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找尋自己的當代語彙:台灣現代偶戲的跨界表演
嚴格來說,台灣以現代偶戲為主體的創作,發展至今約莫四分之一世紀,大致可以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成立於1999年)、偶偶偶劇團(成立於2000年)、飛人集社劇團(成立於2004年)等主打現代偶戲創作演出的團隊成立時間起算。這些團隊對於偶戲的理解認知,完全不同於過往的傳統偶戲團體及兒童劇團,為此,他們甚至於在創團之初,還得花力氣向大眾解釋及教育,偶戲非專屬於傳統與兒童。他們的偶戲理念,不僅能夠吸引當時年輕的現代劇場演員、設計師,一起投入到現代偶戲的研發與創作之中,某種程度也對傳統偶戲界及兒童劇界,有了些許影響。 如今,若要再說偶戲只見於傳統偶戲(如掌中戲、皮影戲、懸絲傀儡),或者只屬於兒童偶戲(或兒童劇),那可是大大地落伍,且脫離現實的;事實上,現代偶戲所面對的,早已擴及層面更廣的觀眾。至於人偶同台,這都只不過是現代偶戲的基本款與標準配備;重點是,從偶的設計、製材、操作,到故事取材、人偶關係,再到演出的場面調度、跨界混種,已經成為現代偶戲創發產製全流程及全面向的範式轉化(paradigm shift)。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是一種個人建構的圖式
「亞」在中文語境裡,主要是次等、較差之意,這有違歷代帝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空間認知與王權治理觀,講究的是「天下」即「王土」,哪有可能認亞居次?故亞洲並非自稱,而是他稱,語源上,「亞洲」全稱為「亞細亞洲」(Asia),原本指的是「小亞細亞半島」(Asia Minor Peninsula),希臘語稱之為「安納托利亞」(ή),該詞語有東方、上升之意,可指歐洲以東之地,日後,歐洲以東便稱亞洲。 這是一般關於亞洲研究、名稱語源的學術書籍或網站都會提到的小知識,查閱便有,自不須我重複贅述;重點是「歐洲以東」,歐洲(註1)得先自我定為中位,「以東」都稱亞洲,這樣的亞洲真的太大、太複雜了,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1935-2003)便曾寫《東方主義》(Orientalism,1978)一書,「厚厚」「重重」地批判過一回,且學術界後續迴盪不已,至今仍影響深遠。 兩種地圖的不同世界觀 我不想像ChatGPT那樣面面俱到、偽科學性、貌似規矩;為了「感覺」亞洲,我同時打開桌電(desktop)和蘋果平板電腦(iPad)的Google地圖,把地圖縮到範圍最大,看著已儲存的曾造訪景點,全部集中在亞洲,精確地說,在東亞,北起北海道,南迄峇厘島,東自釧路(仍是北海道),西至檳城╱大理╱麗江(這3個地方的經度介於東經98度與東經101度之間,所以我把它們擺在一起)。在這些曾造訪的景點之間,有著日本海、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泰國灣、麻六甲海峽、爪哇海等,借日本學者濱下武志(1943-)的觀點,這是「海的亞細亞」(註2)。 善識者可能已經發現我文首提及兩種裝置的Google地圖,我為何要特別強調與區分呢?因為這牽涉到地圖投影的方法,桌電採取的是「立體球形」(3-sphere),而iPad(air 4版本)則是「麥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前者就像地球儀那樣,隨著游標的點動,可以調整想查看的球面區域,且無論如何轉動,都只能看到球體的半面;而後者則是將世界地圖畫在一個長方形裡,經緯線均呈垂直相交,但隨著緯度增加的所在區域,會愈來愈失真變形,該投影法適用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航
-
ARTalks
歷史是留給有回憶者
觀賞的當下,不斷地揣想著,我們是跟著M的回憶在尋溯一九八七年的浮光掠影,當年的M也藉由陳映真的《兀自照耀著的太陽》跟著故事中的小淳的敘述回到一九四○年代知識分子殘影與身分認同的混沌,那麼,這批演員以及當今廿、卅歲的九十後青年,在卅二年後,他們又將以何方式及姿態,回望二○一九年的當下,屆時廿、卅歲的年輕人,又將如何談論二○一九的種種?
