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来说,2026年是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建国250周年,有不少乐团藉这名义宣传,但似乎除了少数乐季开幕音乐会,整体仍然是票房导向。
旧金山交响:布隆姆斯泰特99岁指挥马勒第9
旧金山交响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新乐季最重点,在于抢到近3年最热门机会,2026年将99岁的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指挥马勒第9号交响曲。
布隆斯泰特属于老一辈指挥,他在NHK的马勒9号现场录音,被票选为乐季最佳演出,成为2022年赞助会员的免费赠品CD,日本二手市场已经疯狂飙涨破台币万元……虽然,他之前有 与巴伐利亚的班贝格交响合作录音,并且透过商业发行(2019),但二手市场的非理性,也说明了能现场听这位老指挥的机会珍贵。如果能在旧金山现场欣赏,绝不要放弃……以他的年纪,每一场都可能是告别演出。

洛杉矶爱乐(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的两个重点,则在于现任总监杜达美(Gustavo Dudamel)的理察.史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和前好几任总监老前辈祖宾.梅塔的布鲁克纳第8号交响曲。
也是纽约爱乐(New York Philharmonic)新任音乐总监的杜达美,曾和洛杉矶爱乐录制艾伍士(Charles Ives)的交响曲全集,在各大录音奖项获得「年度最佳管弦乐演出」,还因此获邀在柏林爱乐厅演出这套曲目;这个乐季特别藉美国国庆机会,把这套大受欢迎的美国作曲家曲目,安排作为纽约爱乐的开季音乐会。
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的新乐季不能说没有重点演出,但太多客席,看不太出来总监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自己的企图,从宣传来看,每一场都重要,反而很难说出新乐季的明显特色; 但他在开幕音乐会安排全美国作曲家,加上委托创作,算是庆祝美国庆典的音乐会。

各地乐团与指挥交替:从克里夫兰到芝加哥的话题布阵
克里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的重量级曲目包括马勒《大地之歌》、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及威尔第《安魂曲》,另外还有不是由乐团总监指挥的韩德尔《弥赛亚》。
费城管弦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2025年庆祝建团125年,除了总监系列将安排演出布拉姆斯交响曲和韩德尔《弥赛亚》,另外特别安排近几年YouTube点阅率超高 的范克莱本大赛得主任奫灿和指挥艾索普(Marin Alsop)再次同台,演出巴尔托克第3号钢琴协奏曲。针对美国庆典系列,有总监聂泽-瑟金(Yannick Nézet-Séguin)和钢琴家伊莲.葛莉茉(Hélène Grimaud)合作演出盖西文和伯恩斯坦。
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的重头戏,是兼任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麦凯莱(Klaus Mäkelä),要在芝加哥推出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2025年巴黎管弦台湾巡回在台北演出《幻想交响曲》,不知道听过的人是否还有印象?如果乐团换成是芝加哥交响,效果如何?值得玩味。

想到当年刚接任洛杉矶的迪士尼厅,还是鲜肉的「大新闻」,现在杜达美已经是中生代,而他的合约将在2026年期满,因此洛杉矶爱乐打出「现任总监最后一个合作乐季」作为宣传。
其实乐团和指挥家的合约,在英美两地的乐团从2025到2027年之间变动「不小」,杜达美是长达17年合约后将有新去处「纽约爱乐」,而纽约爱乐的合约要2026年才生效。
另外,同样已经在芝加哥爱乐提前实质上任的麦凯莱,合约也要到2027年才生效。但杜达美即将卸任的洛杉矶爱乐,在本文撰写时仍未公布接任者。

钢琴家与拉威尔:多位明星重复诠释同一作品
杜达美和纽约爱乐的乐季已经正式开启,乐季开幕音乐会主打杜达美指挥,任奫灿演出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这也是赵成珍2024/25乐季国际巡回的主打曲目,也是王羽佳在费城管弦乐团的开幕音乐会,以及2025年11月和克里夫兰管弦演出的曲目;而在芝加哥交响,麦凯莱找来师兄——中生代芬兰指挥家米柯.弗兰克(Mikko Frank)和本来因病退出舞台(2019年诊断出多重性硬化症)再度复出的爱莉丝.沙良.奥特(Alice Sara Ott)同样演出拉威尔钢琴协奏曲,而爱莉丝也将在伦敦交响演出相同曲目。
拉威尔,这两年真是他的本命年!(?)因为还有一个原因是王羽佳在2024/2025乐季的主打曲目是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

