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利安诺(Serge Braem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艺号人物 People 法国创作型手风琴家

李查.盖利安诺 纵横音乐世界 让手风琴「无所禁忌」(上)

`

2025TIFA 李察.盖利安诺纽约探戈三重奏

2025/4/19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作曲,不是职业,而是热情!

——盖利安诺。

对我而言,手风琴是吊著肩带的史坦威

现年75岁的李查.盖利安诺(Richard Galliano),出生于法国南部风光明媚的坎城,16岁代表摩纳哥公国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市(Valencia)参赛,赢得「手风琴世界联盟」大赛(CMA)青少年组第一奖,隔年于法国加莱市(Calais)再度赢得CMA大赛成人组第一奖,并三度取得法国最高荣誉的音乐胜利奖(Victoire de la musique),也是现今唯一一位获得德国古典唱片老牌「德意志留声机」(Deutch Grammphon)录制专辑的手风琴与班多钮琴(Bandonéon)演奏家。日本大师小林靖宏(Yasuhiro Kobayashi)曾说:「盖利安诺改变了手风琴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谈手风琴在『盖利安诺之前』与在『盖利安诺之后』。」的确,在盖利安诺录制的70多张唱片里,让人看见这项乐器演奏的多样性与精湛性,曲目从古典、爵士到法国香颂,还有在不同乐种之间的跨界改编,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法国广播电台(Radio France)亦称誉:「盖利安诺是第一位打破爵士与手风琴之间界线的演奏家,从此,手风琴再也无所禁忌了。」 在他的手中,手风琴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贫民钢琴」(piano du pauvre)乐器,而是一种讲究技巧与诗意的音乐艺术。

法国晚上8点半,葛利安诺搁下正在作曲的工作,开始在电话那头侃侃而谈自身的经历与对音乐的热爱。回首自己的音乐之路,盖利安诺认为他的父亲——手风琴家吕西安.盖利安诺(Lucien Galliao,1926-2018)对他影响深远。在父亲的启蒙与循循诱导下,4岁的盖利安诺开始学习手风琴,从此爱上这项乐器,并很快地走向手风琴家之路。现今写在盖利安诺个人网页上的中国俗谚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注1),正是父亲当年对他的教导。其后盖利安诺进入尼斯音乐学院,除了手风琴,也学习和声、对位法与长号,1969年取得长号第一奖文凭。在尼斯音乐学院期间,他在克劳德.诺埃尔(Claude Noël)的手风琴课里,认识了爵士乐,除了父亲与诺埃尔的指导外,大半时间是自学。有一天他听到美国著名爵士小号手克利福德.布朗(Clifford Brown,1930-1956)的唱片,惊为天人,突然开窍:「虽然我没有试著去模仿他,但这位小号手的技巧、精力,尤其是掌握节拍的能力,甚至到今天,还是让我惊叹不已!他是个很有天分的艺术家,也是现代许多器乐手的典范。布朗26岁时因车祸辞世,比莫札特还短命,可说是小号界与爵士乐的莫札特。」如今,盖利安诺每当听到布朗的音乐,就感觉又回到当年14岁的自己。

陈思宏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广告图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舞台剧精采片段抢先看广告图片
《悲惨世界》10个不可不知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李查.盖利安诺(Richard Galliano)

法国手风琴家,1950年12月12日生于坎城,  父亲是音乐教育家也是手风琴家,对他影响深远。他擅长融合爵士、探戈、法国香颂与古典音乐,并创立了「新风笛音乐」(New Musette)风格,为手风琴带来全新生命。曾与众多音乐大师合作,包括 Astor Piazzolla、Chet Baker、Charles Aznavour 及 Michel Petrucciani,作品横跨多种音乐流派。并发行了多张重要专辑如《New Musette》(1991)、《Passatori》(1999)、 《Piazzolla Forever》(2003)与《New Jazz Musette》(2016),展现他对音乐的独特诠释与创新。曾多次获得法国音乐大奖(Victoire de la Musique)与国际音乐奖项,并致力于提升手风琴在爵士与古典乐界的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之一。2009年获得法国文化部颁授「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