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的新年新希望(Yun-Pei Hsiung 绘)

每年元旦,听完威尼斯凤凰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便会转台继续听维也纳的那场;然后,满心虔诚地许下新愿望:来年我要多运动,健康吃、健康瘦,还要学会放下,不要太常纠结于自己难以控制的事⋯⋯这几场音乐会通常在欧洲的中午时间结束,听完,便和家人欢聚餐桌,立刻大吃大喝,吃饱便横躺沙发,才许下的愿,马上破功。

史丹佛大学曾做过1组很有趣的压力实验:受试学生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只需记住两个数字,而第二组学生则有7个数字要背。两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被随机分配任务,也填写问卷调查,最后再测试他们对数字的记忆。午餐前,两组学生完成测试,离开实验室时,受试者从两种不同零食之间择一享用:一片巧克力蛋糕,或一碗沙拉。实验目的在测试学生们的精神压力。

结果非常好玩:需要记7个数字的学生,他们选择巧克力蛋糕的机率是第一组学生(只需记两个数字)的两倍。研究人员表示,当大脑面临认知负荷时——在这个实验里,就是记忆那5个额外的数字——宝贵的脑神经资源被大量征用,造成额外负担;此时,大脑知道,比起较健康、能提供持续能量的沙拉,快速增加血糖的巧克力蛋糕更能满足当下的生理需求。换句话说,当大脑疲惫时,我们几乎不可能跟甜点说不;在「想要」(速升的糖分)和「需要」(持续的能量)间挣扎,只要区区5个数字就能让大脑屈服于下意识的欲望。

不是我故意泼大家冷水,但从大脑神经科学角度来说,念力根本不给力。大脑杏仁核掌管无意识情感力量,而控制有意识的意志力最主要的区域,则是前额叶皮层(位于我们的额头后方);很多时候,我们从经验得知,杏仁核(情感)常常凌驾前额叶皮层(意志)。也因如此,当我们立定新年新希望,用意志力推动新生活,常会让前额叶皮层造成认知重担,这种负荷日积月累,形成慢性压力:它会回头削弱意志力,为无意识的情感力量推波助澜,失败海啸就是这样酝酿出来的。

请容我分享自己的亲身经验。过去10年,我的新年新希望总有「减重」和「运动」两项——我「想要」跑马拉松、我「想要」重回高中时期的体重——但总是3分钟热度之后,无疾而终。不过今年春天,我在没有特别许愿的状况下,正视了我的「需要」——实际上我不必少20公斤,也不用成为三铁选手,只需要瘦个3、5公斤,让膝盖负担别太大就好。所以每天散散步、骑骑车,少喝一杯,也别吃那么饱,应该可以达成。这些小习惯带来的改变趋近无形,但日积月累也将细砂积成塔,到年底,我竟然成功减去16公斤,证实了许下新年新愿望时,分清「想要」和「需要」很重要,将注意力从「想要」转移到「需要」,对肩颈(减压力)和肚腩(减体重)都有帮助。

「自我决心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专门研究人类的动机——动机引发行动,行动带来成就,成就累积成奖励,再度引发持续的动机——特别妙的是,人们却常做出违背自己利益的选择。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西(Edward Deci)和理查.莱恩(Richard Ryan)教授以人的3大关键需求——胜任感(知道自己做得到)、自主性(知道自己有所选择)、自我连结(喜欢自己的改变)——来解释这个矛盾现象,当以上3个需求得到满足,动机和行动才能持续。

在我看来,最好的新年新希望是「小习惯」:分段进行,一步一步达成,在日常生活中做些能轻松达成的改变,没有太多压力和负担;切记,别让大脑受到太多打击,才不会适得其反。与其在1月1日立下大志向「我想要挑战马拉松」,太高太远的标准通常会带来庞大的执行与实现压力,也许每天到运动场散步,有空就跟家人朋友去河滨骑单车,这样的小习惯更让人开心,也能提高健康水平。

特别喜欢我义大利婆婆说的「新年新希望的目的是要开心,而不是惩罚自己。」可不是!2023年,终于度过艰难的疫情(好快又好慢的3年啊),我们来许让自己快乐的愿望:在生活里建立小习惯——听场音乐会、看出戏、参加展览、没事爬爬山、散散步——稳稳地、开心地,每天做点细微改变,累积成美好的、更爱自己的一年。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