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瑪.強森擁有「熱情」、「親切」、「謙虛」、「聰明」等美妙的人格特質,被《時代》雜誌讚譽為「最受英國人喜愛的單簧管演奏家」。(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艾瑪.強森:單簧管就是我的聲音

越洋獨家專訪英國單簧管演奏家

風格獨特的英國單簧管演奏家艾瑪.強森,將於五月份訪台,並與NSO合作演出「NSO精選—1001天方夜譚」。她多元而豐富的音樂表演,曲目從古典、爵士到現代音樂,舞台上肢體語言靈動自由,在在讓人印象深刻。「喜歡做出有趣的音樂來吸引聽眾」的艾瑪,曾以簡單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樂器:「我的聲音」,她所吹奏的樂音就像是她自己的歌聲,毫無矯飾地發聲吟唱。

風格獨特的英國單簧管演奏家艾瑪.強森,將於五月份訪台,並與NSO合作演出「NSO精選—1001天方夜譚」。她多元而豐富的音樂表演,曲目從古典、爵士到現代音樂,舞台上肢體語言靈動自由,在在讓人印象深刻。「喜歡做出有趣的音樂來吸引聽眾」的艾瑪,曾以簡單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樂器:「我的聲音」,她所吹奏的樂音就像是她自己的歌聲,毫無矯飾地發聲吟唱。

NSO精選—1001天方夜譚

5/23  14: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音樂是怎麼開始的?如果把音樂史上眾說紛紜的理論歸納起來,其實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表達」。每個人的靈魂深處總有言語無法概全的情感與思想,於是開始有歌聲,有鼓聲,有琴聲,有音樂。“Cantabile”這個字在字典裡的翻譯是「如歌的(地)」,這也是每個音樂表演者在演奏時所想達到的境界,這個字想像起來容易,實行上卻有些難度,因為除了聲樂之外,所有的樂器演奏家的發聲樂器都在身體之外,要將外在的樂器化為自身聲音的延伸,將內在的靈魂情感透過身外的樂器傳達,不僅需要豐富的想像力,更需要卓越的技巧和音樂表現力。

艾瑪.強森(Emma Johnson),這位以獨奏家的身分享譽國際的英國單簧管演奏家,曾經以簡單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樂器:「我的聲音」,而聽過她演奏的人,對這句話絕對不會有一丁點的懷疑,她所吹奏的樂音就像是她自己的歌聲,毫無矯飾地發聲吟唱。

喜歡玩聲音  自然走上獨奏家之路

九歲開始學習單簧管,十七歲就獲得BBC年度青年演奏家(BBC Young Musician of the Year)的殊榮,緊接著贏得歐洲青年演奏家(Eurovision young musician)獎章,及紐約青年音樂藝術家(Young Concert Artist Auditions)的肯定。年輕的她卻沒有因為走紅而提早開始演奏生涯,卻選擇先進入劍橋大學完成英文文學和音樂雙學位。她聰穎活潑的個性充分表現在她的音樂裡,即使仍在大學就讀,音樂會的邀約依舊不斷。「好像就這麼發生了,」她笑著說,「小時候有些老師曾跟我說過:「也許終究你還是要在樂團裡演奏。」,因為這是大多數人比較穩定的選擇,但是我心裡總覺得獨奏比較適合我,因為我喜歡用單簧管作出很多不同的音響與色彩,喜歡做出有趣的音樂來吸引聽眾,慢慢地,人們便開始認定你獨奏家的身分。」除了音樂會之外,她也開始灌錄唱片,她的錄音受到許多人的肯定與喜愛,也使她的名氣在國際上迅速拓展開來,「在我的腦海裡,一直有一個『理想單簧管演奏家』的夢想,我至今仍不斷朝這個理想努力。在樂團裡演奏單簧管需要很多與獨奏不同的技巧,如何奏出一個整體的音色?如何跟隨指揮的詮釋?我觀察到現在的年輕學生當中,也是有不少人是以成為單簧管獨奏家為目標的,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年輕的單簧管獨奏家出現。我是很幸運的,不知不覺地我就已經忙於演奏的事業,幾乎連逛街購物的時間都沒有了!」

艾瑪如歌似的樂音及生動豐富的音色變化其來有自,她也曾經在許多的專訪中提到自己非常喜歡聆聽偉大聲樂家的演唱,尤其是德國男中音費雪‧迪斯考(Fischer-Dieskau):「當我聆聽他的演唱時,我會覺得,如果我是作曲家,那就是我所要聽到的歌聲詮釋,他將歌曲的生命鮮明地表現出來,你幾乎忘記了表演者的存在,你會完全沉浸在音樂本身及音樂對你造成的影響,他放入了許多的想像力,作出強烈豐富的表情變化,有些人也許會認為他的強弱對比太誇張,但我認為在音樂會中,你會希望聽到的音樂是有渲染力的,他挖掘出作曲家寫曲的初衷及原意,令我相當佩服。」以樂器來表現人聲多變的表情,是艾瑪的終極理想,「我認為對於偉大的器樂演奏家而言,技巧反而是較為容易的部分,他們在技巧的精進上都受到嚴謹的訓練,因此他們更能夠專心詮釋音樂。這也是我一直努力想達到的。」