-
ARTalks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整齣戲主要是藉由祖孫兩人親暱、逗鬧的對話,逐步開展老年櫻子的青春回憶,而小梅也正值青春,對於愛情有許多浪漫的憧憬,她甚至正在試著寫一本羅曼史小說,所以她總是以天真又帶點白目、八卦又點好奇的口氣,去想像甚至是誇張亂掰曾祖母的青春戀愛。只是沒想到曾祖母的戀愛夢,與整個時代的家國認同尷尬連結在一起,自由戀愛與生命尊嚴之艱難,絕非小梅能夠體會與想像。
-
ARTalks
系統性的崩壞、救贖,與世代對立
音樂方面的表現,刻意用了許多不和諧、扭曲、迂迴,甚至是戛然中斷的手法,性格非常地鮮明強烈,襯托出劇情的陰鶩詭譎與奇險亢奮;幾個群舞場面,能量也充滿全場,尤其開場序曲,就已經展現大器,吸睛引人。
-
焦點專題(二) Focus
不斷的詰問思索 持續的前衛啟蒙
進念.二十面體從一九八二年創團以來,就一直扮演著詰問時代、探詢歷史、憂心香港人當前生存處境、啟蒙教育、文化關注、創意激發、反抗精神等多重角色。該團在表演美學上脫開線性敘事,而以質樸的肢體造型與多媒體形式,呈現非文本的前衛演出。作品累積至今已近兩百齣,多以系列為之。而進念與台灣劇場界從早期就展開交流,也激盪出不少創意火花
-
藝號人物 People 香港劇場導演
鄧樹榮 尋索人在劇場之存在狀態
香港重量級劇場導演鄧樹榮,作品以形體劇場與簡約美學為特色,將於十月份首度帶著作品《泰特斯2.0》訪台演出。他在香港劇場盛行的高利埃表演訓練之外,另闢了一條演員訓練的蹊徑,融會貫通梅耶荷德和葛羅托斯基的表演理論與實踐,以及瑜珈及太極的身體修行觀。趁此機會,本刊專訪鄧樹榮導演,一談即將訪台的《泰特斯2.0》。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式幽默 ╳ 阿Q精神 諷刺針砭也深刻省思
香港的社會氣氛與人心感受,在「九七回歸」大限之前,一直有「借來的時空」的末日情結,在倒數計時的時間壓力下,無力移民或是對香港未來仍抱有信心的市井小民,只有努力、認分地拚搏搵食,稍有空暇,也只能即時行樂。這種只能顧及眼前當下、快速到位的情感結構,衍生出特有的港式幽默與喜劇文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阿Q後傳》編導
甄詠蓓:阿Q精神歷久彌新,而且被發揚光大
由香港知名全才演員甄詠蓓編導、新加坡實踐劇場演員演出的《阿Q後傳》,將魯迅的經典文學改編搬上舞台,以「阿Q精神」諷刺當前社會,在虛擬的空間「未莊」中,身穿白衣、臉上塗著丑角「豆腐臉」的演員,引領觀眾穿越時空,看看今天的阿Q們有沒有什麼長進甄詠蓓說:「阿Q精神歷久彌新,九十年過去了,不但沒有被當年的革命革掉,反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華人社會裡被傳承得很好,且發揚光大。」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1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現象觀察—戲劇戲曲
創意策展很吸睛 七年級生成為創作主力
因應民國「百年」與文創政策催動,去年的演出可謂爆量,但在藝術表現上,「創意策展」、「獨角戲」、「七年級創作者」、「非傳統空間演出」、「戲曲的實驗與嘗試」,都是這個年度的重要關鍵詞,可由此看到台灣劇壇的發展趨勢。
-
焦點專題 Focus
劇院不足 所以「全城皆舞台」
澳門的正規劇場甚少,但演出活動日益旺盛,所以各劇團窮中變通,或是開放自己的排練場,作為當地的小型表演空間,或是利用古蹟活化空間作演出;而有十年歷史的澳門藝穗節舉行時,更是「全城舞台」!本文作者以個人赴澳門的經驗,介紹當地的特色劇場空間。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四:兩岸戲劇交流新局面
大陸劇來台熱絡 台灣市場水土不服?
在過去的一年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鹿鼎記》、央視電影頻道的《電影之歌》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四世同堂》等大陸大型舞台與音樂劇,紛紛來台演出,台灣的觀眾反應不一,主觀感覺上,似乎呈現水土不服的隔閡,熱度不高。這中間的原因何在?而未來可以期待的交流戲劇類型又有哪些?