英国伦敦交响迎接新时代
在英国,几个重要乐团的变动算是已经过渡完成。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在2024年新总监上任,曾经放话要把伦敦交响带得比柏林爱乐一样厉害的拉图,合约到期未续任,由帕帕诺(Antonio Pappano)接手,这位前柯芬园皇家歌剧院总监、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首席客座(曾和大都会歌剧院在2021年完成华格纳21世纪新《指环》),将在新乐季安排华格纳《崔斯坦与伊索德》。
在历史上一直和伦敦交响轮流争「伦敦第一」的爱乐管弦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今年是80周年(建团时间更早,这里计算的是首场正式公开演出时间),首席指挥(不是总监)是芬兰青年指挥鲁瓦利(Santtu-Matias Rouvali),2021年合约生效,上任至今口碑不差,YouTube尚可以找到他和乐团系列理察.史特劳斯作品演出,厉害不厉害大家可以自己判断。新乐季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企画「重现理察.史特劳斯指挥爱乐管弦的最后一场演出」;另外还有柴科夫斯基大赛首奖得主刘禹锡将在BBC逍遥音乐节首演,曲目正是大赛决赛曲目柴科夫斯基第2号钢琴协奏曲。另外,刘禹锡也将在2026年4月在3个不同场地和乐团合作拉威尔钢琴协奏曲……

英美乐坛趋势观察
3位女指挥家声势日盛 新乐季出场率高值得注意
玛琳.艾索普曾率领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多年,曾经担任芝加哥交响「夏季音乐节」首席指挥,目前职务转换为音乐节策展人,另外在费城管弦乐团也是夏季音乐节首席指挥,在伦敦的爱乐管弦乐团,同样也是最受欢迎的指挥;因为曾和英国共同推动青少年推广计划,要让从未听过古典音乐的青少年进到音乐厅,她受尊崇的程度比在美国还高,但在美国演出场次还是比较多。新乐季在芝加哥夏季音乐节将演出《天方夜谭》、在费城夏季音乐节将演出柴科夫斯基集锦音乐会包含收尾的《1812序曲》。艾索普几乎已经是公认青年演奏家最乐意合作的指挥家,她在费城管弦的演出除了和任奫灿合作,还将和角野隼斗合作盖希文。在伦敦,和爱乐管弦将演出一个世界首演的委托新创作,另外还有《星际大战》搭配《行星组曲》,爱乐管弦到美国巡演的所有场次,也都将由她担任巡回指挥。
香港出生的陈以琳(Elim Chan)逐渐崭露头角,在美国五大乐团间将有吃重演出,在费城、洛杉矶、纽约、克里夫兰、旧金山、伦敦的伦敦交响和爱乐(Philharmonia)都有重要表演。以上是依照演出场次和曲目分量排序,不是在各个城市只有一场,那种沾一下即止,而是有相当的分量曲目和场次,在伦敦交响就有4场,美国更不用提。其实她在慕尼黑爱乐还要和小提琴家哈德里希合作演出,只是那不在本此重点观察当中。
现任职亚特兰大交响乐团的娜塔莉.史图兹曼(Nathalie Stutzmann),是少数从声乐家转行成为指挥,而且担任乐团领导的音乐家。她在亚特兰大乐季排出的曲目,相当具有企图心,包括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巴赫B小调弥撒、马勒第2号交响曲《复活》。除了《弥赛亚》不是由她自己指挥(巧合,和克里夫兰一样),而是邀请古乐指挥家,她几乎透过自己在法国的人脉,邀请了许多声乐家、器乐独奏家来演出,以及下一任法国国家管弦总监的瑞士指挥约丹(Philippe Jordan)演出白辽士《幻想交响曲》。亚特兰大的票房有没有增加不知道,但这些曲目整体看来就非常超值!
女性音乐家地位有所改变,但黑人音乐家的地位改变,似乎还需要更多时间,而这个改变似乎目前在英国较快。不确定是否因为两位杰出黑人独奏家:小提琴家顾斯比(Randall Goosby)和大提琴家坎纳-梅森(Sheku Kanneh-Mason),都是英国厂牌Decca的专属艺人有关。
此外,请特别留意指挥家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凡是他合作的乐团都能重返颠峰,包括洛杉矶爱乐和伦敦的爱乐管弦,即使最近几年没有固定职位,他在英美两地演出仍甚多,下一个顶尖乐团职务有空缺,即可能就会是他的新去处!(王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