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张惶恐,极度需要镇定心神时,你会怎么做?吃甜食、去散步,还是睡一大觉试图忘记一切?有个获得放松和平静的秘密神器……听威尔第!
耶诞节前夕旅行到义大利北方的城市帕马(Parma),这里好吃的东西特别多,不管是色泽美丽的生火腿、跟车轮一样大的乳酪、包了各种馅料的饺子,还是刚起锅热呼呼的炸双胞胎……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帕马也是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故乡,歌剧大师威尔第则诞生在距离城市不远的小镇隆卡莱(Roncole)。
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和威尔第有关的研究计划!英国牛津大学的大脑科学家与生理医疗团队曾经发表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想听音乐镇定心神,比起流行音乐、摇滚或爵士乐,古典音乐更有稳定血压、平静身心的功效;其中最好的选择,是19世纪义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作品。
主导实验的科学家指出,威尔第的合唱曲、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的慢版,还有浦契尼歌剧《杜兰朵》的咏叹调,都列在最能安抚身心的音乐选单中,因为这些作品中出现最多「10秒波」,与人类心血管系统的节律波动完美相合。
什么是「10秒波」?
在大脑与心血管医学领域,这10秒为一周期的波动变化,被命名为「梅尔波」(Mayer waves):简单来说,人类的心脏每次跳动后,生理数值都会回送到大脑,但大脑却会透过两条以不同执行速度的神经,将控制资讯发回心脏,不同步的状况每10秒为一周期,正常状况下,人体的血压就是循著这10秒周期的节律在波动。
研究团队将24位健康的年轻受试者等分成两组,其中12位是职业合唱团成员(3年以上的经验),另12位则是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并以随机的方式让他们收听不同类型音乐,除了爵士和流行音乐外,还有知名的管弦乐作品(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第三乐章慢板)、情绪逐渐推高的歌剧咏叹调(浦契尼的《杜兰朵》中的〈公主彻夜未眠〉)、风格统一且平稳的宗教歌唱作品(巴赫的清唱剧〈只有上帝才能拥有我的心〉)、频率近似「梅尔波」的威尔第的歌剧咏叹调(例如,《纳布果》中的〈飞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及《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受试者也会聆听静默无声的片段当作为对照基准,研究人员则在受试者聆听各种音乐选段的同时,记录心律、呼吸、血压和血管舒张与收缩等生理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心血管和呼吸波动会忠实反映音乐的起伏,其中,最具有安定血压、平稳心跳与呼吸等正向效果的曲子,是频繁出现「10秒波」的威尔第作品,而舒缓的贝多芬第9交响曲慢板,以及能感染情绪的浦契尼咏叹调也有相似的功能。研究人员亦表示,就算选择音乐品味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排除主观且个人化的观点,古典音乐可以应用于对抗焦虑和忧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有辅助功能。
同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也指出,天主教的唱诗和运用念珠诵祈祷词,也和人体的梅尔波相吻合,在声音与生理的同步节律波动下,对健康和情绪稳定有正面影响。我没有宗教信仰,但好几次在教堂中碰到诗班吟唱,聆听的同时,全身上下宛如有暖流经过,产生极大的共鸣,得到身心灵安适的愉悦感受。还有一次,偶然的因缘巧合,我体验了颂钵的神奇效果,老师敲响颂钵的过程中,我的身体仿佛和音波能量同频共振,带来巨大的平静,宛如在无重力的梦境中飘浮,好舒服、好自在。
近年来,大脑科学界发表许多研究,纷纷证明听古典音乐的好处,从怀胎待产的母亲、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或是记忆退化的银发族,不同的生命阶段听古典音乐好处多多,都已得到证明;加上医学界更近一步的研究,甚至找出古典音乐作品中具有正面影响的特定作品,透过音乐为身体和心理带来健康,是多好的一件事。
在帕马城里散步,我刻意点选威尔第的作品,边走边听,踏著规律有韵的步伐,目标前往最喜欢的餐厅吃晚餐:帕马城里有条巷子,夜晚点亮的灯,一排一排写著〈飞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的歌词。我跟著哼唱,快乐不已,想著不久之后即将端到面前的整桌美食(我已经决定要吃热呼呼、胖嘟嘟的炸双胞胎,夹美味生火腿,还要点一瓶地产的气泡红酒),路途中心情大好、通体舒畅。
咦,我不禁想,那到底是充满「10秒波」的音乐,还是帕马的传统美食,起了比较大的疗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