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維尼亞大門外等候入場野餐及欣賞音樂的群衆。(許瑞芳 提供)
藝術節 Festival 藝術節

草地上的音樂會 拉維尼亞音樂節(Ravinia Festival)

兩廳院的戶外轉播音樂會已漸成爲台北市民文化休閒的另一種選擇,而夏日舉行的拉維尼亞音樂節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同樣提供了芝加哥居民在享受草地野餐、與星月對酌時的美妙樂聲,這是環境與音樂、生活與藝術的完美組合。

兩廳院的戶外轉播音樂會已漸成爲台北市民文化休閒的另一種選擇,而夏日舉行的拉維尼亞音樂節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同樣提供了芝加哥居民在享受草地野餐、與星月對酌時的美妙樂聲,這是環境與音樂、生活與藝術的完美組合。

芝加哥北郊的「高地公園」,有處佔地三十六英畝的林園地,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與附近的高級住宅毗鄰,每年夏天傍晚吸引成千上萬的芝加哥地區人士,聚集在一起享受露天音樂會的樂趣。這些愛好高尙音樂與自然環境的聽衆群,在一些有心人士的熱心推動與經營下,孕育了拉維尼亞音樂節(Ravinia Festival)──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夏日之家」,也成了芝加哥人欣賞好音樂的最佳去處。

近悅遠來的夏日音樂會

在大芝加哥地區,拉維尼亞並不是唯一的夏日露天音樂會場。但是,拉維尼亞引人注目的,除了它的音樂季長達三個月,節目內容具國際性,有六、七十年歷史,演出的職業音樂家擁有國際聲望之外,它的公園設施洋溢著濃郁的藝術情調,室內音樂會用的慕瑞劇院(Murray Theatre)、開放式的棚亭、無數的名家彫像、高級餐廳和速食小吃等構成和諧的大環境。來訪的觀衆不論是純欣賞音樂、生意應酬、情人約會或家庭野餐,都能在拉維尼亞的音樂會中,以大衆化價格,抛開塵世俗務,達到提昇性靈的目的。它最迷人的畫面是,當棚亭內進行嚴肅音樂會的同時,棚亭外草坪上或坐或躺或漫步的聽衆,安靜地聆聽擴大機恰到好處地播送現場音樂。對棚亭內的人來說,現場目睹名家奏樂,其樂無窮;對於棚亭外的人,音樂會只是美好夏夜的一部分,音樂會前的野餐,以及在星光柔月下,和著美妙樂聲舉杯對酌,才是這群人心目中眞正的拉維尼亞享受。

拉維尼亞的創辦過程中,人的因素是最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它早期發展中,歐洲來的移民贊助或從事以歐洲爲主的西方音樂,造就了不少這地方的音樂人才與觀衆群。名指揮家蕭提(Sir Georg Solti)當初獨具慧眼,毅然不顧音樂界訝異的眼光,執棒指導芝加哥交響樂團,就是先看上了拉維尼亞的音樂人才資源與環境。在音樂界裡,蕭提並不寂寞,許多國際級的音樂家,都被拉維尼亞所擁有的觀衆群所吸引,所以,拉維尼亞雖不像拜魯特等歐洲音樂節有來自世界各處的觀衆,卻能不斷邀請國際大師參與演出,成爲一個國際性音樂節。

