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个大使馆》彩排现场。(张震洲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进击的台湾文化力──「夏佑体验:台湾焦点」法国巴黎现场传真 国家场馆为何、如何建立起「背后的一群剧院」?

三个重点,解析两厅院近年国际连结发展策略

在布拉瑞扬、阿爆、杨乃璇、王宇光等艺术家在法国夏佑国家剧院的「夏佑体验:台湾焦点」(Chaillot Expérience#2: Taiwan)演出之前,新生代编舞家周宽柔与导演洪唯尧在今(2024)年7月,也先后来到法国,参与亚维侬艺术节「不可能的传承」艺术家培育计划(Transmission Impossible)。这是这个法国最古老的艺术节的首度尝试,让合作的全球伙伴各自推举该国的创作者参与,分两梯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并与各国创作者共创呈现阶段作品。

周宽柔与洪唯尧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各自在一周内密集看艺术节演出、直接与主创者对话并与各国创作者交流、创作,虽有语言隔阂、交流时间太短等障碍与限制,但都不妨碍他们用感官、用身体去尝试理解不同的对话对象,在异国语境中去思考与回答「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

洪唯尧分享:「这次经验让我更发现国际合作有很多机会跟可能性,也让我更思考创作不该只限在台湾,创作应该不受地域、文化差异的限制,应该要关注世界,乌克兰、黑人种族、生态……都跟我有关。」

无论是「夏佑体验:台湾焦点」或「不可能的传承」艺术家培育计划,台湾艺术家在这些国际舞台演出、驻地交流,与世界产生关系,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是国家两厅院。两厅院国际发展组组长高作珮表示:「国际发展组成立时目标就不仅推制作国际巡演,国际场馆结盟合作内容是很多样性的,将艺术家交换与合创共制都考虑进来,希望能参与制作流程的前期,从研发、制作、呈现到巡演,建立循环。」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