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Column

審美敎育從何入手

藝術敎育的普及化之難,難在審美能力是一種修養,修養並不能用簡單的課堂授課方式去解決。

藝術敎育的普及化之難,難在審美能力是一種修養,修養並不能用簡單的課堂授課方式去解決。

一般說來,我們把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定義爲國民對藝術欣賞的程度,這雖然有點偏頗,大致說來是不錯的。藝術欣賞的能力必然在語文與科學等敎育之上,所以一般的敎育是文化的基礎。大家都認爲在敎育系統之中應該包含藝術敎育,就是因爲在教育家的心目中,藝術是一種修養,通常不受正規敎育系統重視的緣故。   

我國的國民文化水準,與先進國家比較起來低落很多,是一件公認的事實。近年來,國家富裕,敎育普及,才體會到國民的藝術鑑賞能力的不足,會影響到國家整體的發展。但是要通過修養而達到提昇的目的,絕不是十年、八年所可收到功效的。因此在正式敎育中積極的進行藝術敎育成爲一種呼聲。

大約十幾年前,我曾向敎育部一位我熟悉的官員提到藝術敎育正規化的想法,主張先就現狀進行詳細的調査,並提出可行的方案。可惜時機不成熟,一方面政府着眼於義務敎育於延長,又受困於升學主義,該建議未受重視。到今天,談到審美能力的敎育,仍然一籌莫展。因爲這是全民的大事,實在不是三言兩語,找幾位專家談談就可以解決的。

藝術敎育的普及化之難,難在審美能力是一種修養,修養並不能用簡單的課堂授課方式去解決。修養是生活。對於受義務敎育的衆多兒童而言,因為缺乏藝術氣息的生活環境,與學習外國語一樣的困難。授課只是一種引導,只有對擁有接觸藝術機會的學生才有作用。同時,義務敎育的面很廣,學生以百萬計,到那裏去聘請那麼多藝術敎師?

在現階段,從中、小學學生身上下手進行審美敎育是很困難的。這幾年的觀察,我認定這是不可行的。那麼要怎麼着手呢?我的淺見是先加強大學生的審美敎育。

在大學一年級中強制選修藝術欣賞的課是可行的。一方面,大學生人數較少,師資雖然仍有困難,但尙有可以短期內解決的可能,千萬不要開設膚淺的包羅萬象的通識課,而應分別開設有深度有內容的各種藝術欣賞,讓學生按照他們的愛好至少選修一項。他們可以選交響樂,也可以選國畫,甚至可以選建築。優秀的敎師可以自一種藝術的深度敎學中,提昇學生整體藝術的判斷力。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領導人物,自菁英份子着手,可以用最少的投資得到最廣大的影響,如果數年後,全國的大學畢業生都對藝術有相當的了解,他們一定會把精緻文化的需要反映在他們的生活與決策之中,今天這種瞎子摸象的文化發展現象就自然消弭了。

 

文字|漢寶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