拉維尼亞的三個時期

縱觀拉維尼亞的歷史,可分爲三個時期,由三個不同的公司所經營。首先打開其大門的是一九○四年福洛斯特公司所建造的遊樂園,包括有看台的棒球場、電動噴水池、旋轉遊戲木馬、管風琴戲院、倶樂部等,不久又加蓋了容納一千四百二十人的棚亭。但是,遊樂園開放後卻虧損累累,面臨了拍賣的危機。附近的居民爲了怕自己所居住的高級住宅區淪爲低級遊樂園,便合力組成「拉維尼亞公司」,買下了拉維尼亞。第二時期的拉維尼亞在拉維尼亞公司的經營之下,舉辦了許多相當好的音樂會、芭蕾、舞台劇等活動。從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三一年拉維尼亞更成了世界夏季歌劇演出的首都。這個時期的拉維尼亞領導人物艾克斯坦(Louis Eckstein)熱愛歌劇,製作許多耗資龐大的大型歌劇,雖然提昇了拉維尼亞的國際聲譽,但是也爲它欠下了大筆債務,又加上碰到世界經濟大恐慌,拉維尼亞從一九三二年起,整整關閉了四年。一九三六年,一群年輕的「高地公園」居民,爲了挽救拉維尼亞,成立「拉維尼亞音樂節協會」,開始籌備第一個正式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第三個時期的拉維尼亞在新生後,靠著一群義務的董事會成員的努力,擺脫過去的債務束縛,步向兩個新理想:一、以低於成本的票價提供最好的音樂,二、配合其音樂演奏活動,儘可能的成爲敎育群衆音樂的機構。於是,這個以芝加哥交響樂團爲主的音樂節,不斷吸引名家來演奏,全世界沒到過拉維尼亞的大師級人物屈指可數,只有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和霍洛維兹(Vladimir Horowitz)由於害怕戶外演出沒來。羅德金斯基(Artur Rod-zinski)、蕭提、萊納(Fritz Reiner)、馬替儂(Jean Martinon)、奧曼第(Eugen Ormandy)、塞爾(George Szell)、畢勤(Sir Thomas Bee-cham)、米托普羅士(Dimitri Mitropoulos)、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及孟都(Pierre Monteux)等大師,都曾爲拉維尼亞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一九四九年,容納三千六百人座位的新棚亭,在一場無名火之後建造起來,拉維尼亞繼續供應世界上最好的節目,觀衆群也愈來愈擴大。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雷曼(Lotte Lehmann)、蘇莎蘭(Joan Suther-land)、舒瓦茲柯芙(Elisabeth Schwarzkopf)、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克倫貝勒(Otto Klemper-er)、拜努(Eduard von Beinum)、柯普蘭(Aaron Copland)和小澤征爾(Seiji Ozawa)等人,都曾爲拉維尼亞帶來兩、三萬名觀衆。

大師的舞台

今年即將從拉維尼亞退休的李汶(James Levine),在未擔任薩爾茲堡音樂節、拜魯特音樂節及大都會歌劇院的指揮之前,就先擔任拉維尼亞的音樂總監。在他二十二年音樂總監的任內,李汶共演奏了八十五場室內音樂會的鋼琴部分,替五十位年靑的音樂家跨刀,其中,諾曼(Jesse Norman)、芭托(Kath-leen Battle)、米爾斯(Sherrill Milnes)等人,也都是先在拉維尼亞得到掌聲後,才到紐約發跡的。李汶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總共演出過近百位作曲家的作品,也爲唱片公司做了三十多次現場實況錄音,並曾三度獲得葛萊美獎(註一)。

在慕瑞劇院舉辦的拉維尼亞冬季音樂會中,常有樂壇新秀的演出,近年來,活躍於拉維尼亞的亞洲面孔愈來愈多,中國音樂家中,馬友友、林昭亮、胡乃元曾先後應邀演出,尤其現任總經理査林.梅塔(Zarin Mehta,指揮家祖賓.梅塔的胞弟)本身是印度後裔,更是大力提拔亞裔新秀。

拉維尼亞的節目分類主要包括舞蹈、爵士樂、民俗音樂、流行音樂、兒童節目及古典音樂(註二)。雖然其音樂理念出發於古典音樂,但是從三○年代的晚期就一直有流行音樂的存在,這種包容多樣音樂藝術的拉維尼亞,誠然非當初草創期所預料的,卻使得其內涵更豐富而完整。

拉維尼亞音樂節協會的兩個理想,在多年的轉變中至今仍被刻意的維護著:門票低於成本;史坦恩學院在五年前成立,爲其敎育使命跨出另一步。另外它以優美的環境將最好的音樂呈現出來,提供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難怪它在國際級音樂節中,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註1: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 RCA90926-61349-2; Mahler, Sym-phony no. 1 in E minor, RCA ATC 2-4245; Orff, Carmina Burana, DG 415 136-2。

註2:古典音樂佔⅔,其他佔⅓,舞蹈則佔5%。

 

文字|許瑞芳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碩士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