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s: "The Jellicle Ball"》的宣传主视觉。(截自网路)
纽约

转型变装皇后夜总会,沉浸式的《猫》起死回生?

谁会预料到今年夏天纽约最热门的表演,是安德鲁.洛伊.韦伯备受嘲弄的《猫》(Cats)?而且这个表演(Cats: "The Jellicle Ball")不在百老汇,甚至也不在哪个以前卫表演知名的外百老汇剧场,而是在下城世贸中心911遗址上所建、最新的帕尔曼表演艺术中心(Perelm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猫》似乎不需要重新引介到观众的意识里,原来的制作在伦敦演了21年,纽约演了18年,至今仍是两地最长寿的音乐剧之一,在德国和日本也都有长寿制作。原导演崔佛.努恩(Trevor Nunn)改装演出的剧院,让观众感觉是置身于垃圾场里,对许多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所谓的「沉浸式演出」。

但许多评论家和圈内人一直都有点看不起《猫》,认为它纯粹是哗众取宠,风格多样的歌曲是「大杂汇」。韦伯就诗人艾略特给他的孙子女写的催眠诗谱成歌串成戏,当时就受到智慧财产权的严格限制,基本上没有故事(这部戏没有挂名的编剧),只好说是一群流浪猫每年一晚来选后,后来也大大减少了重新想像这个作品的可能性,2019年的电影版票房口碑两失利,似乎证实了《猫》的局限性。

帕尔曼表演艺术中心官网中的《Cats: "The Jellicle Ball"》制作介绍页面。(截自帕尔曼表演艺术中心官网)

谁想到这个紧箍咒反而成了新制作的灵感来源,把场景搬到纽约布朗士区黑人非裔拉丁裔同志一度流行的「Ballroom」文化圈内,这些「猫」不再是真的猫,而是来争奇斗艳的变装皇后。「Ballroom」的文化,最近因为妮妃雅在美国得奖而在台湾走红;更早以前,则是因为玛丹娜一曲〈Vogue〉将其带入主流社会。简而言之,上世纪70、80年代的黑人同志在白人种族歧视和黑人社会恐同的双重排斥下,发展出在同志夜总会男扮女装以发抒平常不得表达的自我的传统。导演 Zhailon Levingston和Bill Rauch只是换了一下时空,就让原来是强加上去的故事,突然合身了;原来彼此间词曲风格都不相关的歌,也都成每个竞逐者走伸展台的个别配乐(他们的舞台设计也是把整个剧场变成夜总会沉浸式)。这一下,原来根本没有现实根据的故事(选美的猫?)不但合情合理,甚至有了文化批评的深层意义,难怪纽约文艺圈人士争先恐后到下城去朝圣。

这个制作已经加演了好几次,是不是会「升级」到其他场地,目前尚没有风声。但其实这个演出很可以保留在PAC,因为这个表演中心的成立宗旨之一,就是把人流带进金融区,尤其是喜欢夜生活的人流。纽约在百老汇以外,一直没有真正演定目剧的场所,或许这只《猫》可以在此定居?

艺术家请回答-张擎佳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4/09/14 ~ 2024/12/14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