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舉辦的表演活動,從以前「有就好」,到近幾年來因兩廳院的啓用而國際級巨星、團體一一來到,不但使得台北成爲亞洲演藝的重要一站,也直接刺激了國內的演出活動。觀衆胃口的提高,節目的規畫就不得不大動腦筋,組合菜色、加強包裝,除了色香味之外,還得顧及「健康槪念」和「聰明滋味」。而紐約,一個以觀衆嘴刁聞名的城市,新一季節目又是如何煞費苦心企畫?從報導中也希望提供給計畫紐約遊的讀者一個選擇參考。
許多朋友及學生常問:「兩廳院怎麼開始的?」當然不是問建造的始末,而是「節目」怎麼來的?以什麼標準選擇?要達成什麼樣的功能?每次碰到這類問題常常目瞪口呆,眞不知該從那一點談起。索性說:「這是我吃飯的『傢伙』怎能隨意托出,否則混不下去了!」老實說,經歷了四任主管,每位主管都各負階段性的任務、目的與原則,若要說明還得花一番功夫才說得完整。如果您好奇的話,何妨「一起走過從前」!
星光閃耀的開幕季
當初,兩廳院還在籌備階段,曾爲了誰來開幕?開幕了怎麼知道這兩個廳院的功能如何?誰才能客觀的評斷它的功能、特色,與優缺點?於是爲了開幕季兼顧測試的目的,我們邀約了世界超級的演出者共襄盛舉,除了演出,他們還得接受「測驗」,諸如:舞台是否合用?音響是否適合各類的節目(舞台上的、觀衆席的)?舞台與觀衆的親密性如何?地板軟硬程度如何?舞台機械給與彈性空間?……林林總總的問題帶出了民國七十六年開幕季的特色──一個各種表演藝術類型都有的「開幕季」──以便回答我們千奇百怪的問題。同時爲了這第一座專業演出場地的誕生,請來的都是世界超級巨星:豎琴泰斗尼卡諾.査巴雷塔(Nicanor Zabaleta)、法國號的海飛滋─貝瑞.塔克威爾(Barry Tuckwell)、世界樂壇當家花旦之一的抒情女高音伊莉安娜.蔻楚芭斯(Ileana Cotrubas)、衆所周知的超級組合史坦、愛克斯、馬友友三重奏與阿瑪廸斯四重奏、吉他大師納西索.耶佩斯(Narciso Yepes)、美國五大之一的克里夫蘭交響樂團、規模浩大的紐約市立歌劇院全團演出、法國古典劇團及國內首屈一指的靑衣徐露等等。其中國人演出的節目雖然以大規模的交響樂或國樂加大合唱爲主,節目型式則從一個人到三百人皆涵蓋,可說是衆星雲集,但却是一個缺乏主題性的「藝術季」。
開幕季轟轟烈烈之後,由於工作經驗仍須累積,節目製作以穩紮穩打方式進行,不求花俏、不好大喜功。第二、三年在劉鳳學女士的掌舵下,以向國內紮根爲原則,陸續執行的計畫與廳院的功能逐漸在節目中一一呈現:培養與推薦新人的「舞蹈明日之星」、「歌劇工作室」、「樂壇新秀」、「室內樂甄選」、「春秋舞集」、「實驗劇展系列」等;以號召海外優秀華人演奏者的「台北愛樂節」一年一度大會師,及鼓勵創作的「國人歌劇創作獨幕篇」、「作曲家樂展」與不定期的作品發表、以培養國內表演藝術欣賞人口的「新鮮人系列」──從音樂會型式的介紹、舞蹈類型與動作動機之介紹,到「假日音樂會」、「節慶音樂會」及各種入門性質的講座與大師班的示範講座……。
演出質量全面性成長
三年花開的「結果」果然欣賞表演藝術的人口大量增加,同時帶動了演出者個人或團體質與量的擴充,更明顯的是國內藝術經紀公司級數的成長,在後二者的互動運轉下,場地使用率不僅達百分之百且「不敷使用率」達百分之二、三百;而廳院同仁工作三、四年也累積小小心得,在許多主、客觀因素的要求之下,兩廳院音樂廳的自製節目遂與場地外租之外製節目的比例,從開幕季後的百分之七十比三十到現今的三十比七十(劇院比例四十比六十),轉變不可不謂巨大。也因之,兩廳院的第四、五、六年在胡耀恒先生的任內作了轉型。培養觀衆的推廣性、敎育性節目廣泛地散布全年度,而非集中於「系列」性活動;講座也不再局限於「講座」,而有「音樂會與講座」、「活動與講座」、「與音樂家面對面」等;雖然培養新人的計畫取消但却大舉推薦新人;節目製作走向精緻與大規模自製爲主,國內節目如:新編國劇《紅樓夢》、《曹操與楊修》、舞台劇《離華沙不遠,眞的》、《推銷員之死》、《北京人》等都培養不少國內劇場界精兵;除此,更突破語言障礙引進不少高水準的劇團,如:日本能劇、歌舞伎;英國、波蘭、俄國等歐洲劇團;超級音樂巨星卡瑞拉斯的兩次來華與傑利畢達克大師與慕尼黑愛樂不僅創下票房高潮,並帶動一種推廣性的音樂活動──戶外實況轉播與走向戶外演出。在可預見的將來,兩廳院廣場也可能成爲政治團體以外,最受表演團體喜愛的場地,還可能造成「一地難求」的危機!?
