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我人在台东池上旅行,试著享受义大利人说的 “dolce far niente”(无所事事的甜蜜):完全不计划、也没安排行程,想彻底放空,来个什么都不做的假期。
身边的朋友很羡慕我能够说放空就放空,「五分钟发呆望著天空,什么都不做也不想,很难吧?至少听个音乐或 Podcast?」朋友问。不过,放空的定义,确实是完全休息,让大脑百分之百停摆;这种状态超出我们的想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前提是,你得学习彻底放手,完全不作为。听起来有点抽象?让我举个例子!
贝多芬是个工作狂,从他生前创作的笔记本可以看出,他热爱作曲,每天花无数的时间辛勤地发想、写曲、修改、再修改,以达成心里怀抱的音乐理念。从贝多芬的笔迹和内容可以判断,他是个奋进、坚忍的工作者,能挺过创作乐曲时痛苦而且耗费精力的时刻。不过,若我们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会发现贝多芬其实擅长即兴演奏,他曾坐在钢琴前记录那些稍纵即逝的乐句,天外飞来一笔的旋律最是优美动人,句句入心。
贝多芬示范了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展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努力奋斗、呕心沥血的创作模式是可控可安排的,灵光乍现、福至心灵的体验却难以捉摸,可遇不可求。这种小灯泡亮起的瞬间,心理学和大脑科学家称之为 flow state(心流状态),是一种毫不费力就有的高度专注力,让人身心合一、念想纯净,并且能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科学家也发现不少成功人士共同具有这种「超能力」,高效能的心流状态让他们仿佛进入化境,做事行云流水,而且有常人不及的专注力与创造力。
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的创造力研究室(Drexel University’s Creativity Research Lab)在一项新研究中,招募了 32 位爵士吉他手参与实验,受试者有新手菜鸟也有经验老道的乐手(以他们的表演次数与累计时间来衡量),研究人员主要想探讨创作与心流状态的关系:到底是哪种状况有利于音乐产出,是无所事事、彻底放空的时刻,还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的时刻?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聆听预录的伴奏(包括古、低音大提琴与钢琴),并就著6组指定歌曲即兴独奏;在受试者即兴演奏的过程中,科学家以高密度脑电图(EEG)记录演奏者的大脑活动,依此评估表演期间所经历的心流状态。除了受试者必须自我评估演奏期间的心流状态,也有专家评审聆听即兴创作的录音,对他们的创造力和演奏特质进行评分。
研究人员发现,比起新手,那些老练的爵士吉他手在演奏过程中经历更频繁、强度更高的心流状态,而且展现更多的创意;另外,为了定位与心流状态相关的大脑区域,科学家特别比对了高心流和低心流状态期间的大脑活动,发现高心流状态的出现与大脑额叶活动减少有关,而我们的额叶专门负责执行与认知控制;换句话说,当我们彻底放下,不控制、不作为,毫不费力却能水到渠成。
我的博士班同学专门研究大脑的空白状态。现在她成了心理医师和瑜伽老师,在瑜珈课程中,她除了教导体式,最喜欢带学生练习「无所事事」。她给学生的每日功课是「定时放空」:可以选择坐在草地上看天空,或坐在家里舒服的椅子上凝视窗外……时间不用长,每日5分钟,总而言之,就是静静坐著,什么也不做。「大家会问,这和静坐冥想有何不同?」朋友说,学生们常对这个功课摸不著头绪,总觉得这5分钟内一定要做些什么,至少要冥想,总觉得这样才能放松。
「现代人已经养成了忙碌的习惯,连放松时都要做点什么!」朋友跟我解释,我们固著于一定得做些什么的观念,觉得自己来到世上,必须交出成绩单,所以我们努力工作以达到绩效,赶著读书、结婚、生子、买车买房,所做的每件事都有目的性;周末闲暇,安排了学钢琴、学品酒、进健身房,连放松时间都充满了「想变得更好的意念」;出门度假,满心想玩得有效率,一站接一站,有看不完、买不完的东西和吃不尽的餐厅。「就纯发呆、完全放空,好不好?」朋友在瑜珈课尾声把功课交代下去,她说,同学们最典型的回答是「我没有时间这么做」。
前几年的疫情让我突然停顿下来。我的工作行程向来高速快转,多工而且四处奔波。这是我喜欢的模式,当身体很累精神也很累,我会感到充实无比,而且不枉一天。想来荒唐,10多年前决心定居义大利,是因为爱上这个连无所事事都充满甜蜜的国度,却没有学到放松的生活态度,仍是常把自己塞得满满的,还洋洋得意。
「一个人坐船,出发后碰到暴风雨,狂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让他不断兜圈子。」我曾向义大利的好朋友抱怨无事可做时,会心慌意乱不知怎么办。他没给我答案,却说了个故事。「这个人绕了一大圈,最后回到原点。妳会说这人做了一次很长的旅行吗?」朋友看我听得出神,不等回答,云淡风轻说了结尾:「这人只是不停在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