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政翰
-
艺@书
《赛门.史蒂芬斯的剧作家日记》书摘
剧作家赛门.史蒂芬斯(Simon Stephens)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带领青年剧作家计划多年,亦于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教授写作课程。作品在世界各地搬演,除原创剧本外,也曾改编契诃夫剧作如《海鸥》、《樱桃园》,易卜生《玩偶之家》以及萨拉马戈小说《盲流感》等。改编剧本《深夜小狗神秘习题》于2013年获得劳伦斯.奥立佛奖的最佳新剧本奖,2015年获得东尼奖最佳剧本;原创剧本《庞克摇滚》于2010年获得英国剧场奖最佳新剧本等。 史蒂芬斯在2014有个收获丰富的一年,有极多作品进行世界首演,《赛门.史蒂芬斯的剧作家日记》呈现了他这一年每日的所思所得,中文版将于11月底出版。
-
戏剧
古调旧情,传唱现代
大多时候,歌曲调性并未刻意哀伤,而是显得恬淡自然;艺师们的弹唱并没有多余的装饰或高超的技巧,嗓音浑厚且纯粹,散发出一股平实且坚毅的日常感,在在强化了剧中的、这群人的也是时代的生活感,仿佛诉说著在这半岛上每人的常态,泰然中带有沧桑。因此,当伤感时刻一出现,表面上情绪隔了一层,却让感叹走得更加深入人心。
-
戏剧
「未来」的悖论
形式上的碰撞固然有趣,但为了让时间可展演而过度简化主题的意图,使呈现出来的片段大同小异,手法上多以过去的记述或声音来表示过去,透过不同媒材来与象征未来的现场事件交织,以致作品并未真正往悖论的本质走去,减弱了进行更深层辩证的可能,亦无促成更进一步的发现。到头来,时间成了假议题。
-
戏剧
奔向自由的路径
剧中的种种景象和人物,多是简化过后的形象,一方面使充满断裂的剧情中仍有可以捕捉的残像,另一方面,像是以模仿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刻板概念的方式,来重建一个徒有外在表面、没有深度人性的对照世界。因此,编剧破碎且跳跃的书写策略,不仅是探索童趣、返璞归真的路径,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对抗文明、奔向自由的手段。
-
戏剧
「爱情」难题该如何新解?
爱情,不仅是音乐剧中时常出现的主题,也是汪钧翌、王丝涵两位创作者历来作品的主轴,或创作惯性,或创作偏好,或创作卖点。就歌曲叙事上而言,已可见两人表现不凡的创作潜力,但音乐剧毕竟不是单单只有歌曲而已,歌曲与歌曲之间的种种戏段都是音乐剧不可轻忽的一环也许是最难发展的一环。
-
戏剧
悲喜双调下的人性真实
此剧可说是一部讽刺社会僵化框架的「仪态喜剧」(Comedy of Manners),偶尔又结合了「义大利艺术喜剧」(Commedia dellarte)著重肢体表现的元素。有趣的是,在全剧一方面看似消解压迫感,另一方面又不时充斥暴力,而且手段一次比一次激烈,使得压迫感不减反增,让悲剧与喜剧元素之间的交融与抗衡成了一道难分难解的辩证。
-
戏剧
一道音乐剧难解的谜题
推理剧重的是情境营造与剧情转折,而阿卡贝拉音乐剧的特色是音场丰富、节奏性强,但后者在音场上所制造出来的斑斓和丰富,究竟该如何与推理的悬疑性相互作用,恐怕得再深入思考。或许,阿卡贝拉音乐剧已是A剧团在美学上的既定风格,那么该深究的是,以如此音场特色为基础,能够建构出怎样的戏剧性,而这样的戏剧性又该如何传递剧中主题。
-
戏剧
一堂关于世界与人生的戏剧课
布鲁克的《为什么?》或许带领著观众叩问了:「为什么人生会如此?」「为什么世界会这样?」「为什么人会抵抗?」「为什么要表演?」「为什么要有这出戏?」「为什么要在剧场里演这出戏?」然而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所有问题都收束在同一问题:「为什么要有剧场?」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剧场中的现实感,也看到了现实中的剧场感;布鲁克透过建构这问题的过程中,已揭示了问题的答案。
-
戏剧
情感叙事的力量与无力
整场下来,在台上所见的只有人物的情感和状态,并未见人物有因应什么事件而产生关键性的改变,或者有了什么决定,然而这些时刻通常皆是看见人物特性及其成长的所在。的确,此戏从诸多日常日子的组合中,彰显了人情细细的甜美,但当一出戏少了世界观,少了人物信念及价值,甚至缺乏辩证,于是几乎可说是情感先行,在这样的叙事基础下,不仅情感容易失重,连带地也使得内容纯然充满咏叹。
-
戏剧
唤醒历史的声音
