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鹿鼎記》。(新象文教基金會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0表演藝術回顧 現象觀察之四:兩岸戲劇交流新局面

大陸劇來台熱絡 台灣市場水土不服?

在過去的一年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鹿鼎記》、央視電影頻道的《電影之歌》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四世同堂》等大陸大型舞台與音樂劇,紛紛來台演出,台灣的觀眾反應不一,主觀感覺上,似乎呈現水土不服的隔閡,熱度不高。這中間的原因何在?而未來可以期待的交流戲劇類型又有哪些?

 

在過去的一年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鹿鼎記》、央視電影頻道的《電影之歌》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四世同堂》等大陸大型舞台與音樂劇,紛紛來台演出,台灣的觀眾反應不一,主觀感覺上,似乎呈現水土不服的隔閡,熱度不高。這中間的原因何在?而未來可以期待的交流戲劇類型又有哪些?

 

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兩岸的戲劇交流似乎有了些許變化,尤其是台灣戲劇團體和作品赴大陸演出的人員與次數,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模式也漸趨靈活與多樣化,早先多半是劇團單打獨鬥、試水溫的方式,二○○○年代中期有人居中協調、在大陸舉辦台灣小劇場藝術節之舉,到了去年則是結合上海世博、台灣團隊在場館內推出多場演出;另外,傳統戲曲界則是開發出一條「演出帶學術研討」的路線,在過去的經驗裡頭,這條路線只要不受政治面因素影響,走得相當熱絡而穩定。

綜觀下來,台灣的戲劇作品如《暗戀桃花源》(賴聲川與大陸劇團、演員合作)、《這一夜,Women說相聲》、《寶島一村》、《莎姆雷特》、《京戲啟示錄》、《跑路救天使》、《向左走向右走》等,在大陸的反應叫好又叫座,儼然是一股新世紀的「台灣熱」。

同樣地,在過去的一年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鹿鼎記》(寧財神編劇、何念導演)、央視電影頻道的《電影之歌》(田沁鑫導演、李宗盛作曲、葉錦添服裝設計)、以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四世同堂》(老舍編劇、田沁鑫導演)等大陸大型舞台與音樂劇,紛紛來台演出,台灣的觀眾反應不一,主觀感覺上,似乎呈現水土不服的隔閡,熱度不高,我試著從幾個角度來解釋這個現象。

國家級院團來台  題材老觀眾難捧場

大陸的現代劇場主要分三大類:一、國家級的院團;二、以娛樂搞笑為主的文化公司;三、小劇場話劇組織。在台灣所看到的大陸劇多半屬於第一類,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國家級院團的資源相對充裕,能夠通過上級文化機關的審批,渡海來台演出,節目內容勢必政治正確,至少是以文化正確來包裝政治正確,如此來台的大陸劇在內容與形式上,便經常局限在一定的範疇之內,主題多半觸及中國歷史,刻意迴避當代中國,表演風格與舞美效果則常極盡表現主義之能事,誇張、霸氣、野氣、硬調的充塞情緒,和台灣劇場觀眾長期所培養起來的審美經驗,產生扞格不入之感,甚至是蔑視與輕忽的態度;反而,在面對同樣來自境外的歐、美、日等節目演出時,卻經常呈現出一種仰慕之情。

再進一步看,國家級院團所帶來的節目,多半還是在「郭老曹」(郭沫若、老舍、曹禺)的寫實主義作品美學範疇之內,雖然大陸劇在一九八○年代以後,有許多作品想方設法在形式上求表現,但最核心的馬克思唯物辯證主義,早已經是大多數創作者與作品的DNA了。

偏偏台灣的現代劇場發展,自兩岸分治以來,幾乎沒有寫實主義的美學傳統,不是馬森所批判的「擬寫實主義」,就是一九七○年代的荒謬主義,再來就已經是一九八○年代以來的形式主義了;因此,「郭老曹」式的寫實主義作品,較能夠吸引老一輩觀眾的好感(但他們會逐漸凋零),至於中生代與年輕學生觀眾的情感結構,因成長與教育的環境迥異於當代中國,很容易在觀賞時產生情感的斷裂與疏離。倘若經常引進大陸國家級院團的台灣藝術經紀公司,不深入考量這個深層次問題,缺口只會愈來愈大。

白領小資娛樂劇  觸及當代中國社會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類的節目:以娛樂搞笑與男女愛情為主的戲劇小品。到目前為止,這類大陸劇在台灣的舞台上幾乎是消聲匿跡,我多半是透過公館商圈的簡體字書店購買演出影音光碟,或者是YouTube網站來蒐尋相關的演出片段,再者就是透過閱讀相關資料,來了解這類節目。

以田曉威編劇、李伯男(被稱為中國戲劇界的馮小剛)導演的《有多少愛可以胡來》為例,由戲逍堂製作出品,並與中國人民大學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發行光碟(ISRC CN-M03-10-0018-0/V.J),內容收錄演出實況、主創訪談及精采劇照,內容觸及當代中國都會男女的情愛、孤獨與寂寞,一男三女的故事,刻劃了「經濟男」與「剩女郎」的形象,節奏輕快,人物性格灑脫爽朗,台詞充滿「郭敬明」式與「韓寒」式的簡快文藝腔,夾雜著幽默、解嘲與傷感的人生/愛情智慧語錄,演員個個具有郎才女貌的明星樣,整體而論,非常符合當代中國中產階級的白領小資情調。

像這樣的戲,在戲逍堂一年要演出六至八齣,每年的總演出量在一百五十場以上,台北的Comedy Club差可比擬。問題是:這樣的戲,有沒有經紀公司或製作單位與他們接洽來台的演出事宜?台灣的觀眾會不會接受?根據我平日與年輕學生的接觸,相對於「郭老曹」式的寫實主義作品,他們反倒更期待能夠在台灣看到當代中國戲劇的演出,內容是觸及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與生活的,不一定是要國家級院團的。

實驗小劇場鳳毛麟角  期待交流引進

至於第三類的節目,則屬鳳毛麟角,除了王墨林幾年前曾經引介上海的草台班到牿嶺街小劇場演出之外,我們似乎看不到其他的大陸小劇場。這一個層次最具藝術性,也最具創新力與爆發力,可是對外交流卻不如台、港、澳、新、馬之間的小劇場圈,儼然自成一塊,殊為可惜。

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市場缺口,也許是兩岸戲劇交流相關單位可以再思索與加強的,特別是在內容的選定、主題的觀照、形式的風格、交流的模式、法令的鬆綁、市場的整合等,都可以有更多靈活與彈性的做法,如此一來,觀眾的口味才不會被限制住,否則吃膩了,就會因噎廢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