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敲敲打打也能成樂

傳統打擊樂中心成立有感

打撃樂日形重要,已是世界性潮流,成立傳統打撃樂中心正顯示台灣表演藝術的多元化和順應樂潮。

打撃樂日形重要,已是世界性潮流,成立傳統打撃樂中心正顯示台灣表演藝術的多元化和順應樂潮。

記得有一次非洲塞內加爾(Senegal)國家舞蹈團來台表演,我興致勃勃地去觀賞,卻被一位親戚奚落了幾句:「沒有旋律的打擊樂有什麼好聽?可是去看上空吧?」

元月二日上午,朱宗慶打擊樂團假大直團址舉行一場盛大的傳統打擊樂中心成立活動,儀式別開生面地由北管吹打開場,醒獅表演結束。除了本地文藝界人士之外,與會的還有特邀的大陸三大鼓王: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李眞貴、上海音樂學院的李民雄和陝西歌舞劇院的安志順。其間朱宗慶和他們三人共同以擊鼓向世人宣吿這個組織的誕生。

誠如大家所知,中國自古文人有琴、棋、書、畫四大修養,彈弦的琴爲首,是樂藝的代表。十二世紀威爾斯的紳士則以豎琴、罩袍、棋盤爲生活三大要件。十六世紀義大利貴族能詩善舞之外也以彈魯特(lute)為文化修養的典範。豎琴和魯特都是彈弦樂器,說什麼也輪不到打擊樂器。因爲一般人喜愛彈弦的音色柔美,餘音繞樑,比較接近人聲,而覺得打擊樂器音量大又無旋律,低俗不雅。其實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發覺打擊樂器可強可弱,旋律可有可無;吵起來驚天動地,靜起來如訴如泣。初聽中爪哇甘美朗(Gamelan)柔式樂曲的人往往猜不出那是由打擊樂器爲主所奏的呢!

從宏觀來看,中國古代的八音之中有一半是打擊樂器(金、石、革、木);世界通行以發聲原理分樂器爲體鳴、膜鳴、氣鳴、弦鳴四大類,前二類是打擊樂器,其總數大大超過其他二類。更重要的是打擊樂分布旣廣,用途又多,目前聞名遐邇的民族打擊樂團有西非鼓樂團、東非木琴團、墨西哥馬林巴團、千里達鋼鼓團、日本太鼓團(「鼓童」的來源)、緬甸的賽茵汶樂團、泰國的比芭樂團、菲律賓的庫鈴鐺、印尼的甘美朗和搖竹等等;另外印度、中亞(包括新疆)、中東、拉丁美洲的鼓樂獨奏也享譽樂壇。中國鑼鼓樂種繁多,光陝西一省都數不淸,卻爲什麼只有中國人知道(或不知道)?

所以,敲敲打打也能成樂。二十世紀以來,各民族的打擊樂傳統或多或少給了尋找新素材、試驗新組合的藝術和流行音樂界極大的啓發,使得打擊樂在這兩個領域也從以往的冷宮解凍。作曲界稍早像史特拉汶斯基是一例;近年的凱吉(John Cage)、周文中、萊赫(Steve Reich)、格拉斯(Philip Glass)更爲顯赫。流行音樂界則以米奇.哈特(Mick-ey Hart)的身體力行,演奏、著書並進爲佳例。此間作曲家如潘皇龍、錢南章、溫隆信、陳揚等在這一方面多有貢獻。國樂界也回過頭來注意到這一個本來就非常豐富的老傳統,節目中往往出現打擊樂作品。至於主修學生之漸多、專業樂團之成立更是有增無減。以美國爲例,他們有一個全國性的打擊樂協會,定期發行專刊,每年又舉辦一次大型的年會,熱鬧非凡,有如「天下打手是一家」的大聯歡。這說明了打擊樂已形成一個世界性的潮流。

傳統打擊樂中心此時成立正顯示出台灣表演藝術的多元化和順應樂潮,爲中國打擊樂邁向世界樂壇踏出了一大步。

 

文字|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