-
藝@書
為受壓迫者發聲的劇場美學大師
編按: 本期刊出黑眼睛文化「劇場手邊書」系列的第二本書《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精采摘要,針對「社區劇場」提出精采的見解。該系列由牯嶺街小劇場策劃,耿一偉主編,是一項長期的出版計畫。以手邊書的親和形式,兼顧前衛、時代性、深入淺出的考量,尤其注重以個別作者對國內現況的觀察,提出有用的論題方向,彌補中文出版的空缺。 大約從二○○○年開始,戲劇教育、社區劇場、應用劇場等相關的研討會與研習營已越來越多,幾年下來,不僅從事教習劇場的團體變多了,地區的分佈更廣了,和國際相關領域的交流互動也越來越頻繁,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成為許多從業者不得不認識的一位劇場先驅,他的理念和技巧,即使以當代世界劇場的高度來看,其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的。 這本小書第一章介紹波瓦的生平背景,第二、三章介紹他從受壓迫者劇場到立法劇場(legislative theatre)的幾個主要概念與技巧,第四章則介紹英國教習劇團GYPT和波瓦受壓迫者劇場之間的「相遇」,這樣的例子在國外幾乎數不勝數,我之所以挑選GYPT,一方面因為我個人參與過當年的互動劇場研習營,比較熟悉,二方面也可以讓相關從業人士回頭檢視過去十年來台灣在教習劇場方面的成長歷程(註),第五章則以一場研討會的記錄文章,作為本書正文的結束,但這並不代表受壓迫者劇場在台灣經驗的結束。 波瓦的生平與時代背景:流亡與返鄉(1971以後) 出獄之後(編註1),波瓦開始了海外流亡的人生,途經阿根廷、秘魯,他的第一本書《受壓迫者劇場》,就是一九七四年在阿根廷出版的;後來他又輾轉流亡到葡萄牙,最後來到了法國巴黎,在這裡他一直待到一九八○年代末期才又回到巴西。他的被捕下獄與出獄流亡,也讓創團將近二十年的阿利那劇團(編註2)搖搖欲墜,先是阿如汀(Luis Carlos Arutim)導了一齣內容貧乏、了無新意的關門之作《甜美的拉丁美洲》Doce Amrica La
-
戲劇
夢的鈍意與刺點
五號病人最終是在諾曼第城堡的湖邊「看見自己」的,如果說這就是他解開生命之謎的鑰匙,劇場界或許也可以從這次的《如夢之夢》看見自己,不管是對於明星演員的迷思、製作與票房的動態平衡、教育劇場與商業劇場的建教合作等面向,獲得一些啟示與再省思吧!
-
研討會
打開應用戲劇的新視野
隨著社會發展的轉趨多元,今日的戲劇實踐,不再僅僅是「純粹」、「藝術」、「菁英」或「中產階級」所能夠涵蓋的了。「應用戲劇」的理論、實踐、可能性與瓶頸,都應該被更廣泛地關注與討論,以增加其能見度,並吸引同好者共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不出校門口?
非專業的各級校園戲劇比賽活動相當多,專業的「劇場界」卻沒有一套評鑑制度,即使擁有戲劇比賽得獎的光環,也不見得有多大的實質效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開台灣劇展史
匯演現象產生的背景因素及其發展模式,隱含著對於台灣當代劇場發展的啓示或影響、以及創作藝術本質的提昇與否等議題。像「實驗劇展」這種年度一次的匯演,便對於一九八〇年代以降的台灣現代劇運貢獻良多。因此,縱覽國内現代劇場匯演的歷史脈絡,應該値得成為一個「小題大作」的切入點。
-
戲劇
多層變奏的上乘喜劇
這齣戲從一樁春秋故事,變奏為公演前的彩排戲碼,再變奏為角色的錯置,再變奏為真實與戲劇的類同與混淆,最後再變奏為嶄新的對位,結構層次均錯落有致。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表演工場唱「獨角戲」
臨界點的團址「生活劇場」提供了一個場域,沒有任何藩籬,放任、自由、民主,只要是對小劇場演出有興趣的各路人馬,幾乎都能夠吸納,具有某種「同儕匯集力」,看似組織結構鬆散,卻像一隻變形蟲一樣,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輪廓、變換自己的面具。
-
戲劇
令人耳目一新的《愛情新世代》
《愛情新世代》這群由公開徵選而取得演出機會的演員,幾乎包納了大台北地區相關的戲劇專業學校,另有新竹師院初教系、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等非專業科系的學生;這群對劇場表演不同的觀念、教育、訓練與期待的成員,在導演四個月的調教下,展現出來的表演火候雖有深淺,但至少風格臻於一致。對新創團且沒有任何明星演員的團體而言,這點倒是相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