台上以白炽的灯光、充满回音的音场,接连充斥著枪声、齿轮声、脚步声等各种声响,混合一体,建立起审讯现场的诡谲气氛,同时仿佛直观地让观众从听觉的路径,进入了受审当下浑沌且迷离的状态。此戏不借由打造写实情境来让观众旁观,看似抽离,但事实上是更直接地浸入观众感官,不仅让这场白色梦魇侵入人心,如此不断回荡的共感更进一步地让声音成了串合各零散故事、记忆碎片的主线。
-
戏剧
悲喜双调的成功改编
演出大多时刻都发生在舞台中央,既是家中,也是监狱,仿佛象征了家庭即是重心、生活就是监狱的概念。又例如,舞台中央是家中,舞台深处是一排墓碑;后面是一排身穿丧服的人群告别,哀悼亲人,而前景在含泪含血地吃饭,哀悼尊严;前景在做爱,翻云覆雨,而后面墓碑冷冰冰地矗立,形成对照。这些场景,借由生死意象的并置,跳脱出了单一时刻的悲戚,进而以更宏观的角度,勾勒出了人生全图。
-
戏剧
以性为镜,映人生
以性为起点,却不止于性,而是透过各种爱恨情仇、各种日常和奇遇、各种结合与离别,衍生出诸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交织出复杂的人际网络,将作品主题从性与身体延伸到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归结出这六人的类似状态,进而点出了生而为人的共性:穷其一生都在寻求与人的连结,也逃离不了与人的连结。
-
戏剧
回归宇宙原貌的探险
森林转变成了一片无垠广袤的境地,与一开始的城市相较,形成了自然与文明、无限与有限的对比。这样的境外世界看似神秘而诡谲,无边无际,但又同时带有未来感,呼应著小红帽心之所向的外太空世界,似乎也意味著此般希望,看似无可捉摸却又充满著无限可能,深具寓意。
-
戏剧
以「家」为起点,走出新局
全戏未以过於戏剧化的贯穿事件来处理主角莉莉的问题,反而将之暗藏于许多日常片段里,这些日常与平淡成了全剧底色,让诙谐、梦幻与回忆的色彩偶然出现的时候,更显得斑斓而可贵。整场下来,细腻而不耽溺,温情而不滥情,并且充满著类似现场集体创作的能量,使物件剧场的叙事形式兼具感动、张力和深度,就许多层面来看,都可说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
戏剧
活在过去的历史幽魂
戏偶的多元呈现,确实将整段历史呈现的相当精采,但连续下来,表演性过强,甚至某种程度上,作品内里似乎隐隐显露出了不得不让每个片刻都得充满趣味的焦虑。好在这样的趣味呈现,是表现在戏偶身上,精巧地带出人物生活的种种片段。然而,如此间接而幽微的手法,有时却接著演员直接而满溢的情感投射,使得偶的冷静与人的激昂并置一起,形成对比,略显扞格。
-
戏剧
等待落幕的爱情 永不停演的悲剧
即使剧情单薄,通篇以情绪为出发,却在此剧情性低限的框架中,聚焦于爱情、语言以及人类主体意识的解构,并以更宏观的角度,将情侣关系提升至两人关系、权力政治、存在主义、阴阳哲思、后设戏局的向度来探讨,丰富了剧作格局,也加深了辩证层次。
-
戏剧
布莱希特鼓声再响:还魂抑或除魅?
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在过去剧场写实风格盛行的年代,确实就观戏体验和习惯上,带给当时观众不少冲击;时至今日,在深受布莱希特美学影响的当代剧场里,处处可见疏离手法足迹,这项源自于布莱希特的形式思维已不再是布莱希特的「专利」,那么观众是否仍疏离于这样的疏离,或者有没有可能更感亲近而显得麻痺?因此,当这布莱希特的「鼓声」再响,是还魂了,还是除魅了?
-
戏剧
真实的召唤与极限
这场秀,一面打破了所有的实境,宣告这终究是一场梦境,一面揭示了似乎也颂扬著这一路上所经历一切事件的展演本质。对我而言,这样的展演本质在过程中因各种形式混杂、各景之间少有连续之下,早已无所遁形。展演愈是试图仿真,愈是让我有意识地好奇它能仿得有多真,愈是窥探且感受到其假扮,进而使得观者在这看似残酷的戏局里,得以乐在其中。
-
戏剧
如梦一般的民主
暮色渐转,投影里浮现不断变形且流动的几何图形,像是天体运行的轨道,也像是万物回归已然最原初的状态,渐转成大黑一片,与此同时,圣光照耀在婴孩身上,形成了有限个体与无限边际之间的对比,再一次地将这部作品的格局从对语言权力的剖析、对殖民霸权的控诉、对文化建构的讽刺,提升到了对个体存在本质的思考。或许,美国民主所试图打造出来的乌托邦,即是他人的地狱;也或许,这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样貌,不过是那婴孩所做的一场梦罢了。
-
戏剧
历史剧的时空格局与史观新意
在这看似线形时间开展的过程中,同时可见一种规律的循环状态,而这样的循环时间,即是自然时间的样貌,反映在日夜、四季,也反映在历史的循环。因此,《战争之王》中的历史,呈现出了一种看似前进、实则反复的时间双重性。如此时间无止尽的反复状态,形成常态,涵括古今。面对这一大片难以捉摸的空无,王的形成及人的存在,显得格外渺小而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