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仅是音乐剧中时常出现的主题,也是汪钧翌、王丝涵两位创作者历来作品的主轴,或创作惯性,或创作偏好,或创作卖点。就歌曲叙事上而言,已可见两人表现不凡的创作潜力,但音乐剧毕竟不是单单只有歌曲而已,歌曲与歌曲之间的种种戏段都是音乐剧不可轻忽的一环——也许是最难发展的一环。
《分手快乐》原创音乐剧
3/7~3/22 台北 水源剧场
音乐剧有歌有舞,易渲染气氛,常能吸引一般观众的注意,进而成为卖点,因此成为诸多剧团和制作争相挑战的戏剧类型,但光鲜亮丽的外表底下,需要的是剧本与词曲的精密融合,往往要耗上许多发展阶段的磨合与修整。由W Production的编剧暨作词汪钧翌、作曲王丝涵所创作的《分手快乐》,于二○一八年获得广艺基金会奖助创作作品的首奖,尔后历经了不同阶段的试演,此次于水源剧场的正式演出,不仅展现了音乐剧小品之作的精巧叙事与独特魅力,亦足以见得两人的创作潜力。
三组爱情关系却同质性高
剧情直接把音乐剧常见的「爱情」主题推到前景,从一家「分手快乐事务所」的介绍开始,以一件情侣分手案例为起点,延伸出Kevin和Lily、陈俊和Helen、韦翰和Grace等三组人物对爱情不同的历程、体验和见解。就构作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浪漫爱情喜剧(romantic comedy)中的爱侣,是由于现实父权力量的压迫,致使其情爱关系受到挑战,种种关卡克服过后,方能成为眷属;因此,这样的喜剧走出了诸多层次,不只是爱情的,也是阶级的、社会的。不过,此剧并未依循这样的古典原型走去,而是几乎全然聚焦于情爱,而且是多组情爱。如此叙事策略在以往作品中也并非罕见,如《奥克拉赫马》Oklahoma!、《伙伴们》Company等,皆涵括了两组或多组人物的不同立场,在爱情的主题上有了辩证,连带地可在音乐的主题上产生变奏。
然而,《分手快乐》一剧虽延伸出了三组关系、三条轴线,两两交错,看似借由六位角色有了六部声道,但各部立场差异并不大,再加上篇幅均重,致使这三对关系相互之间难以形成对照、对话,反而显得整体剧情漫散、主客不分。情节发散并不必然是缺点,甚有可能形塑出某种充满破碎跳跃的、呼应当代的后现代思维,只不过在这三段剧情同质性高,重情感而少角色,在各场景与各首歌曲中难以看见个别角色的独特性,使此剧一方面看来未有主线贯穿、定锚,缺乏累叠的戏剧能量,另一方面,有了后现代散乱无章的表面,却没有后现代多焦点、多视角的本质。如此一来,最后的大合唱虽音场丰富、氛围浓厚,也显得乏力。
歌曲表现不俗充满巧思
可贵的是,虽然剧情构作上少了力道,但歌曲表现不俗,充满巧思,多以幽默轻松的调性、层次分明的歌词来切入爱情主题。例如,〈一件小事〉以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为起点,借由歌曲流动的过程,将小事延伸出不同层次的意涵,呈现出情人争吵的残酷趣味。〈第四排左边走道第二位〉交代了Kevin和Lily过去的种种回忆,借由多种巧合,串连起角色关系的改变,从初次见面互看不顺眼、发现对方与自己处境相当而产生默契,进而相知相惜,尔后此歌曲的再现(reprise)则由Lily一人唱出,借由两曲类似的旋律,映衬出情境今非昔比的感伤与无奈,以及角色的情绪反差。除了小巧的情歌之外,全剧亦不乏音场丰富、效果华丽的大歌曲。〈打开你的交友软体〉以精采而多层的文本和音乐,引介了网路世界的多采多姿,给予整体曲目安排上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刺激。〈完美的约会〉由一桩灰姑娘计划所开启,韦翰和Grace在歌中模拟了一场四十八小时恋爱的理想内容,串接了多个时空段落,充满流动,堆叠出纷陈多元且富饶节奏感的视听场面——即便歌曲中也偶有资讯不明的时候,例如爱情演练为何是四十八小时?
爱情,不仅是音乐剧中时常出现的主题,也是汪钧翌、王丝涵两位创作者历来作品的主轴,或创作惯性,或创作偏好,或创作卖点。就歌曲叙事上而言,已可见两人表现不凡的创作潜力,但音乐剧毕竟不是单单只有歌曲而已,歌曲与歌曲之间的种种戏段都是音乐剧不可轻忽的一环——也许是最难发展的一环。整体来看,《分手快乐》有了良好的故事发想和充满巧思的歌曲,然唯有在文本建构完整的基础之上,方可走出爱情的、音乐剧的、也是两人创作的新局。
文字|吴政翰 台大戏剧系、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