喜悅並投入  帶著聽眾融入音樂之中

舞台上,一身勁裝的艾瑪的肢體語言靈動自由,多年前她來台的演出,仍讓筆者記憶猶新,尤其是一曲她改編自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歌劇《乞丐與蕩婦》中的〈大可不必如此It ain’t necessarily so〉,隨著樂曲的起伏,單簧管奏出時而沉鬱時而明亮的樂聲,藍調爵士慵懶的況味令人放鬆四肢而隨之擺動。艾瑪的演奏曲目廣泛,從古典到現代,從爵士到流行,信手拈來,曲曲到位。此次來台的演出也包括了她最拿手的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從十八歲至今已經數不清表演多少次,然而,每一次的演出,她都能夠為聽眾帶來新鮮的樂思與詮釋,絲毫不顯疲態,她的技巧嫻熟,完美的氣息控制,漂亮的長線條及瞬間爆發的力度,但最最吸引人的,是她在台上所表現出的喜悅,那種完全享受在樂音之中的神態,引領聽眾不由自主地融入在她的音樂裡面。

談到艾瑪即將出版的布拉姆斯專輯,跟前一張以柯普蘭(Copland),伯恩斯坦(Bernstein),和約翰.當克沃德(Sir John Dankworth,1927-2010)的爵士樂風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吹奏爵士樂風格的作品,可以使用多一點的抖音,如同爵士大師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一樣,音響上也可以更尖銳刺耳;而布拉姆斯就是漂亮的歌唱線條,以及更深沉溫暖的音色,這當然和他生存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當時的環境單純很多,生活中的聲音和景色也更為貼近大自然,這和二十世紀充斥著現代噪音的美國有極大的不同。但即便如此,在音樂上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你還是得找出樂曲的高潮,和樂句行進的方向,無論是什麼時代的音樂,我都努力想和聽眾一同進入樂曲當中,說到底,音樂就是音樂。」

除了經常演出的曲目之外,近幾年來艾瑪對發掘推廣新作品也不遺餘力,她最近才首演了史蒂芬,巴羅(Stephen Barlow)為她所作的《夜曲》Nocturn,Radio 3電台特地作了現場轉播。她也首演了威爾.托特(Will Todd)的爵士協奏曲,這首曲子引起極大的迴響,以艾瑪的話轉述,「曲風很『放克』」。喜歡嘗試新事物,探索新的表演方式和風格,艾瑪除了舞台上的單簧管演出外,也嘗試指揮室內樂及樂團,也為單簧管寫曲編曲,並出版曲譜,雖然因為忙碌的演出行程,無法在固定的地方任教,但是她時常在大師班傳授她的表演技巧和經驗,最近她更在BBC Radio 4開始了自己的廣播節目,討論十七世紀「失樂園」的詩人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和他的作曲家父親老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 Senior)之間的關係,「我在大學的時候,主修音樂和英文文學,所以我也很享受用語言和大家分享的感覺。每個人都有很多喜歡做的事,而往往我們的生活都只有用到其中一小部分的潛能,我認為我們如果能夠多多探索自身的能力,人生會比較健康。」

關注音樂教育  願帶孩子認識音樂的美好

如此忙碌緊湊又多變的生活,也許真要有如同艾瑪一樣的活力與才藝,她不但能悠然駕馭多重的角色,更能夠維持她音樂演出的超高水準,「持續地練習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兩天沒有練習,就會很明顯,你必須要真的熱愛音樂才能夠堅持下去。事實上,很多的練習是可以在頭腦裡面運作的,我自己是喜歡把譜子都背起來,一旦將譜子背熟,我就可以在等火車、坐飛機的這些時間用腦袋練習。」

「接下來我還有好多的新嘗試,」艾瑪興奮地說著:「我將會演出作曲家強納森.多佛(Jonathan Dove,為當代英國著名的作曲家,所寫歌劇深受好評)的全新作品《漢姆林的捕鼠吹笛人》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我不僅要演奏單簧管,同時也要演戲,並朗讀幾首詩,這個作品對孩童來說也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艾瑪的語氣轉為嚴肅:「這個時代的孩童,在學校裡接觸到的音樂教育越來越少,我們有責任,將他們帶入音樂廳、戲劇院,讓他們能夠認識古典音樂的美好。」艾瑪自己有個八歲的女兒,也許這是為什麼她更深刻體會到學校音樂教育的不足,以及音樂教育的重要,「將來要是有機會,我也有興趣多認識台灣的豎笛學子,和他們交流心得。」

「熱情」、「親切」、「謙虛」、「聰明」,擁有這些美妙的人格特質,難怪《時代》雜誌說她是「最受英國人喜愛的單簧管演奏家」,我想,她的表演應該也會迅速擄獲台灣人的心。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榮獲英國BBC年度青年音樂家大賽,並且在全歐洲實況轉播的歐洲青年音樂家大賽中獲獎。隨後也在紐約的青年音樂演奏家大賽中獲勝。
  • 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 Cambridge)專攻音樂與英語。
  • 錄製專輯超過20張,作品曾獲英國BBC音樂雜誌選為「年度專輯」。
  • 為英國BBC電視台演奏的主題曲成為暢銷的流行曲,為英國家喻戶曉的豎笛演奏家。
  • 職業生涯涉及指揮、室內樂、廣播電視主持主持、文學、創作、改編等。
  • 現任英國兒童癌病慈善組織主席。
  • 曾獲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頒贈首位女性名譽學人頭銜。
  • 1996年於英國女王生日當天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