧场惯性,不免感到可惜。又如融合光雕投影演出的立体书《纸上谈冰》,迷你而精致,演出全长十七分钟,风格冷冽而优雅安静,然而其演出场地为艺骏中心五楼505室,也是街坊总会的青少年艺术创意中心,演出空间对面恰恰好是一间练舞室,热闹的音乐不断散发出来,少男少女不停进进出出,好不嘈杂而浮躁,完全穿透了缺乏良好隔音的薄薄门墙,对整个观赏过程造成严重干扰。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