一如前述,在場地需求量與節目量越來越大的壓力之下,兩廳院的節目製作不得不走向胡前主任所說的原則:「作民間單位所不能作的(經費過於龐大的節目),及所不願意作的(叫好不叫座的節目)。」於是,節目企劃的點和面的區格越來越淸楚:因應民俗與國定假日的節慶音樂會和少數的管弦樂、國樂定期音樂會爲「點」;推廣性與精緻型的節目爲每年上、下半年的「面」──三、五月間爲兒童、靑少年、社會人士製作推廣性節目,十、十一月在台北最怡人的氣候裡,則將深度性與大手筆的節目集中於此,也希望藉機讓因光輝的十月來台的海外僑胞及友人們的共同參與,建立起兩廳院的國際地位,「台北國際藝術節」於焉誕生。
TIFA浮現「維也納」主題
台北國際藝術節──Taipai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 Arts,簡稱TIFA,我們戲稱This Is For All──獻給大家的國際藝術節!想想全年度節目的製作經費幾乎一半投在這兩個月的節目中,其手筆不可不謂「大」。第一屆TIFA邀請到了花了六年才約到的超級樂團──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十一月十二、十三日);由聯合實驗管弦樂團現場伴奏澳洲芭蕾舞團演出的《睡美人》(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四日);結合音樂會與文物展的海頓節慶樂團將展現古典音樂之父海頓幽默風趣的一面(十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嚴蘭靜女士新編及演出的國劇《蝶戀花》(十一月十一至十三日)可謂國劇界盛事,因爲過去經常演出大陸版的新編劇碼,而這次的演出可算是「反攻大陸」──先在台北演出後才到大陸上演;歌仔戲的另一「天王」葉靑小姐將與葉靑歌仔戲團演出內心戲極重的《冉冉紅塵》(十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
此次TIFA以國外節目的特點爲骨幹,加上刻意設計的國內節目,使得「大師在維也納」主題隱隱浮現──從維也納來的維也納愛樂,與海頓節慶樂團均將演出與維也納有關之作品;另這次TIFA的王牌之一,德國藝術歌曲大師許萊亞(Peter Schreier)將演唱出生在維也納的舒伯特的聯篇歌曲《美麗的磨坊少女》(十月二十四日,音樂會講座十月二十一日,大師講座十月二十三日);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主席費尼希(Michael Finnissy)將以新維也納樂派荀白克等作曲家,切入現代鋼琴音樂的講座音樂會(十月二十日);法國第一管風琴夫人亞蘭(Marie-Claire Alain,十一月六日);與曾於開幕季來華的法國號的海飛茲──塔克威爾、二度訪華的華裔鋼琴家鄧泰山,與久違的小提琴家胡乃元聯手演出室內樂之夜「閃亮的組合」(十一月七日),及與聯合管弦樂團協奏「大師與樂團」(十一月九日)等三場的曲目亦以古典維也納樂派爲主;再加開幕音樂會將演出曾任維也納愛樂指揮的馬勒的大型樂團、合唱團編制之〈復活〉交響曲(十月十六日,音樂會講座十月十五日)──這些都使這次的主題分外突顯。
雖然TIFA強調「深度性」的製作,但爲展現我們的新理念──「全方位、新感受」,其中亦不乏「走在古典與浪漫之間」的帝國銅管五重奏(十一月三、四日)與史溫格歌手(十一月五日)等有別於傳統的演出形式,以「另一種聲音和方式」認識嚴肅的古典音樂;結合講座與戶外活動的「茶與樂的對話」更帶領觀衆在兩場音樂會講座之後遊一趟茶山之旅,立即感受一次新的音樂經驗。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許許多多的音樂節或藝術節,有些主題性特別強烈,像是紐約的Most-ly Mozart Summer Festival(以與莫札特年代相近,但不一定是莫札特的作品爲主),加拿大安大略省的Stratford Festival(以莎士比亞爲主的戲劇、歌劇、音樂)等;有些則以地域性主導,如薩爾茲堡的Salzburg Festival、英國愛丁堡的Edinburg Festival等。地域性強的藝術節以歷史做後盾,吸引較多觀光客,主題性強的則以主題吸引同好觀衆遠渡重洋來「朝聖」。不論如何,這些音樂節或藝術節絕對不僅以當地的觀衆爲對象,更希望藉機擴展他們的觸角及至世界各地。
TIFA是個全新的開始,沒有歷史爲後盾,也尙未建立主題,但希望藉每一年不同的主題爲TIFA慢慢摸索出一個屬於台北,屬於你我的標記。
文字|邱瑗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音樂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