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的乐界盛事,莫过于大提琴家马友友即将访台。期待走入音乐厅的心情,加上全球疫情似乎快画上句号,黝黑郁闷的3年就要结束,此时看到隧道另一头的光,多么令人欢喜!
去年3月中,YouTube上流传一段点击率超高的影片:戴著口罩,头顶扁平呢帽的男子,在美国麻州某疫苗注射室,先演奏〈圣母颂〉,紧接著拉了巴赫〈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坐在休息区等候的民众屏气凝神地听,有人拿出手机录影,有人闭著眼睛享受;十几分钟内,注射室中原有的喧哗和不安平稳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安详,琴声不断流泻,世界却停止运转。
「既然得静坐15分钟观察、休息,我乾脆为大家拉几首曲子。」戴著口罩,头顶扁平呢帽的男子不是路人甲,而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在电视新闻访谈中他提到这段插曲。令人不安的疫情期间,音乐成为许多人的依靠,对外联系、对内定锚,安慰的力道温柔却强大。我清楚记得,疫情刚起的那个春天,义大利深陷恐慌,城市居民自组社区音乐会,在阳台上唱歌互相打气,也为在医院奋战的医护人员隔空加油。
「普遍认为,应对压力大、令人痛苦的时期,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布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还有波士顿音乐与健康研究所的教师透过研究得到证实。长期以来,他们合作探讨音乐如何活化大脑,以及音乐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际功用,最初研究对象为中风和癌症患者:因为大脑组织受损,有些人失去感知音乐的能力,有些人则产生音乐幻觉,在没有演奏╱播放的状况下也觉得听到音乐;透过对失能者的观察,反向理解健康的大脑到底是如何处理和感知音乐。
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听音乐时,我们的大脑其实很忙:当声波进入耳朵,撞击耳膜并引起振动,之后不断转换能量形式,最后形成电信号传达到脑干;脑干是大脑的听觉讯息中继站,之后会将之分送,以活化听觉皮层和大脑其他区域。听音乐——尤其听我们喜欢的曲调——会让大脑许多区域活化,例如处理韵律与节奏、体会时间感和掌管身体运动的小脑;将经验转化成记忆的海马体;有「大脑情绪中心」之称的杏仁核;负责听力、感知和理解的颞叶;还有大脑的奖励回路,分泌快乐荷尔蒙、传导让人兴奋的脑内啡,都得依赖这个系统……简而言之,听音乐时,大脑不同区块必须协同工作,才能整合不同层次的声音,让我们将一系列讯号感知为一首乐曲,其中的精巧与复杂,我们常常视为理所当然。
科学家运用非侵入性造影观察受试者,即时观察大脑不同区域和神经回路在听音乐过程中的活化程度,证实立即和反复接触音乐,的确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也增加不同脑区之间的连结。研究人员举几个例子:其一,小提琴,不管是学习乐器或聆听演奏曲,大脑中与小提琴频率相关的区域会受到较多刺激,不仅得到活化,神经网络连接也会更紧密。其二,帕金森氏症患者,当聆听进行曲或其他节奏分明的乐曲,大脑回路受到刺激,促进患者身体运动,对步态康复很有帮助。
又好比阿兹海默症患者,熟悉的曲调歌谣,对短期记忆丧失的人是很大的正向刺激,〈生日快乐歌〉就是例子,因为整首歌已经在童年时期编码,储存进大脑的长期记忆中。「这些失忆症患者通常很安静,多数时间闭著眼睛躺在床上,跟旁人没有任何交流。」研究团队其中一位大脑科学家叙述自己在医院为患者表演时的亲身经验,「当演奏从小就认识的歌曲时,本来闭著的眼睛会睁开,闪闪发光。他们坐起来,脸上挂著微笑,音乐的力量真的太不可思议。」如今,研究人员更近一步探讨音乐对第一线医疗人员的影响——COVID-19疫情期,他们长时间处在高压环境,身心受到极大挑战——希望找出音乐和生理心理照护的关联。
大脑小宇宙,始终是个谜,音乐像可能存在的虫洞,连接不同时空,带人穿梭于过去现在与未来。「音乐在我灵魂中回响,我怎能不歌唱?」我想到马友友曾在公开讲座上,和美国国家卫生院院长合奏的曲子,他们一人抱吉他边弹边唱,另一人用大提琴和著。我止不住流泪,深深受到感动。人们不仅从音乐中得到治疗,也找到通往生命深处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